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圭旨》之坐禅图

东巷文化 2024-06-15 12:53:01

这幅《坐禅图》出自《性命圭旨》。

左中右各有文字:

左边文字:

坐久忘所知,忽觉月在地。泠泠天风来,蓦然到肝肺。俯视一泓水,澄 湛无物蔽。中有纤鳞游,默然自相契。

这几句描述的是坐禅的状态:久坐之后忘却尘世,忽然发现月亮映在地上,清凉的风忽然吹拂,使人感到 没有任何杂念和遮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中间文字

帝尧之安安。文王之(音)邑邑,孔子之申申,庄周之止止。

这里列举了四位古代名人,他们的“安安”、“邑邑”、“申申”、“止止"分别代表他们各 自的生活态度和心境。帝尧安详平和,文王忧郁深沉,孔子从容不迫,庄周闲适自得。 作者借这四位名人,暗示静坐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右边文字

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少思寡欲, 冥心养气存神。此是修身要诀,学者可以书绅。

前两句: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出自苏轼的《司命宫杨道士息轩》全诗为: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

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

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后一句“静坐少思寡欲,冥心养气存神,是谓修真要诀”。可谓一语中的,指明了坐禅修真的关键。

这里强调静坐的重要性。静坐能减少杂念和欲望, 有助于修养内心,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衡。这是修身养性的关键,学者应当铭记在心。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2 阅读:38
猜你喜欢

东巷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