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2024.06.13星期四

财经早餐 2024-06-13 06:51:47

► 统计局:5月,CPI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1%,环比降幅略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环比持平。同比来看,猪肉价格上涨4.6%。PPI同比下降1.4%,环比上涨0.2%。

► 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3.3%,预估3.4%,前值3.4%;环比持平,预估0.1%,前值0.3%。核心消费者价格环比上涨0.2%,预估上涨0.3%。

► 证券日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手机制造企业均在加快布局,以抢占AI手机高地。苹果、华为、小米等业界巨头纷纷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引领手机产业链企业"抢跑"。产业链企业不仅在硬件上寻求突破,更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服务中全面融入AI。

宏观经济

1、市场监管总局:截至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1804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比重从2019年的95.5%增长为96.4%,其中民营企业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12527.3万户。

2、证券时报:部分信托公司近期收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明确地方平台项目展业标准。机构须通过“融资平台查询系统”查询确认相关平台是否列入监管名单中。若在名单之内,不管作为融资主体或者担保主体,相关债务只减不增,降低高息非标融资。

3、经济日报:“网红城市”多点开花,是这几年文旅市场的红火景象。“网红城市”依托新媒体渠道,以短视频或直播等形式,放大了城市特色,激起游客“想去看看”的动力。流量就是关注度,对于一座城市的文旅推介,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流量究竟给城市文旅带来哪些益处,文旅推介如何用好流量,仍需文旅业好好思考。

4、应急管理部:近期,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及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失墒加快,旱情迅速发展;未来一段时间,上述地区仍将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

5、世界银行:今年全球实际GDP将增长2.6%,较1月预测的2.4%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球经济有望避免新冠疫情复苏之后的“三连降”。对2025年和2026年的增速预期同为2.7%,这一数字远低于新冠前3.1%的水平。

地产动态

1、央行:借鉴前期试点经验,着力推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坚持自愿参与、以需定购、合理定价,确保商业可持续,严格避免新增地方隐性债务,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2、上证报:6月10日,南京第二批“以旧换新”住房消费活动正式开启。此次共推出21个新房项目的2780套房源,与首批活动相比,第二批活动房源更多、可供选择的区域更广、收购旧房的公司主体更多,新盘售价每平方米2万多至4万多不等,购房者选择空间较大。

3、证券日报:在多地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的背景下,一些银行在按揭贷款上开启了花式营销。部分银行针对新购房者推出买房赠消费券活动,还有部分银行在房贷还款方式上卷出“新花样”,推出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

4、中指院:5月,全国TOP30集中式长租公寓企业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14.2万间,环比增加约1.1万间,入榜门槛提升至11370间。其中,TOP5企业累计开业规模达52.5万间,环比增加约0.4万间,占TOP30总规模比重为46%。

5、华润置地:5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07.0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88.4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33.9%及15.0%。前5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927.0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98.1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35.3%及29.8%。

股市盘点

1、周三,上证指数报3037.47点,上涨0.31%,成交额3120.59亿。深证成指报9269.94点,上涨0.08%,成交额3798.54亿。创业板指报1779.42点,下跌0.44%,成交额1749.65亿。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9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6920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09亿。盘面上,传媒、煤炭、苹果概念、CRO等板块涨幅居前,养鸡、银行、港口等板块跌幅居前。

2、周三,恒生指数跌1.31%,报17937.8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71%,报3691.28点。国企指数跌1.44%,报6359.36点。盘面上,饮料、航空、医药、互联网金融、核电、汽车零部件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半导体、芯片、体育、零售股、太阳能等板块下挫。南向资金净买入68.7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32.72亿港元。

3、截至6月1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49家,当日无新增。总市值3170.50亿元,成交金额23.33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6月11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819.4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4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913.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0.23亿元;两市合计14733.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6.66亿元。

5、证券日报:截至6月11日,年内有21家港股公司完成退市,其中7家私有化,1家主动撤回,13家被取消上市地位。港股市场流动性承压,不少中小型港股的估值偏低、融资受限,叠加需维持上市地位所需的成本,多重因素之下,部分公司萌生退意。

6、中证报:近期,部分基金公司与代销机构“分手”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被解约的代销机构多为销量少、影响力小的中小机构。合规性风险、代销费用高等也成为基金公司终止合作的重要原因。销售实力和保有量已成为检验代销机构的“试金石”。

7、证券日报:截至6月11日,今年以来,76家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备案获通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72家)。其中,33家拟赴港上市,43家拟赴美上市。还有11家H股公司“全流通”备案获通过。年内已经有32家内地企业在境外上市,信息技术、消费行业公司较多。

8、中证报:近日,QDII基金表现不俗,并获得了“真金白银”青睐。今年以来多只QDII基金规模增长强劲,更有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0倍。即使基金公司持续提示溢价风险,投资者的热情依然高涨。

9、证券日报:截至6月11日,年内共有22家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获交易所通过。“摘星脱帽”是上市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改来满足监管部门要求、使公司运营能力出现改善的结果。但并不完全意味着公司的基本面出现根本好转或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10、证券日报:今年以来,ETF规模有所提升,发行热度升温。截至6月11日,共有81只ETF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的54只增加五成。目前,ETF等指数基金产品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逐渐成为主流机构投资者配置A股资产的重要渠道。

11、中信证券: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冲击电力用能安全,燃气发电灵活调节能力优势显著。现实压力下项目核准加速,燃气发电景气周期开启。进口气源多元化背景下,天然气降价刺激短中期装机需求,电力市场改革为长期发展铺路,本轮燃机景气周期的持续性有支撑。建议关注燃机产业链国产化主线下,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12、国金证券:目前半导体芯片行业整体已渡过“主动去库存”阶段,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但随着需求的复苏,行业整体有望开启积极备货,周期步入上行通道,重点看好AI带动的GPU、HBM、DDR5、交换芯片,格局相对较好的存储模组、数字Soc、驱动IC、射频及CIS率先出现基本面改善,同时建议关注MCU、模拟等芯片见底讯号。

13、摩根士丹利:由于近年来DRAM厂新增产能有限,叠加HBM消耗大量产能,DRAM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供需失衡“超级周期”,明年标准型DRAM供应缺口高达23%,将比HBM更缺,为近年罕见,价格将一路上涨。调升今年第三季DRAM和NAND芯片价格涨幅预估,由原预期8%和10%,上调至13%和20%,调升幅度高达六成以上。

14、*ST博信: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股票已自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规定,若2024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再次触及上交所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股票将被上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15、欣旺达:公司与开创电气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加强产业链协同,在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等相关业务中进行积极合作。

16、*ST九有:公司股票6月12日收盘价为0.99元/股,首次低于1元。根据规定,在上交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

17、*ST榕泰:上交所于6月12日同意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6月13日停牌一天,自6月14日起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18、赣粤高速:6月12日,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0.008%股权。长城人寿原已持有公司4.9921%股权,与本次增持的股份合计共持有公司5.0001%股权。本次权益变动后,长城人寿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加公司股份之可能性。

19、好上好(2连板):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20、协和电子(7连板):公司股票于6月3日至6月12日连续七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为94.92%,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存在交易风险。

21、*ST目药:公司股票将于6月13日停牌一天,6月14日起复牌,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目药”变更为“ST目药”,股票代码“600671”不变,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22、*ST围海:公司股票价格近期涨幅较大,自6月7日至6月12日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涨幅达到15.71%,同期主板综指跌幅0.75%,同期建筑指数涨幅3.06%。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23、东方嘉盛(2连板):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5月17日,公司披露了实际控制人孙卫平女士计划在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50%,目前尚未实施减持。

24、超讯通信:2020年,拟离职员工成立外协公司时,不存在董监高在外协公司持股和任职的情况。2021年,相关人员完成与外协单位切割,不再与外协单位有股权和任职关系。目前公司与外协供应商不存在人员交叉任职,也没有其他相关关系。

25、*ST鹏博(2连板):公司股票于6月11日、12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且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6、上工申贝:公司日前公告拟参与美国ICON公司破产重整投资。公司认为在美国破产法院的主持下参与竞购其相关有效、干净的资产,是公司关注该行业多年后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投资契机,因此不存在迎合市场概念、进行市场炒作的情况。

27、宏达新材:公司近日收到通知,经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控股股东江苏伟伦因犯虚开发票罪和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共被执行罚金一百八十万元。本次事项系针对控股股东江苏伟伦,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及规范运作方面不受相关影响。

财富聚焦

1、财政部:将在6月19日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450亿元,票面利率2.49%。

2、华夏银行: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于6月11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40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2.46%,每5年调整一次,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其他一级资本。

3、IEA:将2024年需求增长预测下调10万桶/日至96万桶/日,预计在经济疲软和清洁能源技术部署的背景下,2025年石油需求增长100万桶/日。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为每日1.056亿桶,并在2030年略微收缩。到2030年,石油供应能力将增加到近1.14亿桶/天,比全球需求高出800万桶/天。

4、财经早餐:热点出不停,追踪你想听。卫星互联网进展提速!中国首款民用卫星上网终端设备上线,售价29800元起,这对应用端有什么深远影响?卫星产业链正式迎来发展机遇期,成长空间有多广阔?还有什么重要催化事件?哪些环节将率先受益?财友们快快划到文末查看今天的财秘追踪#卫星互联网“破茧成蝶”

行业观察

1、证券日报:5月中下旬开始,水泥行业大幅提价陆续展开,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二轮全国范围内的大提价。目前大部分地区本轮推涨落地执行情况较好,销量也保持平稳。不过从需求端来看,水泥销量难言改观。下半年水泥量价有望迎来修复,但预计全年水泥销量同比仍为下降趋势。

2、中证报:受供需变动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钨、钼、锡、锑等小金属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涨幅。目前,锑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且持续去化,印尼锡矿供应收紧,海外钼矿放量减速,多重因素助推小金属价格上涨。对此,上市公司积极抢抓机遇。

3、TrendForce:第一季消费性终端进入传统淡季,车用与工控应用需求受到通胀、地缘冲突、能源等因素影响,仅AI服务器在全球CSP巨头投入大量资本竞逐、企业建置大语言模型(LLM)风潮下异军突起,成为支撑第一季供应链唯一亮点。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季减4.3%至292亿美元。

4、财联社:记忆体价格经历半年大幅上涨,且通端客户库存逐步回补完成,加上终端需求复苏较预期缓慢,2024年下半年存储器报价涨势将转为缓和。就DRAM而言,中长线供需仍乐观,主要是在AI发展趋势下,将大量消耗高带宽记忆体(HBM)产能。

5、工信部:1-4月,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高位运行。全国晶硅光伏组件出口量达83.8GW,同比增长20%,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27亿美元。

6、IDC: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超过230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2.8%。

7、青岛市:印发《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构建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内的基础大模型矩阵、以“问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为代表的N个行业大模型和X个重点应用场景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建设关键要素支撑地,力争到2026年全市算力总规模达到12EFLOPS,存储总量达10EB。

8、科技日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近日获得重大突破。部署在资阳市的资阳2井完钻井深6666米,测试获日产125.7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日无阻流量306万立方米;部署在乐山市的金页3井完钻井深5850米,测试获日产82.6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

9、央视新闻:6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HH-100商用无人运输机在陕西成功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这型飞机正式转入科研试飞阶段。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机具有成本低、吨位大、商载高的特点,主要应用场景为支线物流,。

公司要闻

1、36氪:登陆美国市场还不到两年,中国电商新贵Temu吸引的回头客数量就超过了有近30年历史的电商先锋eBay Inc。4月一项针对1000名消费者的调查发现,34%的受访者表示每月至少在Temu购物一次,超过了eBay的29%。亚马逊仍然遥遥领先,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每月至少购物一次。

2、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蔚来对全球业务进行了最新一轮的组织调整及人事任命。新设一级部门“全球业务发展”(GB),负责多品牌及多区域全球业务的拓展,陈晨是负责人,向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汇报。此次调整后,蔚来新设8个二级部门,覆盖六大地区。

3、第一财经:市场消息称,三星电子正在合并两个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北美研究中心,并聘请了一位前苹果公司高管Murat Akbacak来管理这个新部门,Akbacak此前在苹果负责制定和执行个人助理Siri的战略,专注于个性化、情境化以及对话和多模式人工智能。三星此举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变得更加激进的最新迹象。

环球视野

1、欧盟委员会:将从7月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加征关税将于7月4日左右实施。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

2、科技日报:英国和日本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制造出世界上已知最强的铁基超导磁体。最新研究有望促进新一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和未来电气化运输技术的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亚洲材料》杂志。

金融数据

国内

1、新三板:6月12日,合计挂牌6136公司,当日减少1家,成交金额2.04亿。三板成指报817.66,涨0.15%,成交额0.75亿。

2、国内商品期货:截至6月12日下午收盘,多数收涨,BR橡胶涨超5%,沪锡涨超3%,集运欧线涨近3%,氧化铝涨超2%,液化气、原油、焦煤涨超1%,跌幅方面,尿素、硅铁、玻璃跌超1%。

3、国债:6月12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409下行0.03%至101.834;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409下行0.05%至103.64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409下行0.05%至104.695。10年期国债利率跌0.31BP,至2.28%;10年期国开债利率跌0.00BP,至2.36%。

4、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6月12日,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407,以605.3元/桶收盘,上涨7.9元,涨幅为1.32%。全部合约成交113597手,持仓量增加1104手至59021手。主力合约成交78555手,持仓量减少367手至24428手。

5、央行:6月12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6、Shibor:隔夜报1.6800%,上涨0.10个基点。7天报1.7960%,下跌0.60个基点。3个月报1.9430%,下跌0.40个基点。

7、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7.2537,涨0.0055%,人民币中间价报7.1133,涨0.0028%。

8、上海环交所:6月1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90000吨,成交额864.00万元,收盘价96.17元/吨,涨3.6%。

国外

9、亚洲:日经225指数跌0.66%,报38876.71点。韩国KOSPI指数涨0.84%,报2728.03点。

10、美股:道指收跌0.09%,报38712.21点;纳指收涨1.53%,报17608.44点;标普500收涨0.85%,报5421.03点。

11、欧洲:英国富时100收涨0.83%,报8215.48点;德国DAX30收涨1.42%,报18630.86点;法国CAC40收涨0.97%,报7864.70点。

12、黄金:黄金:COMEX黄金期货涨0.61%,报2340.7美元/盎司。

13、原油: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涨0.77%,报78.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0.83%,报82.6美元/桶。

14、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涨0.27%,报1836点。

· 卫星互联网“破茧成蝶”·

► 中国日报:中国首款民用卫星上网终端设备—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正式面世,从产品来看,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的天线面积相比Starlink缩小了20%;采用独立WI-FI放大器,户外覆盖半径可达50m;所连接的亚太6D高通量卫星,最高支持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带宽,可满足全国覆盖的宽带服务体验。从以月为单位的定制模式到2天配送到家,不仅是中国卫星通信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通信历史上的重大拐点。

► 东方证券: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迎来了真正的元年,产业链开始成熟。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续GW星座和G60星链有望逐步进入招标期和密集发射期。此外3GPP5GR18版本将在Q2冻结,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在6月具备发射能力,后续催化不断。按照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顺序,首先上游空间段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环节率先受益,其次是地面段网络建设设备和应用终端,关注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供应商。

► 华经产业研究院: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规模约为292.5亿元,2022年达到314亿元,预计2025年将升至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1.2%。从整体规模来看,我国卫星互联网体量较小,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受益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鼓励推动卫星互联网在各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国内卫星互联网市场发展机遇良好。

► 开源证券:近期卫星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催化不断,如国内第三大低轨卫星项目已提交申请,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成立。卫星产业链建设有望迎来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期,我国不断加强卫星互联网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卫星产业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多环节有望充分受益于产业发展,其中卫星发射和卫星应用或迎来重要历史机遇期,重视相关板块如卫星制造、地面及终端设备、北斗应用等投资机会。

0 阅读:4

财经早餐

简介: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