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子》智慧名句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6-01 22:34:10

《燕丹子》三卷,历代目录书皆不着撰人。其成书年代,不少学者经考证,提出秦汉之间、东汉之说,但莫衷一是,难成定论。自司马迁《史记》以后,不少文献都征引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情节有同有异,可知从汉代起就有关于燕太子丹的故事流传民间,然后由文人搜集写定。将它看作是一部颇为完整的汉人传记小说,是比较适当的。此书写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因在质于秦国时受到秦王嬴政的无礼待遇,遂发愤向秦王复仇。最终募得刺客荆轲,百方满足荆轲的生活需求,荆轲遂冒死赴秦,在陛见秦王时奋力行刺,结果反被秦王所杀。作品写得有声有色,充溢悲壮气氛。本书早已亡佚。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但只列入了存目。而《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却私下喜爱此书,自己抄存了一部。清学者孙星衍从纪昀处得到抄本,以永乐大典详加校勘,后被收入《岱南阁丛书》、《平冿馆丛书》《问经堂丛书》等多种丛书。

丈夫所耻,耻受辱以生于世也;贞女所羞,羞见劫以亏其节也。故有刎(wěn)喉不顾、据鼎不避者,斯岂乐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大丈夫所羞耻的,是受到侮辱却苟活于世;贞洁女子所羞耻的,是受到劫持而有损节操。所以有刀剑刺喉而不回头、面对沸鼎也不逃避的人,这难道是乐于去死而忘记了生命吗!这是因为他们心有所守。

快于意者亏于行,甘于心者伤于性:只求意气痛快就会损害品行,只求内心满足就会伤害生命。

智者不冀侥幸以要(yāo)功,明者不苟从志以顺心。事必成然后举,身必安而后行。故发无失举之尤,动无蹉(cuō)跌(diē)之愧也:智慧的人不会希望通过侥幸来获取成功,聪明的人不会随便放纵意气来满足心愿。事情必定能够成功然后才会开始做,自身必定能确保安全然后才会行动。所以不会有行动不当的过失,不会有举措失利的惭愧。

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如果志趣相投,就会奋不顾身;如果情感不合,就会一毛不拔。

士无乡曲之誉,则未可与论行;马无服舆之伎(jì),则未可与决良:士人如果没有乡里的赞誉,就难以论定他的德行;马没有可以驾车的技能,就难以判断他的优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4 阅读:224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