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24Ultra为啥舍弃10倍潜望?手机“光学变焦”真是越高越好吗

真义科技 2024-06-11 08:36:47

导语:

随着三星在 S24 Ultra 上将潜望光学焦段改为5倍,之前一直被部分群体所追捧的10倍光变正式在新出旗舰机上绝迹,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啥呢?

另外,纵使三星潜望的光学焦段较前代对半砍了,但其原生焦段在旗舰机阵营中依然是第一梯队。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即为啥那么多旗舰机的潜望原生焦段都只有3倍左右?这期就来好好谈谈焦距,然后再完美解答上述两个关于潜望的焦段问题。

1,手机端等效焦距

手机镜头的等效焦距是通过物理焦距乘以等效系数得来的,而等效系数的规律是随着传感器底变大而随之减小,至于物理焦距的大小则可以用来衡量镜头模组之厚度。

所以就可以看到在机身厚度的限制下,手机直立长焦镜头的传感器普遍都很小——用高等效系数换高倍等效焦段,但纵使如此直立长焦的光学焦段也普遍在2倍~3.5倍这一区间内。

直到潜望镜头出现后,得以横置于机身内从而将镜头模组厚度问题转为模组长度问题,最终基于物理焦距的大幅拓展空间,便造就了一大批5倍潜望和少数10倍潜望。

但是要知道手机的横向长度也是有限的,例如三星 S23 Ultra 的10倍潜望其物理焦距就长达27.2mm,所以整个潜望模组之长度就水涨船高——直接超过了机身内部空间宽度的一半!

这时候如果打开“天眼”整体考量一番,就会发现其实机身厚度是可以继续利用的,也就是说可以塞个更大的传感器进去,但这样因为等效系数的变化等效焦距也会随之缩短。

于是就可以看到华为在P50 Pro那代直接舍弃了P40 Pro的5倍潜望方案,转而率先采用大底高像素3.5倍光学焦段潜望方案,至于5倍和更高的焦段就留给数码裁切和计算光学去解决。

也就是说,手机潜望的发展已经由单纯的光学望远比赛,转换策略进入到了光学画质比赛和计算望远比赛这两条全新赛道,充分利用了不断变厚之机身去塞进更大的潜望传感器。

不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款不按常理出牌的选手,而这款在潜望素质方面震惊机圈的手机就是 X100 Pro;其参考了华为的OV64B裁切方案,但各方面都做得更为极致。

原来其通过裁切画幅的方式,完美兼顾了较长的100mm原生焦距——裁切后相当于更小的底从而获得更大之等效系数,以及塞进大传感器(有效像素依然有5000万)这两大特性。

2,焦段与几倍变焦的关系

到这里就要说清楚手机等效焦段与所谓的“光学变焦”之关系了,其实严格来说,手机上光学变焦是仅存于少数手机的偏门功能(例如索尼旗舰),其它手机都只能说是“光学定焦”。

例如上面说到的 X100 Pro,其原生焦距为100mm,结合其原生焦距为23mm的主摄(默认为1倍视角),就可以知道这颗潜望的等效光学定焦倍数为 100 ÷ 23 ≈ 4.3。

这个所求倍数就是平常所说的“光学变焦倍数”,看起来是不是很滑稽?这跟相机的光学变焦完全不是一回事,毕竟这中间之变焦过程都是通过数码裁切来完成的。

所以,看待手机的潜望千万不能拿“支持几倍光变”来衡量其综合素质,因为支持的原生焦段越高那么中间需要采用数码变焦之区间就越大,这对于日用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打个比方:三星 S23 Ultra 的长焦有两个,一个是1000万像素的3倍小底直立长焦,而另一个则是1000万像素的10倍小底潜望。

这时候如果想拍一张6倍的长焦人像,由于用不到潜望,所以直立长焦裁切后像素就仅剩250万了!除非是有人只用10倍潜望来当望远镜,不然这种镜头组合都是完全偏离日用范畴的。

最后,再说一下不同手机厂商的长焦镜头,实际拍摄时视角不一样之问题。

这个其实比较简单,因为有些手机的主摄默认焦距和原生焦距并不一样,例如华为和荣耀这对曾经的“父子”,就全都坚持将主摄裁切之27mm作为手机主摄的默认焦距。

所以,这两者长焦的默认焦距,所对应之光学倍数就和其它手机不一样。

例如华为Pura70 Ultra潜望原生焦距是90mm,相较于主摄为3.3倍,然后进一步将裁切的3.5倍作为默认焦段;而荣耀Magic6至臻版的潜望,则是原生68mm并默认2.5倍。

3,十倍潜望的其它缺点

实际上,10倍潜望除了等效系数制约只能用小底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明显的缺点,而不是说单单因为一个小底因素就被淘汰了。

首先,这里先来看一下手机镜头的光圈计算方式:F 值 = 镜头物理焦距÷通光孔径 = 镜头等效焦距÷传感器等效系数÷通光孔径,由此可以知道影响镜头光圈的有三个因素。

总结起来就是,镜头等效焦距越小、传感器等效系数越大、通光孔径越大那么光圈就越容易做大,而10倍潜望之所以被淘汰正与这三个因素有关。

其中镜头等效焦距方面,三星 S23 Ultra 的10倍潜望即230mm原生焦距,直接就是当时手机端最长的了,所以其于光圈值计算式的第一项就完美踩坑了。

至于第二项的镜头传感器等效系数,虽然三星 S23 Ultra 搭载了1/3.52英寸索尼IMX754——大小只有豪威OV64B的一半不到,但若想做大光圈这还是不够。

最后一项的通光孔径则是5.55mm,这在当时的单次折射潜望阵营中已经很优秀了,但结果依然只是小光圈,终归是原生焦距太长严重拖了做大光圈的后腿。

本来10倍潜望的小底对于画质而言就是一大阻碍了,结果其镜头光圈又那么小,所以只要拍摄场景光照条件稍微不理想,那么像噪点等常见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这样10倍潜望所面临的,就不仅仅只是原生焦段太长日用频率太低之问题了,而是就算想用也将面临夜拍可用性低,以及因为小底传感器而导致的画质上限太低等实际问题。

像手机这种对于机身厚度非常敏感,且日常使用频率极高的电子产品,其后置镜头的光学天花板实际上非常有限,所以现在各家要提升长焦效果必须得依赖算法。

总结:

手机长焦的演进史,就是从单纯追求更长光学焦段的“赛博比光变”阶段——由两三倍的直立长焦推进到支持5倍/10倍的小底潜望,进化到追求原生画质和数字望远的大底潜望阶段。

然后,随着长焦微距和暗光长焦等硬件突破的推进,大底潜望又迎来了镜组结构的大变革和镜头光圈、传感器的大拓展,这便是现在各大旗舰都拼命在卷的“综合潜望”项目。

为此各大国产厂商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了自家的独有潜望方案以期制霸长焦端,结果却是国产旗舰们打得火热谁也碾压不了谁,反倒是逼得三星将10倍潜望给舍弃了!

13 阅读:1557
评论列表
  • 2024-06-11 09:55

    在舔狗心里只要是它们主子用的都是最好的

  • 2024-06-11 14:39

    看了24U果断入手237。五月新机,各种角度右下角无褶皱,完美十倍光变,绝版好机子,关键狗东才5699

    用户10xxx77 回复:
    艹,当时这个价没买以为618便宜,没想直接6299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用户10xxx77 回复:
    系统是6.1还是5.1?
  • 2024-06-12 16:25

    这篇文章一看就是别有用心,明白的都懂!

  • 2024-06-13 13:41

    索尼贼贵,不然铁定要为信仰充下值

  • 2024-06-12 13:56

    淘汰?只是控制成本控制而已

  • 2024-06-13 00:12

    不管怎么说三星做手机还是牛逼,不光能塞进十倍长焦还能塞进一只手写笔

    肃清厂杂 回复: 马户又鸟
    不错,那个折叠屏可以ip68防尘防水?这个有点技术含量
    马户又鸟 回复:
    折叠屏带防水怎么说
  • 2024-06-12 04:26

    这种文章看着很眼熟,就是自己没有的时候就东拉西扯酸全是缺点,自己有的时候就吹全是优点。也算是臭八股文的一种。

  • 2024-06-11 09:48

    索尼那个假光变,解析力和素质还不如数码变焦

    肃清厂杂 回复:
    索尼那个是多个不同焦段镜头组来回串台。理论上要比数码变焦强。但是手机上潜望镜头实现的光变其实是真光变。只不过理论上跟索尼的做法半斤八两。无法做到本质提升
  • 2024-06-12 00:37

    大家都玩偷换概念,索尼竟然真的上连续光变

    肃清厂杂 回复:
    没啥意思,你连续变焦只不过多颗不同焦段摄像头而已,记得柯达在0506年左右发布的一款数码相机也是这个做法。跟潜望镜头没啥本质提升
  • 2024-06-11 13:06

    用的时候,有说不好吗?

    肃清厂杂 回复:
    潜望光变这玩意,在手机上比较鸡肋,不过有总比没有好。长焦需要长焦镜头和大底感光加超强防抖。物理限制,无可奈何
  • 2024-06-11 09:43

    物理焦段比什么 100 倍数码好太多了

  • 2024-06-13 02:12

    谁告诉你十倍光学淘汰了

  • 2024-06-12 22:39

    用的时候,有说不好吗?

  • 2024-06-13 13:14

    参数倒退了让国产怎么活?国产手机商就靠对参数忽悠人换手机!三星跟人家说参数减了通过优化效果更好,你让国产怎么活?

真义科技

简介:关注我,带你探索各种有趣硬核的手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