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迎暴雨返场,今年湿气已创纪录!分析:更强湿热或下旬登陆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4-06-13 18:23:48

6月13日下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可见,在我国北方多地处在强烈热浪中时,我国南方地区的天气形势正在起变化:卫星云图上一簇簇的强盛降雨云团在长江以南涌现,尤其是江西、湖南、广西、福建多地的降水云团显得格外有立体感,意味着部分地区的对流和降雨活动非常激烈。

一、广东迎暴雨返场

今天华南暴雨四处“作案”,尤其是在广西桂林的永福、临桂等地雨势极大。其中永福国家站24小时降雨量高达331.9毫米,直接达到了特大暴雨暴雨级别,是当地观测历史前三高的日降雨量,自动站雨量更是高达443毫米。目前桂林降雨虽然明显减弱,但各地分散性暴雨仍在继续,广西北部未来几天要高度警惕这类局部“发飙”型特大暴雨。

而在福建,这几天一到午后强对流就开始凶猛爆发,厦门岛外已经连续三天遭遇暴雨定点打击,每次小时雨强都达到70-80mm;今天下午雨带再次覆盖厦门集美和湖里北部,当地网友拍摄视频显示,厦门出岛通道杏林大桥直接化身“水渠”,车辆都在积水中来往。

而从中央气象台6月13日10时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上看,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中北部、四川南部、贵州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中东部、浙江南部、福建中北部、广东中部、广西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迎来大到暴雨,不仅广西、福建多地继续多暴雨,之前雨势减弱的广东,降雨也开始明显增强。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显示,到6月14日,南方雨带进一步向南发展,在福建广西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之际,广东中北部的降雨也将再次增强,部分地区可达暴雨级别。在之前暴雨中心向北转移后,未来几天即将迎来暴雨返场。

二、今年湿气已创纪录!

为什么广东的暴雨又回来了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复杂的天气大战。在这场大战中,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副热带高压就像一位霸道的“热情大叔”,它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国南方的雨带位置。而西南季风则像一位“温润的绅士”,为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水汽。

今年的情况尤其特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频繁变化,超级计算机预测认为,6月15日代表副热带高压的5880位势线将退出华南沿海,使得季风主雨带在北抬后又向南转移。结果就是,广东的暴雨在减弱后又要重新返场,仿佛老天爷在上面打翻了水缸。不过,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共同“导演”的一场大戏。

今年广东的多雨程度已经创下了纪录。从4月开始,华南地区就进入了一个“多雨模式”。据统计,今年,广东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最多的一个4月。其中广东中东部的部分地区达到600~800毫米,广东北部局地1000~1498毫米。广东龙门(1292.4毫米)、佛冈(1152.4毫米)、新丰(982.8毫米)、韶关(962.1毫米)、河源(900.2毫米)、阳山(899.9毫米)等16个站点4月雨量甚至超过了常年4至6月三个月的总雨量,而春季三个月(3-5月),广东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三、更强湿热或下旬登陆

不过,目前的暴雨返场只是暂时的,根据中央气象台和多家数值预报模型的趋势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广东的暴雨加强后,更加湿热的天气也正在酝酿,例如广东南海(佛山),官方预报显示,在大到暴雨后,气温就要进一步升高,变得更加湿热,你可能会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因其实很简单:副热带高压的北抬迹象。根据预报,6月21日前后,副热带高压将明显北抬,主体有望站上东南沿海。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副热带高压北上后,广东地区将转入潮湿晴热的天气模式,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会迎来全面的梅雨季节。

这种天气转变,对于广东的居民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暴雨过后,晴热天气将带来高温和高湿度的“双重打击”,空气中弥漫的湿气将使人们感觉更加闷热难耐。不过,这也是南方夏季的常态,只不过今年的“湿”来得更强烈一些。

综上所述,广东今年的多雨程度创纪录,而这背后是副热带高压和西南季风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6月下旬副热带高压的北上,广东的暴雨将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的潮湿晴热天气。

1 阅读:112

中国气象爱好者

简介:天气信息,台风追击,寒潮追击,暴雪追击,气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