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画中的红楼世界|阅读日

新黄河 2024-06-28 17:00:59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应该都想象过书中描写的如荣国府省亲过元宵节、刘姥姥嬉游大观园等场景,也想象过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女子的容貌。说到将《红楼梦》用绘画方式精妙呈现的,莫若清代画家孙温手绘的相关作品。孙温耗时36年,绘制了《红楼梦》全书的3000多个人物,共230幅画。

《诗情画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是作家出版社2024年推出的《红楼梦》绘本,内容包括孙温的绘图、周汝昌的题诗以及部分《红楼梦》原文。原文作为图说呼应画作情节,重现古人眼中的《红楼梦》。跟着周汝昌和孙温,重温永远说不尽的《红楼梦》。

有诗有画的《红楼梦》绘本

很多人或许没有通读过《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却很可能在各种图书或媒体平台上看到过清代画家孙温手绘的相关绘画作品。孙温的《红楼梦》绘画围绕原著的故事情节,将主要人物活动表现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

不妨先了解下孙温其人。据相关学者考证,孙温生于清朝嘉庆年间,河北丰润人,字润斋,号浭阳居士。同治六年(1867)前后,孙温开始酝酿、着手绘制《红楼梦》,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大体完成,前后有36年之久。其中,大多数画幅完成于1884年至1891年这七年之间。孙温共绘制了230幅画作,单个人物形象3000多个。他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千古奇书《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不过,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该系列图册并不太为人所知。1959年,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无意中得到这套珍贵的图册,之后拨交给旅顺博物馆。直到2004年,该系列图册在国内首次展出,引起巨大轰动。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人物服饰、室内布景、室外布景均参照孙温的图画设计。

红学泰斗周汝昌曾评价孙温绘本,“这部丹青巨帙让我发生了浓厚的多方面的兴趣。这种民间画艺,是融合了年画、风俗画、寺庙壁画,乃至宫廷行乐图的画风技法而形成的一种十分可喜可贵的艺术流派,我最喜此种艺人的笔致——远胜于某些毫无生气的名家手笔,这也许是我的‘偏见’。何况,二百数十幅的巨制,更是罕见之异珍。画家又独出心裁,别开生面——他把一幅画集合为‘进展情节’的章法布局,倍觉新奇。例如:神游幻境一幅,却将小宝玉的经历分成若干个‘景点’合成一段‘数字’:入境、遇仙、看册、听曲……令人玩赏称绝!”

“小院梨株散素芬,薛家娇女绣五纹。冷香丸语新奇甚,花蕊撷来当药熏。”周汝昌还曾给《红楼梦》题诗238首。阅读一本孙温绘画、周汝昌题诗的《红楼梦》绘本是什么体验?这套绘本以周汝昌题诗为主,以图为辅。汇编者根据孙温画中的情节,找到《红楼梦》原书中的描写,共计230处,五万多字,让读者既能看画,又能感受《红楼梦》原文的魅力。而在相关情节的文字和图画位置,周汝昌的题诗也同时出现。如此,读者宛如跟着周汝昌、孙温游“红楼”。

担任《诗情画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的责编之一的编辑单文怡表示,这本书的书名改过五次,最后定位是画中游“红楼”。有诗有画,诗情画意最能体现这本书的特色。

结合对原著的认知解读画作

欣赏孙温绘制的《红楼梦》图册,就好比阅读一本图画版的《红楼梦》,令人沉醉在其中的情节、人物和场景中。绘本与原著一样包罗万象,事无巨细,既绘有山水人物、花卉树木、楼台亭阁、珍禽走兽,也有舟车轿舆、鬼怪神仙及博古杂项等,几近包括全部画科内容。整体看来,孙温的绘画表现情节之详尽、笔法之精细、构图之精美、篇幅之宏大,可以说在所有同样题材的绘画中无出其右者。

编辑单文怡说,自从读大学开始,她每年至少读一遍《红楼梦》。起初只是单纯喜欢,直到后来编辑出版了周汝昌的书,才意识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她以自己最喜欢的孙温的两幅大场景绘画为例,讲解孙温画作的精妙之处,以及普通读者应该如何欣赏。

《红楼梦》的第六十二回写了一个重要事件,那就是贾宝玉过生日。这一回中出现了一个极为浪漫的场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三百多年来,很多读者十分钟爱这个场景,也因此喜欢洒脱可爱的湘云。

单文怡解读孙温这幅画作,从画面看来,“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是全书中最美的场景之一。湘云喝醉了酒,睡卧在芍药裀里,四面的芍药飞满了身,一群蜂蝶环绕。宝玉与众姐妹笑着推她,只见湘云嘴里念着酒令,可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好一派风景!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周汝昌曾经赋诗说:“偏怜偏爱属湘云,谁愿相争较两斤?才比易安英气在,更思红拂与文君。”在以湘云为核心的这个场景右侧,是在红香圃三间小敞厅摆席庆寿的场景,花团锦簇,挤了一厅的人,人物面部表情丰富,一派喜庆欢乐气氛。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故事也发生在宝玉生日这一天,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情节。单文怡解读这幅画作说,这幅图展现的是“群芳夜宴”,将宝玉庆生的气氛推向高潮。画面右侧是白天的场景,香菱被豆官推倒污了石榴裙,宝玉用袭人的新裙为香菱解难,可见宝玉的细致和体贴,同时感伤香菱的坎坷命运。到了夜晚才是真正的狂欢,丫鬟们凑份子钱为宝玉庆生,能来的姐妹都来了,众人抽花签,饮酒作乐。只不过,过了今夜,从此姐妹各自天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孙温绘《怡红群芳开夜宴》

“孙温用细腻的笔法,展现了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外门煮酒的丫鬟,桌上燃烧的红烛,仿佛让《红楼梦》里的人活起来了。”单文怡说。这两幅画中的场景是《红楼梦》中人最后的欢乐,这是一场青春的盛宴,也是大观园最后的盛宴。带着对《红楼梦》的认知去解读,方能品到绘画的无限意味。

孙温绘《刘姥姥嬉游大观园》

精妙细微的人物绘制

周汝昌此前评价孙温绘本时说,孙温对原著每回内容,何者入绘,何者从略,也是自有取舍的。他对某一回可以画为二幅乃至多幅,而对某两回又可以合并为一幅的内容,且有时合并得颇为奇特。还有就是一幅画内又可以有多个相关相接的“景点”,让观者有“进展”“过程”之感。这也是生面别开,不同俗例。

由此可见,孙温是懂《红楼梦》之人。

孙温绘《宝玉挨打》

因孙温绘制的《红楼梦》图册图画数量较多,所以读者在欣赏时往往更注重画作表现了原著中的哪个故事情节,反而会忽略具体的每个人物。其实,如果读者耐心细细把玩,会发现孙温画作笔法精细、构图精美,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到位,每个表情都清清楚楚。林黛玉的柔弱风情,宝钗的丰腴稳重,湘云的灵动俏皮,甚至是一些小人物的微小表情,都细腻生动。

在对孙温笔下《红楼梦》人物的解读上,单文怡表示,孙温本人是一个“红迷”,他笔下的画作是清朝人对《红楼梦》的认识,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尤其是在人物上。以林黛玉这个人物为例,孙温笔下的林黛玉遵循曹雪芹原意,“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形象的“认知”。孙温笔下的林黛玉是集婉约美、个性和弱柳扶风于一体的。不同的场景中,黛玉的形象略有不同。如在“黛玉葬花”中,林黛玉扛着花锄盈盈走来,让读者有一种沉浸感;在“埋香冢黛玉泣残红”中,林黛玉一个人在山石下默默哭泣,山石后面是贾宝玉也在举手拭泪,两个人的状态都勾画得活灵活现。

孙温绘《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再如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刘姥姥在潇湘馆游玩时不小心滑倒的情节。“画中的刘姥姥没穿华服,面部皱纹横生,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唯美,但在孙温笔下,把刘姥姥的那种处世智慧和众人的心理都展现出来了。”单文怡解读说。如果读者对照原著中的描写去仔细观察画中的每个人物,也会沉浸在瑰丽精妙的《红楼梦》中,感觉妙不可言。

对于阅读大部头的《红楼梦》原著并不是那么顺畅的读者来说,辅之以绘画是很好的阅读、理解原著的方式。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游历“红楼”,跟着周汝昌的题诗和孙温的绘画,同时读着原文的情节文字,享受一场“红楼”之旅。

记者:徐敏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