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无人机神器?俄军“怪兽坦克”曝光,看似强悍实则远比中国落后

宁远框架 2024-04-12 21:07:37

如果说那场爆发于纳卡地区的亚阿冲突,让世人初步认识到了无人机、尤其是被海量运用的无人机的战场价值,那这场已经打了2年多的俄乌冲突,无疑算是叩响了未来战争的大门。毫无疑问,无人机“蜂群”定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大趋势。在无人机“蜂群”面前,各类以打击和防御传统威胁为主要需求而生的装备,都遭到了严重的战场生存力挑战,其中就包括“陆战之王”坦克。为了应对新型威胁,俄军有针对性地拿出了“新装备”,只不过这个“新装备”属实是有点low……

俄军“怪兽坦克”顶部的干扰装置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有乌军事专家抱怨称,俄军开始将一种“完全无法穿透的坦克”应用于战场。由于该坦克顶部堆砌了高耸且密集的电子干扰设备,看上去颇有视觉震撼力,故被称为“怪兽坦克”。据悉,在这款坦克面前,乌军一线部队常用的自杀式FPV穿越机受到了“几乎所有频率”上的严重干扰,“如同苍蝇一样掉下来”。

俄军“怪兽坦克”顶部的干扰装置

从相关照片来看,俄军在坦克炮塔上“绑”上了诸多电子干扰天线,这些天线的大小和形状各自不一,较大的正方形天线应该是低频干扰天线,而较小的圆形天线则是中高频干扰天线。通过360度的环形布置,“怪兽坦克”拥有了对坦克四周和上半球的所谓“全向干扰能力”。而为了实现长时间的电子干扰效果,“怪兽坦克”还搭载了额外的发电机和电池组。

俄军“怪兽坦克”顶部的干扰装置

怎么样?乍一看,被称为“怪兽坦克”的俄军电子战坦克仿佛是一种“全频道阻塞干扰”式的电子战大杀器,显得尤为强大。然而,只要是对电子工业稍有了解的人就能看出,“怪兽坦克”的身上充分暴露出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老毛病,即电子工业水平低下所导致的“傻大黑粗”。原因很简单,这种所谓的“全向干扰能力”完全是靠一个个定向干扰天线“堆”出来的,显得尤为笨拙……

解放军陆军合成旅的无人机干扰车

相比起小巧玲珑的中国多频率或全频率无人机侦测与干扰系统,俄军“怪兽坦克”身上的干扰器确实十分臃肿,后者是典型的因无法实现系统集成和小型化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在电子干扰方面,面对敌方装备的特定电子频率,己方释放有针对性的干扰信号才是最优解,此举有利于以最低的电力消耗和最短的时间,实现最高效的干扰效果。俄军这种“六亲不认”式的“全频道阻塞干扰”装备不仅电力消耗巨大,还会不可避免地对己方FPV穿越机造成干扰。在这方面,电子工业水平不俗的中国可做到更加高效的定向干扰,在干扰特定方向上的敌方装备的同时,不对工作在相同电子频率上的己方装备造成“误伤”。

国内特警使用的无人机干扰车

不光是这样,搭载N个电子干扰天线和外置发电设备后,俄军“怪兽坦克”的车高瞬间就被“拔高”了,甚至有了几分“违章建筑”的味道。如果是在敌方装甲力量和反装甲力量都颇为强大的战场上,这种一眼望去高得吓人的显眼战车,必然会成为敌方的最优先打击目标,很难有生存力一说。另外,这些天线和沉重的发电设备还会加大整车重量,增加动力系统和传统动系统的负担,会降低坦克机动性并加快装备磨损。

解放军陆军合成旅的无人机干扰车

从根本上来看,“怪兽坦克”很难说是一款经过最优设计和验证的产物,其更像是俄军一线部队“手搓出来”的应急产品,带有浓浓的“有啥就用啥”的凑合感,是相关领域技术水平不足和笨拙的体现。在现代和未来战场上,耗能大、效率低的所谓“全频道阻塞干扰”,远不会如耗能低且效率高的短时定向干扰来得有效。

0 阅读:15

宁远框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