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致酒行近三年市值蒸发七成,基本盘转机尚不明显丨深度

不正经社 2024-06-02 05:55:53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600字)

今年 3月25日《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被坊间雅称为“白酒教父”的吴向东,以340亿元的财富,成为白酒行业第二大富豪。

吴向东的巨额财富,来自于他实际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华致酒行与珍酒李渡,前者是“A股酒类流通第一股”,后者是“港股白酒第一股”。

不过眼下,吴向东能否坐稳白酒行业第二富豪位置,市场却传来了些许质疑之声。比如,他一手打造起来的华致酒行,正面临业绩承压、股价低迷、商业模式被颠覆等一系列挑战。

1

卖得越多赚得越少

华致酒行成立于2005年,以酒类连锁销售为核心业务,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酒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消费者提供酒类购买服务。

财报显示,2023年,华致酒行实现营收101.21亿元,同比增长16.22%;实现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滑35.78%;实现扣非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滑46.86%。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这不是华致酒行第一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财报显示,2022年,其实现营收87.08亿元,同比增长16.73%,而净利润却从2021年的6.76亿元降至3.66亿元,同比下降45.77%,几乎腰斩。

(图表来源:正经社根据财报资料整理制作)

为什么会出现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的情况?

从营收结构来看,目前华致酒行主要还是销售白酒业务。财报显示,2023年其白酒营收共计93.95亿元,同比增长20.02%,占总营收的92.83%。白酒之外,葡萄酒、进口烈性酒、其他产品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9.86%、4.42%、22.25%。

也就是说,华致酒行赚钱能力下滑,与国内白酒行业发展现状有关。

事实上,近年来,华致酒行白酒业务板块的毛利率正在大幅下滑。财报显示,2021年,其白酒毛利率为21.48%,此后一路下跌,2023年跌至9.24%,同比再次下降3.73个百分点。

对此,华致酒行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白酒市场大部分产品价格承压,公司为顺应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名酒销售占比同比提高;因市场需求变化,部分名酒毛利有所下降,但符合市场整体趋势。

正经社分析师也注意到,近年来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相继宣布提高出厂价,但市场终端价格并没有明显提升;由于产品出厂价提升,终端价格未变,华致酒行的利润被压缩也很好理解。

在资产构成方面,2023年,华致酒行存货达33.55亿元,虽然比去年同期下滑2.16%,但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从2022年的40.63%,提升至2023年的46.26%;说明库存问题依旧承压。

根据最新一季度财报数据,华致酒行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1.33亿元,同比增长10.42%;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8.24%;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8.25%。

看上去,业绩层面终于缓了一口气,但事实上,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与春节销售旺季等因素有关,业绩能否持续仍有待于观察。

二级市场上,截止2024年5月30日,华致酒行股价为16.75元/股(前复权,下同),与2021年12月触及的历史高点54.67元/股相比,已跌去七成。

2

商业模式越发被动

从业绩状况不难看出,华致酒行如今的发展已显出被动。个中缘由,还得从其商业模式说起。

公开资料显示,华致酒行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拿下五粮液集团年份酒和贵州茅台代理权;正因为最早拿下头部酒企的代理权,让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发展一路开挂。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2018年上市时,华致酒行在招股书中宣称,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系列、五粮液系列产品合计为华致酒行贡献了超八成的收入。

上市之后,华致酒行没再单独公布贵州茅台、五粮液相关收入占比数据。但在2021年4月的财报说明会上,吴向东也曾宣称,公司7成收入来自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显然,当时华致酒行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十分依靠“普五”、“飞天”这一些列大单品。

然而,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渠道方面,这些头部白酒企业开始转向直销模式,这无疑削弱了华致酒行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贵州茅台在2022年5月正式上线“i茅台”;截至当前时间(2024年5月30日),“i茅台”注册用户数量已近6800万,日活跃用户突破800万。这些数据表明“i茅台”作为一款官方推出的数字营销APP,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贵州茅台主要产品的新渠道。

根据2023年财报,2023年贵州茅台直销收入为672.33亿元,同比增长36.16%;批发渠道收入为799.86亿元,同比增长7.52%。

显然,直销渠道已经成为贵州茅台的战略重心。对于贵州茅台的批发代理渠道商来说,这显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此外,五粮液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连锁新零售终端——“五粮e店” ,包括实体门店和“五粮e店”APP两个零售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APP下单,由附近的实体门店进行快速配送,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行业来看,直销渠道今年也是发展迅猛,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20家上市白酒企业直销渠道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约为25%,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42.57亿元。

对于酒企而言,直销可以提升产品毛利率,同时有助于提升品牌认同,强化酒企对供应链的掌控,可谓优势明显。

然而对于华致酒行来说,曾经的渠道优势却正在慢慢被稀释甚至被颠覆,商业模式正面临重大挑战。

眼下,在各自利益面前,华致酒行的处境自然显得被动又无奈。

3

精品酒能否带来转机?

对于眼下的被动局面,华致酒行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

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华致酒行宣称:将不遗余力地打造和推广精品酒,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酒类的需求。

所谓精品酒,是华致酒行与名酒厂合作开发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贵州茅台酒(金)”、“荷花酒”、“钓鱼精品酒(铁盖)”、“古井贡酒1818”、“虎头汾酒”、“习酒窖藏1988(鎏金)”、“金酒鬼”等;华致酒行是这些产品的总经销。

理想状况是,这些精品酒毛利率普遍更高,也有望稳住盈利水平。

现实情况却是,这些精品酒的业务发展并不乐观。

财报显示,2023年,华致酒行旗下负责精品酒销售的子公司——华致精品酒水商贸有限公司实现营收15.56亿元,同比下降58.4%,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26.97%。

在一众精品酒中,荷花酒是华致酒行主销的核心精品酒之一;然而财报显示,2023年,荷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下降41.49%,净利润1977万元,同比下降31.45%;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显然荷花酒的市场表现并不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华致酒行此前还曾预期,2023年荷花酒将做到超过10亿元的体量,增速翻番,如今再看,任务仅完成了四分之一不到,差距不是一点点。

所以目前来看,精品酒依旧难以支撑起华致酒行的发展。

此外,长期来看,市场上对于精品酒的发展还有另一种质疑的声音。这种观点认为,华致酒行与名酒酒企合作开发的精品酒,未来很难掌握主动权,也不会有太大市场空间;毕竟不是“亲儿子”,头部酒企不可能让精品酒去冲击自身的核心产品的市场根基。

总的来说,一边是行业巨变、一边是精品酒发展之困,如今的“A股酒类流通第一股”华致酒行,可谓是进退两难,内忧外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0 阅读:28

不正经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