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掌握的四大尖端科技,超越美国全球领先,你知道哪个?

大球卷史风 2024-05-28 05:16:17

安徽省合肥这几年名气越来越大,“风投之城”、“新能源之都”、“白色家电之都”……各种头衔纷至沓来。

实际上,这些称号只是合肥的一个侧面,它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标签是“科技之都”。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过去20年,合肥沿着科技创新之路,一路奔跑,科技之花绚烂盛开。

如今,在一些细分科技领域,合肥走在了世界前列,比美国还要具有领先优势,坐实科技之都的称号!

1、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

在中国,最著名的物理设施之一就是在科学岛上的,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核聚变技术被誉为是理想的“人类终极能源”,一旦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上的突破,只要有海水,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能源,人类将彻底摆脱以煤炭、石油为主的矿石能源,进入一个无限供应的清洁能源时代。

地球上的海水几乎是无限的,其生产过程几乎可以做到零排放,产生的核废料也很少,处理起来要容易得多。目前,在合肥的这套核聚变实验装置装置拥有核心技术200多项、专利近2000项,是核聚变实验装置的佼佼者。

近年来,合肥的EAST屡创世界纪录,先后实现超5000万摄氏度102秒等离子体运行;101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等,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下一步,合肥“人造太阳”将朝着实现1000秒、1亿度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的目标冲击!

2、量子计算机

量子科学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如果把量子信息技术比作一架飞机,那么量子计算技术就是这架飞机的“发动机”,驱动着量子研究滚滚向前。

2021年,合肥中科大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2.0”与“九章2.0”。两年后,著名的九章计算机系列取得了新的突破,九章3号不仅比九章2号计算速度快了100万倍,速度高达10000万亿倍,把美国之前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实现了刷新与突破。

“九章2.0”和“祖冲之2.0”的出现,使我国成为唯一在两个物理体系中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量子计算水平已处于国际第一梯队。

3、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

光速每秒高达30万公里,降低光速乃至让光停留下来是科学界一直在努力攻克的目标。光的存储在量子通信领域尤其重要。在90年代末,美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冷原子气体把光速降至17米每秒。2013年,德国的技术团队利用掺镨硅酸钇晶体使得光停留了1分钟,创下该领域的世界纪录,然而这一光存储时间仍远低于量子U盘的技术需求。

2021年,合肥中科大的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光信号的长寿命存储,总存储时间长达1小时,光的相位存储保真度高达96.4±2.5%,刷新了世界记录,满足了量子U盘对光存储寿命指标的基本需求。

4、猪肝移植到人体

两年前,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成功完成世界上首例活体患者植入转基因猪心脏手术,消息迅速轰动全球。遗憾的是,患者在手术一月后去世。

异种器官移植之所以会失败,原因在于受体迅速排异反应,这种反应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手术失败,患者死亡。

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我国一直紧跟国际前沿,努力不懈探索。就在最近,合肥完成了全球首例猪到人的临床辅助异种肝移植手术,成功将10基因编辑供体猪的肝脏移植到了一位患有肝癌的男性患者身上。

根据术后的观察结果看,患者状况良好,暂没有发现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凝血系统没有障碍,肝功能已经恢复正常。如果以后类似患者手术后的生存期能够达到两三年以上,那么真是划时代的医术突破了。

现在,我国肝癌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近五成,每年肝癌新发患者为40万例以上,居所有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人数39万多。一旦猪肝移植到人体的技术取得跨越性突破,真的是功德无量,造福人类!

1 阅读:66

大球卷史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