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以后啥时能活动,如何活动?请看医生说肱骨骨折如何护理

许老生聊科普 2024-05-17 11:39:25

肱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骨折后的康复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恢复计划,以确保受伤部位能够尽快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康复过程中,正确的活动时间表和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肱骨骨折康复的时间表,帮助您了解骨折后何时可以进行活动,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康复活动。

肱骨骨折康复时间表

第一周:保持休息

活动原则: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受伤手臂的休息状态,避免任何剧烈活动。

活动内容:仅进行日常生活必需的活动,如用餐、洗漱等,避免用力挥动手臂。

第二周:逐渐开始简单活动

活动原则:开始逐渐恢复受伤手臂的活动,但仍需避免负重和过度使用。

活动内容: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如屈伸手腕、转动手臂等,但不要使受伤手臂过度疲劳。

第三周:逐渐增加活动量

活动原则: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

活动内容:进行适度的关节活动和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受伤手臂的功能。

第四周:进行复杂的康复活动

活动原则:开始进行更加复杂的康复活动,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受伤手臂。

活动内容:进行肌肉训练和功能性训练,有助于增强受伤手臂的力量和稳定性。

第五周及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活动原则: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活动,但仍需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再次受伤。

活动内容:根据康复进展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直至完全恢复。

以上是肱骨骨折康复时间表的概述,对于每一周的活动内容都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并且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要始终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肱骨骨折的康复活动

物理治疗

肱骨骨折后,物理治疗是恢复手臂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来说,在骨折稳定后的第二周开始进行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关节活动、牵引和按摩等。这些治疗有助于减轻手臂僵硬和肌肉萎缩,恢复手臂的正常活动范围和功能。

关节活动是物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可以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有助于恢复手臂的灵活性和功能。

此外,牵引和按摩也是肱骨骨折康复中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牵引可以帮助恢复手臂的正常位置和长度,减轻受伤部位的压力,促进骨折愈合。按摩则有助于缓解手臂周围的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进程。

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指模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帮助恢复受伤手臂的功能。这包括携带物品、拿取物品和其他常见的手臂动作。通过这些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手臂的力量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性训练还包括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臂的平衡感,减少跌倒的风险。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独立性都非常重要。

肌肉训练

肌肉训练是肱骨骨折康复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重点训练受伤手臂周围的肌肉,包括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可以增强手臂的力量和稳定性。这有助于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促进康复进程。

肌肉训练的具体方法包括屈伸运动、举重和弹力带训练等。这些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物理治疗师设计和指导,避免过度使用受伤手臂,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对于肱骨骨折康复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臂的平衡感,减少跌倒的风险。平衡训练可以包括站立平衡、单脚站立和其他平衡性动作。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安全和自信地使用受伤手臂。

如何正确保护肱骨骨折部位

使用支具和绷带

在康复期间,正确使用支具和绷带来固定受伤手臂非常重要。支具和绷带可以帮助减轻受伤部位的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支具和绷带的选择应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

避免碰撞和摔跤

在康复期间,尤其是在骨折刚愈合的阶段,要尽量避免碰撞和摔跤。这样可以减少受伤部位的二次损伤,促进康复进程。在行走或进行其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与人或物体发生碰撞,以免造成受伤手臂的不必要压力。

避免负重和过度使用受伤手臂

在康复期间,要避免负重和过度使用受伤手臂。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受伤部位的疼痛和不适,延缓康复进程。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活动量,并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免对受伤手臂造成额外压力。

保持良好的姿势

保持良好的姿势可以减少对受伤手臂的额外压力,有助于康复进程。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持自然、舒适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抬高手臂或过度伸展手臂的姿势。

0 阅读:14

许老生聊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