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帝王诛杀功臣的本质”,才明白李世民晚年,为何会大杀功臣

禾珯茬读历史 2024-06-04 22:24:36

汉高祖刘邦诛杀异姓王,明太祖朱元璋屠杀淮西勋贵,宋太祖却能杯酒释兵权;唐太宗李世民早期厚待功臣,晚年却举起屠刀大杀功臣,这些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

一、

这个共同点就是“帝王诛杀功臣的本质”:

皇帝才不管你想干什么,而在意的是“你能干什么”!

有想法没能力皇帝自然不会怕,因为这种人再怎么蹦跶,都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但是,那些功臣就不一样了!因为功臣们具备造反的能力,很容易脱离皇帝的掌控。这个能力并不会因为失去兵权,就会让皇帝心安。

武德五年(622年)三月,李世民率军灭了刘黑闼后,就班师回长安。回到了长安,李世民就等于失去了兵权,在长安他的实力还不如齐王李元吉,更别说太子李建成,完全就是太子和齐王板上的鱼肉。

可就是这样,李世民还是被太子等人忌惮,恨不得将其处死才安心。李渊也因为李世民功劳太大,处处偏袒太子打压李世民,最终才导致“玄武门之变”发生。

李世民是深刻体会到身为功臣的尴尬,当了皇帝后,他也是尽可能的去信任功臣。不管是秦王府的旧臣,还是原太子一党,他都是一视同仁。相对于其他皇帝,李世民对功臣算是非常不错的,大多数功臣都能得到应有的荣华富贵和善终。

然而,再开明的李世民也摆脱不了“帝王诛杀功臣的本质”,晚年的李世民还是发生了大杀功臣的事来。

二、

贞观晚期,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谶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李世民对此深恶痛绝,就怀疑一切跟“武”有关的人和物,特别是那些姓武的女性。

别怪李世民会那么敏感,想当初他老爹取隋朝天下时,也流传着“桃李子得天下”的谶言。这不,他老爹还真夺取了隋朝天下。

在一次赏赐功臣的酒宴上,李世民无意中得知李君羡的小名叫“五娘子”,再想到李君羡是洺州武安人,赐爵武连县公,官至左武卫将军,办公地点在玄武门。

好家伙,感情找了那么久的潜在叛臣,竟然就在眼前。李世民猜忌心一起,李君羡就已经被打上叛臣的标签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把李君羡外放到华州当刺史,之后又以“欺君压民”的理由将他给处斩了。

李世民为何非要杀李君羡?

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李世民打算在死前,将一切可能威胁到太子李治的人都给清除干净。

李世民不怕李君羡有造反的心,而是担心自己死后有人会借这个谶言,拥戴李君羡起来造反。事实上,从李君羡的履历上看,他是没有那个造反的能力,但却架不住有人借他的名头来造反。

杀李君羡既是在平息谣言,也是在警告那些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

像这样死于莫须有谣言的人,还有宰相刘洎。

三、

刘洎是贞观后期的宰相,在立太子一事上跟褚遂良起了冲突,他原为魏王李泰的支持者,而褚遂良则支持晋王李治。

后来,李泰落败被贬,刘洎反而得到升官任门下省长官,兼任太子左庶子,与高士廉、马周一同辅佐新太子李治。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李世民确实善于纳谏,不管他之前支持谁,只要有才能照样给予重用。

贞观十九年(645年)十二月,李世民征高句丽回师途中患病,刘洎前去探望,看到李世民患有痈疽,心中就非常的担忧。在那个医学还不发达的社会,痈疽是会要人命的,还好李世民挺过来了,不过自此身体受损严重,就开始经常生病。

说回刘洎,他自己担忧也就算了,回去后还将想法说给褚遂良听。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世民回长安后,褚遂良就去告刘洎的状,说刘洎打算成为伊尹、霍光那样的权臣。这一下子就戳中了李世民敏感的神经。

太子仁弱最容易被权臣架空,更何况刘洎原本就不支持立晋王为太子。自己还没死就敢这样说,其心可诛呀!

于是,不管别人怎么劝说,李世民最终还是下令让刘洎自尽。堂堂大唐宰相就这样被冤杀了,直到高宗李治时期才得以平反。

李世民不是那种昏溃的君主,也没有听褚遂良一面之词就杀了刘洎,还派宰相马周等人去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刘洎并没有说过那样的话。

当事实摆在面前,李世民最终还是让刘洎自尽,不是李世民不相信刘洎是无辜的,而是刘洎有当权臣的能力,并且已经表现出迹象来了。

如果李世民真相信褚遂良的话,认定刘洎谋反,那他就不会只让刘洎一人自尽,而应该是灭了刘洎全族才对。

四、

刘洎死得确实很冤,跟他一样冤死的还有张亮。

张亮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他也是贞观朝的大功臣。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提前派张亮到洛阳为自己安排好后路,以便事变失败时能退到洛阳据守。能将自己的后路交给张亮,可见李世民对他是非常信任的。

可就是这样值得信任的功臣,到最后也因李世民的猜忌落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

贞观二十年(646年),有人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这下子李世民的敏感神经又被勾起来了。

当初,李世民就是靠着800私兵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最终夺得皇位。张亮没事养那么多干儿子干么?不就是要学自己那样起兵夺权吗!

于是,走了个调查程序后,就将张亮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全部财产。

李世民为何非要杀了张亮?

从贞观元年开始,张亮就历任右卫将军、怀州总管、御史大夫、豳夏鄜三州都督,后又入朝担任工部尚书、太子詹事,又出任洛州(今河南洛阳)都督。

从张亮的履历可以看出,他是军界和政界通吃的人物,又出任洛州都督,这可是大唐第二大都城。

这样的人物,不管是当权臣还是改朝换代,都是具备那个能力和条件的。再加上还私养500干儿子,李世民才不管你有没有想法,先除了再说。

就这样张亮被杀了,事后李世民曾后悔过,可是人死不能复生,再后悔也没有用。

如果,张亮能学学李靖、尉迟恭,或许他就能得个善终。

五、

贞观九年(635年),已经64岁的李靖顶着风雪出征吐谷浑,得胜归来后却被人告发谋反。

经过一番调查后,确认是诬告。李世民将诬告之人严惩,流放边疆。这件事之后,李靖明白自己功劳太大了,再不隐退可能就得不到善终。

从此,李靖“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李靖为何这样谨慎,连亲戚都不让见?

他是懂得“帝王诛杀功臣的本质”的,功臣天生就具备造反的条件,就是自己卸掉了全部兵权和职务,皇帝照样不会放心。

想让皇帝放心,那就远离朝堂、远离外人闭门谢客,连亲戚都不见,自然就跟外界无法取得联系,还怎么谋反!

这招确实好使,你看尉迟恭晚年整天就是痴迷炼丹、修筑庭院、欣赏音乐,并且闭门谢客、不与外人联系,这期间长达13年之久。

正因为如此,李靖和尉迟恭都能得于善终,死后也得到皇帝的极高的评价。

1 阅读:427

禾珯茬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