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万亿级大产业!谁是中国“银发经济”第一城?

可可看财经 2024-06-11 19:30:40

文|凯风

又一个万亿级大产业呼之欲出。

今年年初,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今年国办“1号文件”,也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银发经济,因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来,但又不局限于养老,而与备老、文娱、医疗、康养、抗衰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具有扩大消费、刺激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多重效应。

目前,我国广义上的银发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7万亿元。根据预测,到2035年将达到19万亿元,届时将占总消费的28%,占GDP的9.6%。

每一个万亿级新赛道的诞生,都会带动产业格局和区域格局的大洗牌。这一次,谁走在前列?

01

国办“1号文件”,为何聚焦银发经济?

在我国,“1号文件”历来备受关注,向来都有着政策风向标的信号意义。今年国办“1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银发经济元年。

银发经济的横空出世,大背景是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回应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在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9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首次突破20%,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随着19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一代逐步迈向老年,我国老龄化将会快速攀升,离重度老龄化只有不到10年左右的窗口期。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老龄化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危机也是机遇,而化危为机的关键就在于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最早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一开始只是“养老服务”的统称,更多着眼于公共服务属性。

作为全球老龄化率最高的发达国家,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9.1%,平均每3个人中都有一个高龄老人,养老负担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面对重重压力,日本率先将养老与医疗、康养、金融等产业全面融合,做大银发经济,试图变“夕阳经济”为“朝阳产业”。

与日本不同的是,我国还处于老龄化中期,仍有一定的时间窗口。

但极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又决定了养老集事业、产业为一体的特殊属性,银发经济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一方面,全球最大规模的老龄人口,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

无论是“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要,还是“康养文旅服”等服务需求,都远超其他国家。

根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预计2035年前后,全国老年人将突破4亿人,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5亿人左右。

当前,内需驱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扩大新型消费则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手段,而养老服务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如何在重度老龄化到来之前,利用重要的窗口期,打通银发经济的大循环,以事业带动产业,用产业反哺事业,就成了关键。

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带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的全面跃迁,进一步拓宽了银发经济的发展空间。

新时期的银发经济,不仅与医药健康、智慧养老、康复器具、养老金融相融合,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有望不断扩展。

银发经济,既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公共事业,也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万亿级的大市场,将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02

逐鹿银发经济新赛道,谁走在前列?

任何新经济新产业新赛道的竞逐,既要考虑顶层设计和国家战略布局,也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城市综合实力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银发经济的发展,需要庞大的“银发”人口、一流的养老环境和强大的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支撑。

今年国办“1号文”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这些区域,恰是我国发展最成熟、综合实力最强的四大城市群,经济实力一流、人口规模庞大、产业基础深厚,历来都是新经济的领跑者。

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成都优势何在?

其一,成都和四川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本盘,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相对突出。

成都是我国常住人口第四大市,也是我国仅有的4个2000万人口大市之一,人口总量离北京只有一步之遥。

成都所在的四川,则是中国人口第五大省,其老龄人口数量超过1800万人,总量位居全国第三,银发经济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规模优势只是一方面,而消费能力更为关键,两者结合,才能将人口优势转化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作为天府之国,“蜀里安逸”的氛围,造就了四川人“能挣钱,敢花钱”的性格,形成“不负人间烟火”的消费文化,助力四川走在消费升级的最前沿。

成都能跃居全国第6个万亿消费城市,四川得以跻身中西部消费第一大省,与此不无关系,而这也为银发经济的蓄势勃发奠定基础。

其二,成都是天府之国,气候适宜,医疗等公共服务完善,且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古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之说,今有“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之誉,指的都是成都从生态环境到生活品质再到产业方方面面的吸引力。

外揽山水公园之秀,内得人文历史之胜,市井烟火之气与现代都市之美相得益彰,成都人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根据《瞭望东方周刊》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成都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一榜单,不只着眼于生态环境,而覆盖居民收入、生活品质、城市吸引力、公共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

确实,成都的优势也是全方位的,医疗资源极为发达,三甲医院多达61家,其中中国百强医院4家,双双位居西部地区之首。

在城镇体系上,成都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超高定位;而在医疗体系上,成都则被赋予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双重重任。

从气候到环境,从医疗设施到生活品质,再到广义的居民幸福感,成都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养老康养地之一,并不令人意外。

其三,新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科技赋能,更依托于产业升级。

银发经济之所以被称为10万亿级的大市场,不仅因为消费市场庞大,更因为它能带动产业升级,助力无数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产业的崛起,从而形成新的增长极。

成都是西部医药健康产业的重镇,坐拥成都医学城等众多园区,在医疗、康养等领域实力稳居中西部首位,在生命科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走在前列。

目前,成都坐拥国家级医药创新平台达40余个,多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荣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等众多“国”字头称号。

庞大的人口规模,巨大的消费潜力,一流的生态环境,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底蕴,深厚的产业基础……共同将成都推向银发经济的最前沿。

03

顶尖城市,正在加入银发经济竞逐战。

在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日前召开首届银发经济供需大会,并制定相关行动方案,依托张江科学城建设智能养老产业园,以科技创新抢滩银发经济。

在大湾区,广州黄埔区先是推出全国首个区县级“银发经济10条”政策,随后又打造了广州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凸显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条优势。

就连一向相对超然的香港,在其《2023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正式列入官方议事日程。

而在西部,成都市温江区率先举办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前瞻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筹建四川全省首个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积极打造银发经济消费体验区……

这些代表各自区域竞逐银发经济的城区,都有一些共同点:都有庞大的经济人口腹地,都以生物医药为支柱产业,都不乏跨市域乃至跨省域的影响力。

事实上,在国际上,银发经济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城市,无不如此。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高的发达国家,东京及其周边聚集了全日本1/3左右的人口,老年人口也为全国之最,是全球银发经济的主要探路者之一。

过去几十年,东京历经从“银发服务”到“银发产业”再到“银发经济”的升级之路,将传统养老产业做成了一个规模高达万亿级别的超级产业。

东京从传统的养老服务入手,逐步向文旅休闲、医养康养、保健食品等产业拓展,进而带动养老金融、智能制造、抗衰老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目前,东京已形成以公共养老机构、高端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组成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医养护融合”是其最大特色之一。

同时,借助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东京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制造和科创中心的优势,通过技术引领,带动保健产品、护理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飞速发展,干细胞抗衰老技术更是领先于全球。

银发经济的存在,不仅让东京得以对冲超老龄的冲击,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一片新的空间。

与日本相比,中国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银发群体,而银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无论是传统的养老产业,还是新兴的银发服务、银发制造产业,都有待开拓。

这也意味着,谁能率先布局银发经济,谁就能更早一步抢占这个万亿级市场。

04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温江离“西部地区银发经济首位城市”有多远?

如果说浦东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首屈一指,广州黄埔区的全产业链基础最为深厚,那么温江则有“医药+医疗+康养”的多重竞争优势。

从医药健康产业来看,中国西部看成都,而成都首要看温江,温江是成都打造万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主战场之一。

作为制造大市,成都目前已拿下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其中唯一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特色产业集群,就来自温江。

去年成都新增的7家上市企业,2家来自温江,均为生物医药企业;而为成都刷新创新药出海记录的两大药企,以及创下港股生物医药领域近两年最大IPO记录的药企,同样来自于温江区。

对于温江来说,医药健康是名副其实的地标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温江剑指制造强区的主动力,更是竞逐银发经济“西部首位”的最大支撑。

数据显示,温江已形成了涵盖医学研发、医疗服务、医药制造的完整生态体系,聚集了以药明康德、科伦、百利、百裕等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590家,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温江还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区,多所双一流高校的存在,通过产学研融合,带动养生养老、医疗器械等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的拔节生长。

据悉,温江已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驻温高校开展银发经济相关校地合作的内容,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依托院士团队药物筛选平台、锦弘医疗器械等平台,打造更完善的银发经济产业生态圈。

从医疗基础设施来看,温江正在形成以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城市医养中心构成的多层次医疗设施。

据悉,温江汇聚了华西医院、八一康复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成都杉泰等互联网医院65家,正加快建设华西医院城市医养中心等项目。

在康养方面,温江既有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带来的优势,又不乏国家战略赋予的超高定位。

成都是天府之国,而温江素有“金温江”之名,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心,因“江水至此始温”而得名,一马平川,河网密布,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越。

同时,温江以“幸福之城”作为定位,获评“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这也是温江连续五年登上“幸福”榜单。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带来的“环境优势”,让温江成了养老、康养的优选地,五大保险康养项目纷纷落子温江。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在温康养旅居人数达18万人次。

而在国家战略上,温江先后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康复辅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等称号,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

在新赛道上,一众温江本土企业已经脱颖而出。科伦药业的大分子药,浩恩医疗的康复机器人,翔宇医疗的康复辅具,康景生物的干细胞技术……都已走在全国第一梯队。

从医药到医疗再到康养,温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银发经济发展之路,未来有望引领西部银发经济的潮流。

05

做大银发经济,温江正在再造一个新的增长极。

不同于传统养老产业,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横跨一二三产业,从保健产品到康复器具再到大健康,从生物医药到到细胞产业再到生命科学,可谓无所不包。

换言之,做大银发经济,既能壮大医药健康、康复器具、保健产品等优势产业,又能借此切入新质生产力的主赛道,竞逐未来产业。

无论是优势产业,还是未来产业,温江都不乏基础和底蕴。

目前,温江正在打造 “3+6”产业体系。作为三大地标产业,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都市农业是温江实体经济的主阵地,也是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平台。

三大产业与银发济都有同频共振之处。医药健康直接相关,而绿色食品、都市农业一旦与保健产品、老年产品相结合,也能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产业方面,银发经济,或将成为温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之一。

银发经济,归根结底是长寿经济和健康经济,需以生命科学的突破以前提,基因技术、再生医学、细胞治疗等前沿产业有望迎来飞速发展。

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也在深度赋能银发经济。无论是智能穿戴设备,还是智慧养老、智慧医疗,都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

作为生物医药重镇,地处温江的成都医学城,既是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的高地,也是成都市生命科学、脑科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主要承载地之一。

目前,温江汇聚15所高校院所,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研发中心、192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20万科技创新人才。

借助这些创新平台,温江正在积极争取省级干细胞临床应用试点,积极培育抗衰老潜力产业,抢滩产业发展“新蓝海”。

所以,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难以逆转,银发经济就不是短期的一时之需,而是立足长远和面向未来的“百年大计”。

谁能抓住这一极具确定性和未来潜力的新赛道,谁就能在经济产业竞逐战中走在前列。

0 阅读:38

可可看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