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为啥要烧冥钱?并不是封建迷信,它诠释了另一种信仰

化而为鹏 2024-06-13 11:58:41

作者:林淼

在我国民间,丧葬文化一直流传了上千年。直到现在,村子里谁家有老人去世,仍然会举行隆重的葬礼。在这期间,亡者的亲朋族友都会做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在亡人的灵前烧冥钱,而且这一活动在年头时节也经常盛行。那么,老人去世后为啥要烧冥钱?并不是封建迷信,它诠释了另一种信仰。

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误认为,民间替亡人烧冥钱是一种封建迷信,殊不知现在很多平常不信鬼神之说的年轻人,他们每逢葬礼或年头时节,照样也去烧冥钱,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烧冥钱并不认为亡者能够在阴府收到他们的馈赠,而是从心中崇拜另外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便是孝道。

但是,很多人也许会说,孝道不是只适用于活着的老人吗?老人去世后,再去烧冥钱有用吗?对去世的老人来说,确实没用!但是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其用处就很大了!因为无论民间的丧葬礼仪,还是年头时节,人们去烧冥钱,至少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通过火化冥钱来寄托对亡人的哀思,这也是对亡人生前的一种肯定评价。

我国民间给亡人烧的冥钱,实际上都是古人对死者的一种期盼,希望他们死后能在阴曹地府衣食无忧。他们认为那些冥钱火化以后,也和我们活人用的钱一样,可以在地府购买东西。在我国有些地方,老人去世后,其子女还会用纸专门为老人扎一栋纸房子,在亡人的棺椁出葬时,便用火焚化。所有的一切,都代表着人们对已故亲人思念的一种寄托。

第二,焚烧冥钱行为在孝道里也有示范的作用。用我们民间的俗话讲便是“前人演,后人看”。父母去世时,其子女为父母举办葬礼,以此来寄托对父母的哀思,那么,其子女的儿女便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将来也会同样效仿。这样世代相传,便形成了一种风俗文化,这就是孝道文化。这种文化在一个家族中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意义。

第三,烧冥钱还有一种凝聚力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诸位试想:我国民间不论是丧葬礼仪,还是清明时节,人们烧冥钱时,往往也是亲朋族友团聚交流的最好时机。这也对促进家族团结和增长社交阅历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我国民间那种焚烧冥钱的行为,看似极为平常,甚至还常常被人误认为是封建迷信,可实际上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它一方面宣示了人们对于自己祖先的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教育下一代,让他们以孝为本,世代相传。正因为如此,古人便有了“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的说法。其实,在我国,人们对鬼神之说并不迷信,中国人的神,骨子里就是自己的祖先,是让他们学习成长,成家立业的前人,是带给他们幸福生活的父母亲人,这样的人,才值得他们朝拜和供奉。

而供奉这些人时焚烧冥钱的行为,便是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因为每个人在供养父母的不久将来,也会被自己的子女进行供奉。也许会有人质疑:那民间流传的那么多神仙都是假的吗?比如观音菩萨、灶神、门神等,这些也不假!不过,他们都是为祖先神灵服务的,所以,民间供祖先时,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可以放到神台上。

而门神、灶神之类,更是看家护院的专职神灵,为啥会是假的呢?因此,久而久之,这种思想便形成一种文化,让平常百姓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特别的信仰。

0 阅读:0

化而为鹏

简介:干货历史,精彩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