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耕还林到退林还耕,从禁止超生到鼓励多生,到底是哪错了?

大叔很硬核 2024-02-05 17:54:59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环保和人口控制方面经历了一系列政策的变革,以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首先,回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快速增长的人口导致环境急剧恶化,为了解决粮食危机,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该政策推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二十多年的努力使得防护林总面积已超过百万公顷。这不仅有效预防了水土流失,还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让蓝天白云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镇化的加速使得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迫使国家调整政策,推动退林还耕,着重在科学指导下改善耕地质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也建造了数量不等的防护林,如甘肃和宁夏等地,在防风固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至于退林还耕政策,它并非意味着破坏先前建立的防护林,而是通过科学手段对耕地质量进行改善,以解决我国耕地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在政策调整过程中,国家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大了对破坏林地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人工防护林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从计划生育政策到鼓励多生的转变,也反映了对人口问题认识的不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条件改善使得人口增长势头愈发明显,计划生育政策应运而生。三十多年的执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但也带来了老龄化社会的问题。

面对新的社会挑战,国家逐渐放开了二胎和三胎政策,以鼓励多生,提高人口数量和劳动力市场供给。例如,在江苏省,放开二胎政策后,生育率逐渐上升,为当地的劳动力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为了保障家庭和谐、减轻经济压力,国家也需要加强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应对家庭规模的扩大。

放开二胎和三胎政策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其次,增加劳动力供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三,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提高整体幸福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第四,刺激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第五,能够改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促进男女平等和社会公正。

然而,政策的调整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家庭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支持,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一些家庭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感到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低收入家庭和单亲家庭而言。此外,人口数量的增加也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资源支持。

在实施这些政策时,需要采取配套措施来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包括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水平;加强家庭经济支持和补贴力度,减轻家庭负担;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监管和管理,保障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推进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如生育保险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为家庭生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总的来说,这些政策的变化是对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人口问题认识的反映。在制定政策时,国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退林还耕和鼓励多生政策的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24 阅读:25328
评论列表
  • 2024-02-06 19:53

    砖家们脑袋错了

    西门吹雪 回复:
    事实说明人口越少越好
  • 2024-03-07 19:50

    个人觉得在村里没有自己的自建房,就等于没有根,也就没有了传承,传宗接代的想法了。把乡镇城镇人都赶去城市里买房,试问又有几个买得起。迷茫之下的年轻人都是走一步算一步,甚至彻底躺平。

    天涯没有飘雪 回复:
    我们在村里有自建房,虽然农村住着舒服,但是当父母年纪大了,我们还是想住在城市,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医疗。农村去看个病都要一两个小时,小病小痛还行,要是紧急情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咋搞。
    用户11xxx21 回复:
    买不起?直接不嫁给你看你买得起不?所以女人是房市最好推进力,至于活不活的下去没事大不了离了房子抓到手就行。
  • 小东 97
    2024-02-06 12:09

    错在房地产

  • 2024-03-07 09:08

    退楼还耕

    发现新大陆 回复:
    我们这已经有了,荒地不能开荒,专门倒房恢复耕地
    简单的幸福 回复:
    这个还得过几年
  • 2024-02-06 04:59

    人越少越好。

    丁蟹 回复:
    很想知道毛子是怎么个穷法呢?给我有一千亩土地,大把资源可以用,可以哪里都不用去
    多好多坏 回复:
    好个毛,人太少了高铁都运行不起,很多成本高的项目都做不起来,现在就是凭着人多分摊成本做起来的
  • 军哥 56
    2024-03-07 10:08

    砖家叫兽错了,他们在做砖

  • dying 35
    2024-03-10 11:12

    我们村优质的稻田大部分都种上了自建房了

  • 2024-03-08 11:10

    凡是都有一个度,不及或者过度,都不行,比如人吃饭,饥饿或者过饱,都不好,不利于健康。

  • 奥盛 32
    2024-02-08 06:48

    怎么能说错呢?这叫与时俱进。。。。

  • 革军 21
    2024-03-08 12:40

    生命在于运动

  • 2024-03-09 22:03

    任何政策的实施和制定都离不开历史背景。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政策来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所以无所谓对与错,只在于合适与不合适。

    大拿 回复:
    客观公正
    东方 回复:
    秀儿,你说合适不舍适[得瑟]
  • 2024-03-08 09:11

    语文老师要求一定要学好文科才有前途,数学老师说数学才是立根之本,都没错。

    情冢笑笑生 回复:
    校长说明天起放假一周[大笑]
    雨声 回复:
    物理老师说学好物理走遍天下都不怕。
  • 2024-03-10 23:54

    养娃成本负担太重太重了

  • 涛哥 15
    2024-03-08 17:20

    生娃不是重点养娃才是开销大头,哪怕全国都不生娃只要解决了养娃支出国家有很多办法解决

  • 2024-02-06 10:02

    不知道

  • 2024-03-12 07:47

    今几年年冬天大风沙尘天气明显增加,这就是退林的杰作

  • 2024-02-06 20:00

    我说是专家的错,小编你敢承认么?

  • 2024-02-08 08:25

    哪都没错,社会发展是不确定的,国家政策主打的就是宏观调控,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 2024-03-08 10:49

    以前是资源少,人口多了,分的资源就少了,现在是一样的道理

    用户15xxx16 回复:
    现在生产力高,消费不行
  • 2024-03-07 09:30

    短视!

  • 2024-02-06 16:24

    大过年都想骂你小遍生于不生,是认知不同,生一个孩子,家里也不安生,也是认知不同吗?

  • 2024-03-08 18:13

    过去没错,现在也没错,不同时期政策调整而已

  • Otto 6
    2024-03-11 08:23

    三十年前养只猫没有什么开销,现在养只猫每月大几百到几千。何况是人

  • 2024-03-09 14:46

    最好是退城换农,把城市的人和农村人都换一下

  • 2024-02-07 09:21

    砖家

  • 2024-03-08 09:46

    与时俱进!谁都没错。

  • 2024-03-09 14:55

    说到底,全是房地产搞出来的名堂

  • 2024-03-08 19:52

    那里都没错,只是时代变了,人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的。

  • 2024-03-10 10:28

    生活消费高了,收入跟不上,再加上现在的教育费用 房价高攀不起 又无能无力只能让自己适应社会了,房子买不起就不买 结婚结不起就不结 先活着再说吧[笑着哭]

  • 2024-02-06 10:08

    播音员的断句和多音字朗读太差了

  • 2024-03-08 11:30

    与时俱进

  • 2024-03-09 19:43

    时代本来就在不断变化 政策当然要跟着变

  • 2024-03-10 00:42

    因地制宜,因时制导

  • 2024-03-10 11:44

    没有对错,此一时彼一时,政策跟上形势需要

  • 2024-03-10 12:54

    这能是哪个对哪个错吗?这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该减就减,该增就增才合理吧?

  • 2024-03-10 19:31

    人民错了不够爱国没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 2024-03-08 20:52

    时代不同了,需求自然也不同

  • 2024-03-08 13:16

    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口需求越来越少,所需资源越来越多。

  • 2024-03-10 08:43

    中国的专家都没有都没有眼光外国搞什么就学什么发现不对了又调回来

  • 2024-03-09 03:34

    都没错。这叫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懂吗?

  • 2024-03-10 18:21

    头胎6年后可生二胎

  • 2024-03-10 21:32

    [呲牙笑][得瑟]城市用来当家庭住宅[点赞]以后打工往市郊农村[点赞][呲牙笑][得瑟]

  • 2024-03-09 08:05

    你们是专家,怎么说都是对的。

  • 2024-03-10 08:55

    哪都没错。时势使然。

  • 716 1
    2024-03-10 18:25

    错在卖国贼太多了。专家教授太多。

  • 2024-03-08 12:58

    都没错。形势不同,要求不同。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符合唯物辩证法。[呲牙笑]

  • 2024-03-11 12:16

    人口出生率上升了?

大叔很硬核

简介:和大叔一起,深度思考,品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