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搬家”,3万吨建筑长“脚”,旋转90度给高铁让路

挖个脑洞子 2024-05-03 19:51:04

文 | 脑洞君

编辑 | 脑洞君

«—【·前言·】—»

占地2万平、重达3万吨的汽车站,为了给高铁让路,竟然自己“长脚”原地旋转90度!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整体迁移房屋

其实这种整体迁移房屋的操作在国外很常见。他们的房屋大多是木头制作的,重量较轻,搬建筑的公司只要在将房屋与地基分离之后,用起重机把房屋吊装到一个大型的运输卡车上,这栋房子就可以整体搬离了。

而我国的房屋都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普通的民宅最次也是砖混结构,重量比木制建筑大的多,这样的房子显然不好搬。

厦门后溪客运站

但这难不倒我们基建狂魔。

福厦高铁在建设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阻碍,刚投用5年的厦门后溪客运站横拦在了高铁线路上,拆了重建不仅费钱还费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决定将客运站旋转90度,从坐东朝西变成坐南朝北,整体迁移到旁边的空地上。而以平移的方式将客运站主站房整体“搬家”,比拆除、重建主站房节约工期1年。

这项工程是中国最大的单体建筑平移工程,也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最牛“搬家”。

如何搬家

那这次“搬家”是怎么实现的呢?

后溪客运站主站房地上三层,地下两层,长162米,宽33.6米,总重量达3万吨,是一个结构狭长的巨大建筑。

如果按照传统的牵拉顶推方法,将地上建筑从地上一层整体切割,再靠一根牵引绳拖拽建筑物到目的地,建筑物平移时会受到角度限制而出现“卡轨”现象,还可能因为受力不稳而造成楼体倾斜。

于是工程师决定,连同地下二层对整栋楼体进行切割平移。工程师首先在地下二层的立柱间浇筑混凝土让主楼楼体底部形成一个稳固的网状托盘,再从支撑结构更为稳定的地下二层对楼体进行切割。

给客运站安上“脚”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客运站旋转90度了,既然传统的牵拉顶推行方法不通,专家计划采用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技术,给客运站安上“脚”,让它一步一步走到目的地。

工程师先是在平移范围内挖出一个大型基坑,并在基坑内铺设26根弧形混凝土轨道。然后再将地下二层底部掏空,用千斤顶撑起来,在其下均匀安装了532个步履行走器。

它们是工程师们借鉴桥梁建设中的顶推原理做的一套液压装置,这532只“脚”每四个排成一组,两两交替升降顶推,带动客运站楼体沿轨道运动。

这样建筑就可以避免轨道卡滞和和楼梯倾斜等问题,而且不受角度限制,可以自行调整方向。

设计“眼睛”和“大脑”

但让一个三万吨的建筑进行旋转位移,最难的其实是对于位移距离以及角度的把控。对于这样一个复杂严密的工程,一点点的偏差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能够实时把控这532只“脚”步调一致不走弯路,专家又给它们设计了“眼睛”和“大脑”,在这些步履行走器上安装了603个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反馈、实时监控532只行走器,一旦顶推力误差超过2毫米,系统就会立刻自动报警纠错,暂停顶推。

工程师只需要对主控计算机输入正确位移目标和油压参数,“大脑”就会自动下达命令给532只“脚”,在603只“眼睛”的监控下,这些“脚”就会步调一致,距离合适,角度统一的朝位移目标前进。

最牛“搬家”

历时38天,最大移动半径288米,从9点钟方向移动到12点钟方向,这座3万吨的客运站主站房以平均每天约7.5米的速度完成了自己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在整个平移工作过程中,客运站一片玻璃都没有被打碎,整体结构也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这波行云流水般的操作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堪称工程史上最牛“搬家”。

参考资料:

坐标中国|3万吨车站“搬家”精湛演绎“平移之准”——光明网

中国最牛“搬家”工程!3万吨车站完成90度漂移!——中国建筑

3万吨的汽车站如何搬家? 中国工程师给它装上了“脚”!——央视网

起猛了!看见3万多吨建筑“长脚”走200米,还转了个圈给高铁让路——知识TNT

0 阅读:0

挖个脑洞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