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进入“百团大战”,商业化“头啖汤”在应用层

田野有麦穗 2024-06-01 09:33:54

一家没有AI大模型产品的公司,现在在大众眼里肯定算不上一家优秀的科技公司了。中美作为人工智能赛道的头部玩家,一个擅长于构建,一个擅长于实现,在这个以开源为特征打造人类社会智能化基座的行业里,大家都找到了各自擅长的角色。

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22年,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了近80个,数量相当可观。

时间来到今年3月份,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功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达到117家,正式进入“百团大战”时代。

戏称自己是“投资人中最懂AI,AI科学家中最懂投资”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认为大模型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平台革命,人类历史上估计也只有三四次这样的机会,大模型赛道是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至于这个机会有多大呢?美国VC投资人安德里森·霍罗维兹(Andreessen Horowitz)的观点是:“大模型的市场未来到底多大很难把握,它最小将是所有软件,最大可能将代表着人类所有的努力”。

在目前的AI1.0时代,以“百团大战”为代表的AI大模型产品井喷的局面,非常像移动互联网早期野草丛生,百花齐放的格局。这种各自为阵的状态一方面在深化各自应用场景的AI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单领域的数据集和模型各成孤岛,数据标记工作量和成本也比较大。

未来进入AI 2.0时代后,通过超级巨量数据训练,最终会出现跨领域知识的单一大模型,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平台机会,也会像移动互联网成熟期一样,所有的场景都要像移动端迁移并APP化,AI大模型超级平台上的所有应用和界面也都将被重写。

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产生三大生态层即:基础模型层、中间层和应用层。而应用层直接对接C端海量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机会,也将是AI大模型生态中变现能力最强的生态层。

与目前基础模型层在C端应用上,写写文章,剪剪视频,做做客服等相比,智能家居入口庞大的全球增量市场,日趋标准化的产业链条,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的应用场景,主动与被动式驱动的高频使用行为,让业界看到了AI大模型生态在这个产业入口的巨大机会。

作为全球IoT产业的“中台”,涂鸦当然不会缺席如此宝贵的产业机会。近日,涂鸦在其2024 TUYA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智能家居IoT产业生态的首个AI大模型——Cube AI。

作为紧贴产业和消费市场的AI大模型产品,涂鸦的Cube AI意在帮助行业海量的小微开发者团队和硬件厂商直接跳过在AI算法和算力上的重复低效投入,以行业通用大模型为基础,直接适配具体业务场景,快速通过AI来建立自己业务与智能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为了对IoT生态充分实现AI赋能,除了推出Cube AI大模型产品外,涂鸦发布了配套的AI开发工具、AI小程序开发基座等产品,让广大生态开发者轻松成为AI生态的驾驭者,更专注于场景应用AI化的创新开发当中。

与市场上的众多AI大模型相比,行业性的Cube AI大模型有其无法被取代的独特属性。得益于涂鸦生态的庞大智能设备规模与开源大模型能力,Cube AI能够为GenAI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落地路径。

在空间智能化方向,通过将GenAI能力融入空间场景,用户能够获得生成式AI的设备功能与管理体验、AI 驱动的智能场景体验、或是场景分析与联动方案推荐。

例如,在节能场景下,Cube Al将基于客户智能设备数据与特定场景需求,根据实时空间的能源消耗情况,由AI生成最优的节能减排策略,在空间智能化领域为客户和用户提供AI技术产品价值。

Cube AI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智慧场景。无论是在工商业领域还是家庭场景,Cube AI都已展现出非常好的实践效果,能有效解决建筑的节能减排、家庭能源管理等问题。

未来还有机会应用到建筑节能场景、生活安全场景、植物养殖场景、环境管理场景、康养场景系统、宠物陪伴场景……等众多家庭生活应用场景当中。

通过Cube AI大模型、AI开发工具、AI小程序开发底座的首发,涂鸦进一步降低了AI技术的使用门槛,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一条通往AI智能时代的清晰路径。

0 阅读:1

田野有麦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