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药物IBI343治疗CLDN18.2阳性胰腺癌的临床数据及不良反应

家属说 2024-06-15 11:23:02

2024年6月13日,信达生物宣布,其靶向CLDN18.2(Claudin18.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IBI343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TD),拟定适应症为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

CLDN18.2在胃癌、胰腺、食管、卵巢、乳腺癌、肺癌等原发性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或异位激活,鉴于其特异表达的潜质,已成为抗肿瘤的新兴靶标。

IBI343是一款靶向CLDN18.2的ADC药物,与表达CLDN18.2的肿瘤细胞结合后,可发生CLDN18.2依赖性ADC内化,并释放毒素药物引起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游离的毒素药物也可以通过质膜扩散到达并杀死相邻的肿瘤细胞,因此IBI343也具有旁观者效应。IBI343在CLDN18.2低表达和高表达的荷瘤药理学模型中均展现出了良好抗肿瘤活性,同时在临床前模型中安全性特征良好,整体安全性可控。

代号:IBI343

靶点:CLDN18.2

厂家:信达生物

美国首次获批时间:尚未获批

中国首次获批时间:尚未获批

临床数据

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信达生物公布了ADC药物IBI343治疗晚期胰腺癌或胆道癌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

截至2023年12月19日,该试验共入组了35例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DAC)或胆道癌(BTC)患者。这些患者既往均接受至少1线治疗,中位治疗线数为2线。

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1月15日,在25例至少接受过1次基线后肿瘤评估的患者中,7 例部分缓解(PR), 其中5例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2例为胆道癌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28.0%,疾病控制率(DCR)为80.0%。

在接受6mg/kg剂量IBI343治疗的CLDN18.2 IHC1/2/3+≥60%的患者中,13例至少进行了1次基线后肿瘤评估,ORR为38.5%,DCR为84.6%;在本亚组中的1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ORR为40%。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80%患者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常见的TRAE为贫血(42.9%)、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8.6%)、恶心(25.7%)、呕吐(25.7%)和白细胞计数减少(22.9%);25.7%患者发生≥3级TRAE;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小结

综上所述,IBI343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具有令人鼓舞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来源:

http://cn.innoventbio.com

https://www.prnasia.com

【重要提示】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0 阅读:18

家属说

简介:家属说,我们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