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三任董事长落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理财者网 2024-06-07 20:50:52

《投资者网》崔悦晨

2024年5月24日,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徽商银行原董事长李宏鸣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以罚金400万元,对其受贿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经法院审理查明,李宏鸣在担任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在为企业发放贷款、续贷、重组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鸣是徽商银行第三任董事长,亦是第三位卸任后被查的董事长。此前,徽商银行已有两任董事长“落马”,多位高管接连被查。

首任董事长戴荷娣被立案调查

2021年11月,徽商银行首任董事长戴荷娣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此时,距离戴荷娣退休已经过去8年。

戴荷娣是徽商银行首位履任的董事长。

2005年12月,徽商银行合并了合肥、芜湖、安庆等6家城商行以及六安、淮南、阜阳等7家城市信用社,成为全国首家由城商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设立区域性股份制银行。

2013年11月,徽商银行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业务进行创新改革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业绩增长之下,徽商银行亦暗藏隐忧。

2021年11月,安徽省纪委监委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对戴荷娣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审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至2016年,戴荷娣利用担任原合肥市商业银行副行长、党组书记、董事长、行长,徽商银行董事长、督导员等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职务晋升、资金拆借、贷款审批、贷款核销等事项上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320.46万元。

更大金额的受贿行为发生在其退休之后。2015年至2019年,戴荷娣利用担任云南省富滇银行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共计1225万元。

最终法院裁定,戴荷娣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5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75万元,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继任者吴学民被“双开”

就在戴荷娣接受调查的4个月后,2022年3月,徽商银行第四任董事长吴学民亦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吴学民于2010年9月加入徽商银行,先后担任徽商银行行长、董事长。2021年4月,吴学民离开徽商银行,赴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任董事长。换言之,吴学民被查时,在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任职不足一年。

接受调查8个月后,吴学民传出被“双开”的消息。

2022年1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对吴学民作出双开处分决定。

通报指出,吴学民身为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三观极度扭曲,贪欲极度膨胀”、“靠金融吃金融”、“热衷觥筹交错”,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

随后,吴学民非法所得款项依法上缴,监管部门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第三任董事长李宏鸣获刑14年半

继戴荷娣、吴学民被查之后,李宏鸣成为第三位接受纪委监委调查的董事长。

2022年11月,安徽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李宏鸣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李宏鸣于2013年7月加入徽商银行,曾任徽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亦是徽商银行第三任董事长。于2017年12月卸任。

经法院查明,2007年至2016年,李宏鸣在担任安徽省黄山市市长、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徽商银行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9085万元。

此外,李宏鸣担任徽商银行董事长期间,在为企业发放贷款、续贷、重组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今年5月,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判处李宏鸣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以罚金400万元。

除了上述三任董事长因违法违纪被调查外,徽商银行亦有多位行长、副行长涉嫌腐败问题被带走调查。

2019年7月,徽商银行公司银行部原总经理吴耘、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2021年,徽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徽银理财董事长夏敏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2022年10月,徽商银行合肥分行的党委书记兼行长何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高管接连被查,让徽商银行的合规内控问题蒙上一层阴影。

如今,徽商银行迎来第五任董事长严琛。但摆在他面前的,是银行风控体系不完善、管理层腐败、人事变动频繁等一系列问题。严琛能否力挽狂澜,使徽商银行的内部管理回归正轨,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房地产不良率飙升

业绩方面,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徽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3.65亿元,同比增长0.37%,净利润149.91亿元,同比增长9.56%。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徽商银行营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徽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2.9亿元、355.14亿元、362.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3.63%、9.98%、2.02%。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徽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0.22亿元,同比下降2.98%,不良贷款率1.26%,同比降低23个基点,整体不良率实现“双降”。

从不良贷款的具体分布来看,徽商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13%,同比上升了23个基点。此外,徽商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规模由2022年的1.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5.41亿元,同比上涨128.5%;房地产业不良率也飙升至7.33%,相比2022年的4.01%,几近翻倍。

截至2023年,徽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2%、资本充足率为13.21%。

202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4%、12.12%、15.06%,由此可见,徽商银行各项指标均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除了高管接连落马外,徽商银行亦面临着营收放缓、盈利能力减弱等挑战。同时,作为一家地方上市城商行,无论是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还是房地产不良风险,徽商银行都面临着较大压力,上述问题仍亟需解决。(思维财经出品)■

0 阅读:283
评论列表

理财者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