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启动北伐?突然进攻黎巴嫩,连哈马斯都打不过还想打真主党

宁远框架 2024-03-05 10:01:39

由总理内塔尼亚胡为首的以色列战时内阁的决策,似乎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此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初,内塔尼亚胡政府一度摆出“杀气腾腾”的态度,誓言要彻底铲除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乃至要攻陷整个加沙地带。但如今看来,4个多月的战事打下来,即便以色列投入了海量资源,更以“精锐尽出”的方式派遣部队,但“哈马斯”武装就是无法被根除,这支非正规军事力量甚至还与以色列国防军打出了“五五开”的局面。眼看加沙地带久攻不下,特拉维夫方面却并未选择继续打下去,反而是“换了方向+换了对手”,调头盯上了北方邻国黎巴嫩……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击退以军的两处渗透

据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透露,其在以黎边境黎巴嫩一侧,击退了由以色列国防军“戈拉尼旅”发动的两次渗透进攻。面对“戈拉尼旅”的攻势,黎巴嫩“真主党”以简易爆炸装置、火箭炮和迫击炮等予以应对,未让以军的渗透行动得手。

“戈拉尼旅”在加沙地带表现不佳

“戈拉尼旅”,这支以军部队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不仅是以色列国防军中历史悠久的一支部队,还被视为以军中的精锐。当然,最让这支“劲旅”出彩的地方,还是在去年12月中旬“损失近一半中高级指挥官”的不光彩事件。

“戈拉尼旅”多名中高级指挥官阵亡

回想那时,“戈拉尼旅”编制内的第51营在加沙地带街区遭伏击,多名以军士兵受伤并失联。该旅内的其他部队和以色列第669特种救援大队,在缺乏情报、尤其是未准确掌握“哈马斯”武装成员位置的情况下,连续两次试图救援伤亡士兵,结果就让“哈马斯”武装在同一地点接连打出3次成功的伏击战。“戈拉尼旅”最高指挥官伊沙克上校和多名中校、少校和上尉等旅内中高级军官,都被“哈马斯”给一锅端了。这种鲁莽且低能的“添油战术”式救援,也就被讽刺为“葫芦娃救爷爷,你送完了我就送”……

内塔尼亚胡的战时内阁

而今,因损失惨重而撤出加沙地带的“戈拉尼旅”,不光被转而部署到以色列北部,还突然开启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进攻,莫非内塔尼亚胡是要开启“北伐”吗?在加沙地带的战事尚未完全结束,尤其是“哈马斯”武装愈战愈勇的情况下,这种两线作战模式是否过于鲁莽,乃至可能让以色列陷入“头尾不能相顾”的困境呢?也难怪有声音认为,以色列此举实在是太冒险了。

以军在加沙地带打得不漂亮

究其原因,一种可能性或在于“内塔尼亚胡在寻求体面地结束战事”,说白了就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以色列国内有个交代”。确实,以军在加沙地带打得并不漂亮,不仅人员和装备损失不小,更没能完成铲除“哈马斯”和解救人质等战略目标。若让这场仗以如此结果收场,内塔尼亚胡必将在以色列国内遭到追责,别说是总理之位不保,其本人都有可能彻底结束政治生涯乃至锒铛入狱。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中的炮兵

于是乎,既然在加沙地带打得不怎么样,那换个对手试一试,说不定能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这里占点便宜,让以色列获得“胜利者”的姿态并让事情有个“圆满的收场”,自然就可能成为内塔尼亚胡的一种思路。然而,这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想法恐过于理想化了,实现难度绝对不小。

新一轮冲突或将爆发

要知道,与“哈马斯”武装相比,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在装备水平、部队规模和战斗人员素养等方面,都要更胜一筹。以色列国防军连“哈马斯”武装都打不赢,转过头就去打“级别”更高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岂不是会更难吗?以当前的以色列国防军作战水平来看,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面前,稍有失手就可能出现远比在加沙地带更惨痛的损失。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就贸然开启“北伐”,内塔尼亚胡的表现或只能用“急了”二字来形容……

0 阅读:0

宁远框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