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数学落后美国80年!那美国,落后“美国多少年”呢?

继宁聊财经 2024-06-04 01:38:43

华为没有数学家,这是南生在近期听到的最为荒诞的语言,这是将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割裂的行为,不成立!这是盲目推崇理论研究,严重贬低实际应用推动者的滑稽理论。

南生向来认为:应用需要理论来指导,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理论是应用科技前行的指南,应用是研究理论的目标——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两者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都十分重要。

理论研究,往往不能搞人海战术,对人的“天赋”要求很高。一个天才的诞生,往往就能推动某个国家在基础科学领域前行数十年。这属于小圈子,不适宜大多数人,不可普及化,浪费人力资源。

而且基础科学理论无法“形成国界藩篱”,文章发表后,各国科学家都知道了。但应用科学伴随的却是专利,拥有国界属性。美国在科技领域封锁、打压中国,不就是因为他们在核心技术上拥有专利吗?

不是我国不知道这些应用技术的核心,而是美国人、美国企业掌握着专利,从而形成“形成国界藩篱”。不是我国不会,而是专利形成壁垒。基础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应用科学以及科学家本人却是拥有国界的。

理论研究的成果,往往是突发的,不是线性的。天才人物出现了,理论获得巨大突破,实现人类基础科学的飞跃。当天才人物逝世后,后人往往只是对之前的理论修修补补,难有实质性进展。

但应用技术却是持续前行的,是推动我国最近40年来经济、产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进步的最大贡献者。王赤院士,他主导建设了我国“夸父一号”工程,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

不仅是科学家,而且还是首席!这就是我国官方对拥有杰出科研成果,拥有杰出工程应用成果人士的尊重。指的是:在自身领域拥有非凡的成果,对自然、生命、环境、现象及其性质进行重现与认识。

进行探索与实践的杰出人物都应该被尊称为科学家——实践,两字需要划重点。我们经常说,求实精神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如何求实呢?当然需要实践,也就是丘大数学家“看不上的应用学者”。

某人研究的是理论数学,拥有杰出成果,他当然是数学家;某人推动数学与科技结合,也拥有杰出成果,也要被尊称为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等等都是如此!

将搞应用、搞工程的杰出人士尊称为科学家,可不是中国的特例。丘大数学家非常崇拜的美国也是如此,例如: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美国人工智能先驱,人工智能公司OpenAI的首席科学家。

物理学家安妮·克里奇(Annie Kritcher),是2023年《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是美国国家点火装置首席设计师——这家伙是物理学家,可不是丘大数学家认为的应用工程师哦!

中国落后美国80年,那美国落后美国多少年呢?

丘大数学家还说,中国当前的数学研究甚至比不上“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居然落后80年了哦,但丘大数学家却没有告诉我们:美国,究竟落后美国自己多少呢?

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问题,很值得那些自认为“搞理论研究就是科学家”,而搞应用研究的就不配被尊为科学家,只能算是工程师的“科学家们给我们科普、科普”。

在他们正式给我们科普之前,南生给大家举个形象的例子:1969年7月,美国人成功登陆月球。是真正的“人”登陆月球,而不是机器人哦。距今已有50多年了,那现在的美国人进步多少呢?

答案是落后至少50年!2024年1月份,搭载着“游隼”号(Peregrine)月球着陆器的“火神半人马座”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仅仅飞行32小时,美国人就被迫无奈地宣布:“不幸的是,推进系统内部发生故障,游隼号在月球上着陆已经不可能了”。

50多年前,美国“人”都能成功登陆月球。50多年后,连“机器人”都无法登录月球了。这个落后程度可与丘大数学家之前说的相对比,即:美国数学,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相比,落后多少年?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1 阅读:30

继宁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