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双进”解民忧

华仔看人间 2023-12-16 18:56:00

洛川县人民检察院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线下进综治中心,线上进城乡社区”,全面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全院28名检察干警包联1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等,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有效性。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在微信、微博等官方账号上增设“掌上监督”模块,打造集线索收集、矛盾化解、法治宣传、为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监督平台,通过此平台受理案件线索12件,立案7件,均已向群众反馈案件办理结果。据统计,检察“双进”工作开展以来,洛川县人民检察院累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4件,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条,受理司法救助案件线索24件,化解刑事案件矛盾纠纷5件,制发社会综合治理检察建议6件。

“最近村里好事不断,第二批巷道亮化工程已完工,涝池修缮工程顺利启动,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12月7日,延安市洛川县土基镇铁炉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军告诉记者,检察“双进”工作开展以来,村民随时都能找到检察机关反映意见建议,解决涉法诉求,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村民的法治意识增强了。

洛川县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线下进综治中心,线上进城乡社区”,在城市社区、槐柏镇、土基镇设立检察服务工作站,在其他11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检察服务工作点,构建高效协作机制,全面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

为方便群众依法表达信访诉求,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向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指派2名检察干警,延伸检察服务触角。全院28名检察干警包联1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等,通过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等方式,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排查化解矛盾过程中,“双进”包联干警积极联合村委会、乡贤能人和“金牌调解员”,从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成功化解了一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民间借贷等方面矛盾纠纷,有效预防了“民转刑”案件发生。

同时,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在微信、微博等官方账号上增设“掌上监督”模块,通过“掌”上监督、“码”上受理,打造集线索收集、矛盾化解、法治宣传、为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监督平台,为群众依法表达各类诉求提供便捷渠道。通过此平台,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线索12件,立案7件,均已向群众反馈案件办理结果。

不久前,洛川县槐柏镇贺卓村村民王甲(化名)与同村村民王乙(化名)因地界纠纷发生冲突。经鉴定,王乙为轻伤二级。

案件承办人会同“双进”包联干警,通过综治视联网系统连线贺卓村村委会综治中心,了解案发背景,审查认定该案系土地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

为避免矛盾激化,“双进”包联干警会同办案检察官向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耐心释法说理,王甲自愿认罪认罚。为保障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启动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王甲提存赔偿金5万元后,检察机关依法以无社会危险性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我们联动基层法治力量,灵活运用司法救助等帮扶政策,切实推进案件矛盾纠纷化解。”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屈永荣说。

据统计,检察“双进”工作开展以来,洛川县人民检察院累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4件,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条,受理司法救助案件线索24件,化解刑事案件矛盾纠纷5件,制发社会综合治理检察建议6件,实现检察履职快响应、为民服务零距离、监督触角全覆盖。

与此同时,洛川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综治中心推出“检察官+政法委员”联合接访,与人社、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探索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开展“救助+回访”,救助困难群众25人,发放救助金19.4万元,让检察工作更有温度。

“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延伸检察职能,及时收集线索、化解矛盾、调查取证、宣传法治,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努力实现办案质量、效率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洛川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向生说。

∆《陕西日报》2023年12月12日

#我要上头条##我要上 头条##检察新闻#

来源:陕西日报、洛川县人民检察院

图文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华仔看人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