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严世蕃流放雷州后随即处死,朱厚熜大骂:他的父亲严嵩何在?

远悦说过去 2024-05-11 05:18:50

1565年3月24日,朱厚熜下旨处死53岁的严世蕃。临刑前,严世蕃与罗文龙抱头痛哭,哀嚎不已,尽显懦夫本色。然而就在数日前,严世蕃还曾在狱中与人谈笑风生地说道:

“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不出十日,皇帝必感念我父恩情,斩杀徐阶,将我释放出狱。”

然而,善于揣摩圣意的严世蕃却倒在了他的人生最后一站。严世蕃死后,年过八旬的严嵩也在饥寒交困中病逝于街头。即使让一个陌生人来看,都会觉着朱厚熜对待陪伴他数十年的严氏父子过于残忍了。

那么,朱厚熜为何要不留情面地斩杀严世蕃,他的死是否与内阁首辅徐阶有关呢?这位嘉靖时期的大才子又为何非死不可呢?

“才高八斗”的严世蕃

严世蕃是严嵩的独子。19岁时,严世蕃凭借父荫进入国子监读书,成为天之骄子。在国子监,严世蕃极受上官敬重。他虽相貌丑陋且身有残疾,却熟读经史,博学多才,是万千才子中的佼佼者。

对此,严世蕃也颇为自负,他曾豪言:“天下才子不过三人,陆炳、杨博和我严世蕃而已。”可见,对于自身的学问,他非常自信。

严世蕃并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人,他善于活学活用,且能恰到好处地施展自身本领。明朝中叶,皇帝沉迷道术,打坐、斋戒、祈祷神明赐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到了嘉靖继位后,上奏给神仙观看的“青词”也成了考验大臣能力的衡量标准。夏言、李春芳、严讷、徐阶这些名震一时的内阁成员都是写青词的好手。然而与严世蕃的父亲严嵩上奏的青词相比,他们又逊色了不少。

有趣的是,严嵩所写的青词却大多出自严世蕃之手。严世蕃才高八斗,书写青词时,顺手拈来,毫不费力,不仅言词优美,且具有玄意。在严嵩年迈时,他就曾极力劝阻严世蕃外出就任,以此加强朱厚熜对他们父子二人的依赖性。

除了写得一手好青词,严世蕃还是一个善于揣摩圣意的有心人。众所周知,朱厚熜沉迷道术,喜好摆弄玄虚,就连讲话也只是说半句留半句,让臣子们猜测。倭寇入侵时,浙直总督周琉抵抗不利,东南各省大乱,朱厚熜有意换掉周疏,遂手书“宪似速,宜如何?”交给严嵩,令他立即办理。

然而,老眼昏花的严嵩竟误认为朱厚熜欲用胡宗宪取代周疏。胡宗宪本就是严嵩的“朋党”,他更是乐见其成。可在严世蕃看过后,却力劝严嵩推荐杨宜,并趁机打压胡宗宪,以此博得了朱厚熜的欢心。可见,在窥探圣意这方面,严嵩要比严世蕃差了不少。

严世蕃作恶多端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力出众的严世蕃本应成为救民于水火的良臣。可在严嵩身边日久,且常年受到朱厚熜的行为浸染,步入朝堂的他逐渐成长为大明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奸臣。

1554年,严世蕃就任工部左侍郎一职。在工部,严世蕃一手遮天,凭借手中的权力和多年养成的实务经验,他上下敲打,聚众敛财。每项工程所耗费的银两数目,可以中饱私囊的财务,都在他的脑海里。仅仅数年间,严世蕃就成了朝中有名的“大富翁”。

严世蕃不仅贪财,还极为好色。在严世蕃府中,妻妾多达数十人,而四处收刮而来的丫鬟更是数不胜数。严世蕃平日里饮酒放纵,丝毫不顾及朝臣形象,他将朝中大事玩弄于鼓掌之中,任由个人喜好安插亲信,引发了正直臣子的极力反对。因此,在受贿、掠夺民女的罪行之上,严世蕃、严嵩父子又开始打压异己,残杀无辜。

最先受到严世蕃二人设计陷害的就是嘉靖时期有名的阁臣夏言。夏言耿直心善,又嫉恶如仇,在未看清严嵩、严世蕃二人时,他曾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甚至在严世蕃犯下大错时,力保他无虞。

然而当严嵩、严世蕃上升的渠道被夏言挡住时,严世蕃就利用陆炳与夏言的矛盾,诬告他谋逆。当时,夏言崇儒抑道,常常与朱厚熜针锋相对,非常不受皇帝喜爱。在严世蕃、陆炳等人的串谋下,一代名臣,竟死于西市街口。

而在夏言之后,锦衣卫指挥使沈錬上疏弹劾严嵩干预朝政、收受将士贿赂,甚至欺辱宗室。可朱厚熜不仅不为所动,还声称沈錬诬告大臣,将他罢官、廷杖。一向睚眦必报的严世蕃在羽翼丰满后,趁机唆使谏臣诬告沈錬,将流落异乡的沈錬斩首示众,沈錬的三个儿子也死于乱刀之下,凄惨无比。

仅仅一年后,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也因弹劾严嵩、严世蕃腐败而受到朱厚熜的处决。更有甚者,朱厚熜的第三子、未来皇位接班人朱载坖都要向严世蕃行贿,方才能拿到朝廷下发的岁赐。一时之间,朝中再无人敢与他们父子二人对抗,严世蕃的权势也在此时达到了顶峰。

斩首示众

俗话说“不怕人偷,就怕人惦记”,严世蕃的所作所为都被徐阶看在了眼里。他本是夏言一样的良臣,也曾因不满嘉靖作恶愤然上疏劝谏。可在贬往外地多年,重新回朝之后,徐阶变得寡言慎行。他一改往日厌恶朱厚熜沉迷道术的想法,反而尽心书写青词。为了迷惑严世蕃,他将自己的孙女送往严府,与严家保持着良好且密切的关系。

1562年,徐阶为嘉靖引荐了道士蓝道行。蓝道行不仅是修身养性的术士,还是与徐阶一样的“阳明心学”的推崇者。二人志同道合,意在为朝中锄奸,故而每每利用亲近朱厚熜之时,诉说严嵩、严世蕃的罪行。

当时,严嵩年老,严世蕃整日花天酒地,朱厚熜对二人的依赖越来越小,反而更为看重徐阶和蓝道行。可严嵩毕竟跟随朱厚熜数十年,二人感情深厚。因此,在除掉严嵩的计谋中,徐阶率先向严世蕃发起了攻击。

晚年的朱厚熜对于严世蕃贪赃枉法之事也多有耳闻,且在收刮而来的财宝上,严世蕃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他这位当朝皇帝。故而在他人生末年,朱厚熜听信徐阶之言,将严世蕃流放广东雷州,可对于严嵩,朱厚熜却始终无动于衷。

然而,一向狂妄自大的严世蕃自以为朱厚熜离不开他们父子,竟在流放期间,擅自回到了江西老家。在江西,严世蕃全然不像一个带罪之人,他大肆建造府邸,宴请宾客,抢掠民女,甚至与江洋大盗罗文龙为伍,称兄道弟。

当时,江西巡按御史林润有意弹劾严世蕃。可他深知,朱厚熜能将严世蕃流放雷州已是最大的处罚。一旦他据实禀报,必会被严嵩及其党羽弹劾,落得沈錬、杨继盛那般结局。故而林润以罗文龙为突破口,将通倭的罪名扣在罗文龙身上,目标直指严世蕃。

在林润上疏后,朝中众臣也纷纷指责严世蕃贪污受贿,诬陷已故大臣夏言、沈錬,甚至公然宣称为二人鸣冤。然而所有的奏疏都汝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朱厚熜不仅没有处置严世蕃,反而殴打上告的谏臣。

不久后,徐阶猜透的朱厚熜的心思。他暗中秘密指使朝臣将豢养宾客谋反、通倭的罪名安插在严世蕃的身上,只字不提贪污、诬告大臣之事。朱厚熜对徐阶的行为极为赞赏,他也很配的地将严世蕃抓捕下狱。

然而,尽管在狱中,严世蕃仍谈笑风生,他曾放言:“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在严世蕃心中,他深信朱厚熜绝不会为了徐阶而处置他们父子二人,相反的是,朱厚熜会向以往一样,处死徐阶,为他正名。

可是,他毕竟不是朱厚熜,善于揣摩圣意,并非永远都是正确的。就在他恣意笑谈时,处决他的诏书已然下达,53岁的严世蕃死于他的狂妄自大之中。

严世蕃死后,朱厚熜下旨抄没他的官邸。在严府搜出的黄金竟多达三万余两,白银两百万两,而其他珍宝更是价值连城,贵不可言。朱厚熜万万想不到,他这个坐镇皇宫的皇帝,竟比不上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暴怒中的朱厚熜曾大骂严世蕃,也曾想要处死他的父亲严嵩,然而直到临死前,他都未再对严嵩处以刑罚。可见,精明狠戾的嘉靖皇帝,也有他心善的一面。

0 阅读:1

远悦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