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之问

海蓝聊国际 2024-01-07 23:54:02

白岩松又登上热搜了。

他在一档节目中向专家问:“老百姓有钱,但是他们也不敢花、不愿意花,您怎么看待让人愿意花钱?”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一直颇受关注,而且时常因为一些具争议性的采访而闹得沸沸扬扬。

平心而论,他这次提出的问题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他发出了一个时代之问,问得好,问得及时,问到点子上了。

换言之,他的提问不应该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问题在于他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问了一个不合适的问题,而专家的回答进一步撩拨了群众脆弱的心弦,点燃了其心头之火。

这团火一股脑地烧到白岩松那儿了,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

我们要是兜里有钱,还用你在那儿撺掇着花么?

对白岩松来说,这还真有点冤,改开四十多年,群众的生活节节上升是事实,一部分人富起来、相当多的人成为中产阶级也是事实,过去多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就是经济蓬勃发展、群众变得越来越有钱的表现。

但他没有顾及群众的当下心理和情绪,三年疫情灾害及其他一些因素让群众兜里的钱缩水,失去了工作,但部分人仍背负债务压力,在可见的未来看不到改善的前景。

白岩松作为一个成功人士、富人代表,在节目中没有对现实问题作出背景解读,只是轻飘飘地抛出几个流行的问题,引发众怒,自不可免。

但他的问题确实切中当代的肯綮。消费是发展的重要驱动之一,在出口下滑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两轮同时转动,才能促使国家经济提振向好,才能促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的最大要务,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要务中的要务。没有发展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一切都无从谈起。消费驱动确实是实现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群众的“火”不仅是发到白岩松头上,也是发到隔靴搔痒的专家头上。但不能因此否定问题本身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白岩松的问题实际是强调那些拥有消费能力的为什么在当下不敢、不愿消费?即便是在当前困难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并非人间蒸发,确实还是有那么一大批人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却不敢、不愿消费了。

从消费对提振低迷的经济、维护发展的大局,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的关键意义来看,洞悉并解决群众不敢、不愿消费,直至不能消费的问题及其原因,无疑具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让群众敢消费、愿意消费,就要让群众眼前有光、脚下有路、手里有钱、身后无忧。

所谓眼前有光,是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就是要让群众感到未来有奔头、有希望。

所谓脚下有路,就是要让国内外的投资者、商人和普通群众都能够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资本、勤奋找到并落实自己发展的道路,找到工作。

投资有路、工作有门,手里就有钱,有新钱,消费起来就有底气。

所谓身后无忧,就是要让群众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医疗、教育有保障,卸下负担,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让投资者和商人相信社会法治、财产安全,愿意花钱,大胆消费,繁荣市场。

让群众敢消费、愿意消费的根本是要实行好政策,稳住群众的心;忧群众之忧,兜住保障的底;创造法治开放的营商环境,管好手中的权。

无论是投资者、商人还是普通群众,只要政策好,眼前有光,有奔头、有希望;保障优,老少社会都管起来,医疗、教育的底都兜住,就会敢消费、愿意消费。只要社会法治、财产安全,投资和经营都觉得踏实,就会创造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为群众敢消费、愿消费提供源头活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面对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困难,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面对,因势利导,回答时代之问,用改革和创新的办法认真解决问题和困难,不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飞跃。

0 阅读:3

海蓝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