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还是会自卑?

失语者云骧 2024-06-20 10:30:19

有这么一个咨询案例:说自己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一帆风顺,可为什么还是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容易心生自卑,总觉得自己“不过如此”。

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少数不擅长的领域和项目时,十分逃避,根本没有能够战胜的信念。

即便是考了第一名,最先涌出来的不是兴奋和喜悦,而是惶恐和沉重的压力。

问我应该怎么办?我这是这么回复他的:

因为你活在别人的评价和定义里。

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一个别人给的最大的评价和定义。

也就是说,一个骨子里“自卑”的人,哪怕别人给的“正面”的评价和定义也不能让他变得“自信”(即便能,也是一时的),而别人给的“负面”的评价和定义一定会让他变得更“自卑”。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许觉得自己还行,一旦到了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就会十分逃避,无比自卑。

但说到底,核心还是你对自我的评价和定义很“负面”,这直接导致你的“自我价值感”很低。所以别人的任何看法,都能影响你对自我的评价和定义。

你要做的,不是做“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成为“自己的大人”。

因为剖开内核来看,哪怕你在别人眼里再优秀,你的内心也终究只是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而不是一个人格独立、心智成熟的“大人”。

想成为一个人格独立、心智成熟的“大人”,你必须吸收自己人格的阴影——悦纳自己的缺点和缺陷。

就像荣格所说,要想成为完整的人,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阴影。也就是认识你被压抑的一面。

你之所以“自我价值感”很低,就是因为你人格的阴影面遮蔽了你人格的光明面,这使得你看什么都是消极、悲观和负面的。

你必须毫无保留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和缺陷,明白人无完人,承认它们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然后打心底喜欢上自己,不仅是喜欢自己人格光明的那一面,也喜欢自己人格阴影的那一面,你才能塑造出完整的人格,真正将人格的光明面和阴影面合二为一。

你会发现,在不断接纳阴影的过程中,自我会得到不断的成长,个体也不断趋于完善。

这样你就不会再自卑了,也不会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你了,因为他们怎么看待你,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你自己。

0 阅读:5

失语者云骧

简介:向内求,带你一起认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