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韩信有何本事让汉丞相萧何月下相追

行者无疆1982 2024-01-09 19:05:15

据史书记载,项羽进入咸阳后,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下命令烧了阿房宫。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房宫烧成一片废墟。

项羽本是楚国贵族,当时名义上的首领还是楚怀王。项羽把他改称为义帝,表面上承认他是帝,实际上只是顶个虚名,项羽成了惟一能够号令天下的人。他将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一共封了十八个王,自称为西楚霸王,等于宣布他有权号令别的诸侯,诸侯都得由他指挥。分封诸侯以后,各国诸侯就都分别带兵回自己的封国去,项羽也回到他的封国西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到了第二年,项羽干脆把挂名的义帝杀了。项羽把统一了的中国又弄得四分五裂。

在十八个诸侯中,项羽最忌惮的是刘邦。他把刘邦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挡住刘邦,不让他出来。

刘邦对他的封地很不满意,只统辖着汉中、巴蜀等四十一个县,地方比较偏僻,不好向外发展自己的势力。又因自己兵力弱小,没法跟项羽计较,自己只好带着人马到封国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去。

刘邦回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张良劝刘邦要有耐心,偷偷地准备力量,一举打败项羽,夺取天下。并献计刘邦:地烧掉从关中通向汉中的栈道,表示自己安于汉中这个偏僻的地区,决不会再争夺地盘;刘邦手下的士兵并不知道这是计谋,看到栈道被烧毁,以为归路断绝了,十分恐慌。有不少人干脆不辞而别,做了逃兵。在逃走的人中,有一人,名叫韩信。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人,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连饭都吃不上。一次,他挎着剑在街上行走,有人拦住他说:要么用剑杀了他,要么从他的胯下钻过去。韩信不跟他计较,就从他胯下钻过去了。众人哈哈大笑,说他是胆小鬼。

韩信先是投奔项梁,在手下当一名小兵。项梁战死以后,韩信又跟着项羽做了郎中的小官。他曾几次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用。等到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了刘邦。在刘邦那里韩信也只是个小官。一次,韩信犯法被抓被刘邦部下将军夏侯婴所救,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是一条好汉,向刘邦推荐。刘邦派韩信做个管粮食的官。

萧何见到韩信,经过交谈,认为韩信有本事,很器重他,几次三番劝刘邦重用他,但是,未果。

韩信知道刘邦不肯重用他,因此,趁着将士逃走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的消息,他来不及向刘邦汇报,就骑上一匹快马,乘着月色,去追韩信了。

由于韩信道路不熟,又找不到人问路,正在山谷中徘徊。他借着月色,看见远远的一个人骑着快马追来,吓的拼命向前飞跑。萧何看清楚前面那人正是韩信,就大声呼喊,韩信听出来是萧何的声音,他知道萧何很赏识自己的才能,就停了下来。萧何赶快下了马,握着韩信的手说道:“韩壮士,你不能走!汉王是重视人才的,他定会重用你,请你不要着急,再耐心等待些许时日!”

韩信看萧何真心想推荐他,就放弃了逃走的打算,跟着萧何回来了。

当萧何追韩信的时候,有人来报告刘邦:“丞相逃走了。”汉王急坏了,真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

两天后,萧何回来了,刘邦责问他:“你怎么也逃走?”

萧何回答说:“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

刘邦问:“你去追谁?”

萧何说:“韩信”

刘邦满不在乎地说:“逃走的将军那么多,没听说你追过谁,为何单单去追韩信?他不就是钻裤裆的那个小子吗?”

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很多,像韩信那样的人才天下难找。大丈夫能屈能伸,大王不可小瞧他。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到韩信;如果想要争夺天下,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万万不能缺少。”

刘邦说:“我当然要争夺天下!我怎么能在这穷乡僻壤呆一辈子呢!”

萧何说:“大王既然想打天下,就赶快重用韩信;不重用他,像这样的人才,早晚还是会走的。”

刘邦说:“我就按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这样的人才,做将军不够,还是留不住他”

刘邦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

萧何说:“这样甚好。”

于是,刘邦派人把韩信叫来,说要拜他为大将。萧何听了阻止道:“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随便把人叫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这样才显出您爱护人才的诚意。”

刘邦表示同意。

数日后,汉王举行拜将仪式,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

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细分析了楚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

刘邦听后高兴极了,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决定依照韩信的话,东进去跟项羽争夺天下。从此,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等待东征。这才有了后来的楚汉之争。

0 阅读:19

行者无疆1982

简介:随笔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