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狂揽5089亿大单,强悍

天基建 2024-06-18 12:38:02

刚刚,中国中冶发布2024年1-5月经营公告:

中国中冶2024年1-5月新签合同额人民币5089.1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5.7%,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人民币25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8%。可见,中国中冶在国内承压的情况下,海外顺势迅猛发力,海外板块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订单分布

从上图可见,订单主要来源于四川、上海、河南、广东、安徽、重庆、山东、江苏等地区。其中主要的高层对接有:

2024年5月8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冶集团党委书记、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董事长陈建光在中冶大厦会见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城市更新、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洽谈交流。

2024年5月20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冶集团党委书记、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董事长陈建光与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在中冶大厦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深化拓展合作领域、优化业务布局、加快投资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进行洽谈交流。双方将在科技、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携手开拓更大合作空间,不断推进双方合作走深走实。

部分大项目清单

中国中冶1-5月新签单笔合同额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共47项,合计金额为916.7亿,占新签合同额的18%,从此可见中国中冶的大单经营能力还是很强悍的。10亿以上的重大项目清单具体如下:

在这些10亿以上且独立中标的重大项目中,具体到每家的独立中标额如下:

中国二十二冶独立中标额140.3亿;

中国五冶独立中标额130.7亿;

中国一冶独立中标额91.3亿;

中国十七冶独立中标额82.3亿;

中国二冶独立中标额72.3亿;

上海宝冶独立中标额67.8亿;

中冶南方独立中标额52.7亿;

中冶交通独立中标额41.2亿;

中冶路桥独立中标额24亿;

中冶京诚独立中标额22亿;

中冶焦耐独立中标额21.2亿;

中国有色独立中标额11.8亿;

中国二十冶独立中标额10.7亿;

中国三冶独立中标额:10.4亿;

中国二十二冶、中国五冶、中国一冶、中国十七冶等在大项目独立中标额方面暂时处于领先地位。

强大的中冶

中冶集团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确定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基本建设的主力军,在改革开放初期,创造了著名的“深圳速度”。

近年来,中冶集团凭借在钢铁冶金全流程、全产业链领域70余载积淀的技术和资质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更新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中冶集团逐渐形成了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检验检测、冶金装备制造、矿产资源、新能源材料和水务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结构。

中冶集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12家甲级科研设计院、15家大型施工企业,拥有5项综合甲级设计资质和45项特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其中,四特级施工企业数量5家,三特级施工企业数量3家,双特级施工资质企业数量4家,位居全国前列。

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过49000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4项(其中2015~2017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5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63项,发布国家标准602项。累计135项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含参建),288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含参建),28项工程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含参建),1053项工程获得冶金行业工程质量优秀成果奖(含参建)。

拥有6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0余人,与此同时,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3人,全国技术能手77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

面对当前建筑业“企业管理数字化、产品生产工厂化、从业工人产业化”的“三化”发展趋势,中冶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质量发展,切实践行“五大核心要义”,认真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和“五型五矿”部署要求,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加快构建“2358”子企业梯队发展格局,着力培育新赛道、构建新优势、激发新动能,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持续推进企业再转型再升级,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

祝中国中冶越来越辉煌~

0 阅读:0

天基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