《莺莺传》到《西厢记》:崔莺莺的“百年变美”记!

融智源视界 2024-06-16 16:48:06

唐代诗人元稹的《莺莺传》中,崔莺莺只是一个出身贵族、年方十七的富家女。不识世事、封建观念重的她,自然遵循旧礼旧节,即便是救命恩人也难免矜持羞涩。于是,当相遇英俊才子张生后,莺莺心动了,却也只是私下暗生情愫,远不及后世的女儿家直爽大胆。一场私定后,她更是满怀爱意等待终身,不料张生背信弃义,无情抛却如花美眷。

诚然,稚嫩小女莺莺未免软弱可怜,但这正说明了她完全受制于严苛封建礼教。即便对待爱情,也不敢逾矩半分,深怕被斥为不贞烈。所谓"悫恐束薪生于申江"的口吻,使她被爱困住,又被旧习所牵制,从未真正做主人翁。归根结底,一个有为青年抛弃温香知己,本就薄情无义,倒也不足为奇。

就在崔家温香旧事渐渐被人遗忘时,元朝杰出剧作家王实甫更新编写了著名诗剧《西厢记》,将百年前的故事赋予了全新生命力。诞生于文学巨匠之手的崔莺莺,已不再是无助的幽闺佳人,更融入了自由独立、不畏权威的新时代意识。她出身相国名门,非富即贵,但个性聪颖大方,并非循规蹈矩的传统闺阁女子。

事实上,崔莺莺并非一开始就有逃离封建桎梏的念头,而是通过一次次命运际遇的洗礼,慢慢燃起了反抗的勇气。从初遇张生时的羞怯,到遭弃后的痛苦万分,再到母亲"许配救命恩人"后的期盼落空,这一连串的心理变化终于使她破釜沉舟。相较《莺莺传》,《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更有主见,更敢追求真爱,即便要与父母斗争、破坏家族门面。

一招一式,琴弦书简,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历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中间,她曾一度失望痛苦,但最终仍是咬牙坚持,为爱走到了底。无怪乎张生感叹"女子有万缕丝丝,不解悬吊"。借助勇气和智慧,柔弱女子终于战胜了命运的捉弄,赢得了爱情的自主权。

倘若论及女儿家的自由追求,又岂能遗忘李香君的浪漫传奇?清朝时,南京有一富家小姐,一介书生赵翚欲与她携手私奔,却遭她家人拦阻,赵翚只得先赴京城应试。年复一年,赵翚咸连科,终于学识渊博,成为举世闻名的进士。此时,即便是李家父母也不得不改观,许其与赵成亲。李香君大笑着说:"如今非他娶我,乃我自投无他!"由此可见,历经岁月坎坷磨砺,坚韧如李香君,方能扭转乾坤,赢得心上人。

往事重温,看来汉唐以来,那些追求自由恋爱、不畏重重阻碍的女子,实在值得钦佩与纪念。她们勇于突破旧习,用柔韧顽强征服偏见,终成为流芳百世的典范。如故事中的崔莺莺,虽暂时身陷囹圄,但一股独立自主、坚韧执着的精神已在蓬勃发芽,等待机会破茧重生。百年前后,崔莺莺的形象虽有迥异,却反映了中国女性追求自由意识的觉醒与成长。她的故事,不啻是中国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缩影。

0 阅读:7

融智源视界

简介:这个人太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