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被乌克兰击毁在地面,俄军工体被质疑:以后卖不出去了

侯选谈社会 2024-06-13 08:33:59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 落叶

编辑| 昭明

近日,乌克兰情报总局对外宣布,乌军成功摧毁俄军五代机苏-57,为了确证消息的准确性,乌方还特别公布了卫星图。

消息传出后,立即引来国际上的关注和热议,要知道苏-57是俄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却被乌军的无人机击毁,这是什么概念?

尽管俄方对“苏-57遇袭”一事并未公开回应,可俄军工体内部早已哀嚎一片:苏-57很难卖出去了。

一、苏57被乌军击毁?

近段时间,随着美西方放开援乌武器的限制,乌军在前线战场上一改颓废局势,接连摧毁了俄军多个军事目标。

6月9日,乌方又高调宣布,乌军动用了25架自杀式无人机潜入俄境内,炸毁了阿赫图宾斯克机场上停放的苏-57战斗机。

为了让国际社会相信这一情报的真实性,乌方还特别公布了两张卫星图像,前一张图片上显示7号当天该隐身战斗机完好无损,但8日的图片上就有明显的爆炸痕迹,这意味着战机确实遭到袭击,但至于苏-57是否在此次爆炸中造成损伤,目前还不得而知。

据了解,乌军所袭击的机场距离冲突前线约589公里,这个机场本身就是价值突出的袭击目标,这里是俄军飞行测试中心所在地,苏-57、苏-35、“猎人”无人机等热门机型都在此机场测试。

该机场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射击场以及测试区,因而成为俄国防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乌军对该机场发起袭击不难理解。

作为俄唯一的五代机,每一架都视若珍宝,其单价为8532万美元,如果苏-57真的被击毁,其损失不可想象。

苏-57是隐身五代机,自2002年开始研制, 2020年底才正式服役。这款耗时近20年才研究成功的五代机,一经出场就引来国际社会关注。

据悉,苏-57的飞行速度高达2马赫,在高载弹量的基础下航程仍可超1500公里,为苏-27的2倍之高。

苏-57配备了R-37M远程空对空导弹,其射程为124英里;还拥有远程打击能力,其装载的Kh-69隐形巡航导弹,可将180英里外的小型目标如雷达站摧毁。

最重要的是,苏-57可装载320斤的重型弹头,可对大型目标如敌方军事基地或武器生产基地进行打击。

在俄乌冲突中,苏-57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乌方透露,4月15日至5月15日,苏-57先后发动了超6次的导弹袭击,并凭着强悍的隐身能力牢牢掌握在乌克兰战场的制空权。

乌空军对苏-57既畏惧又恨得牙痒痒,早就想将其摧毁,这一次乌军偷袭成功自然是好好炫耀一番。

但很快各国媒体就发出疑问,乌军摧毁苏-57的消息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如此,岂不是说苏-57就是纸老虎了?

二、俄方心虚了?内部说法不一

俄军所研制的苏-57隐身战机十分强悍,它同F-22战机性能相当,但避开了F-22滚转、武器舱空间较小等毛病,不过服役时间比较晚,2020年也才交付了4架,现如今也只拥有22架苏-57,其中部分战机是原型机改装的。

以俄军的国防工业产能来看,最快2027年才能拥有3个苏-57飞行员,每个团为24架战机。

当然,这倒也不是俄罗斯的产能落后,只因俄军将更多的订单放在了苏-35这样的成熟四代机,而不是昂贵、复杂且未经受实战考验的苏-57。

自俄乌冲突后,乌军就频频动用无人机对俄本土进行偷袭,且屡屡得手,如工厂、雷达站等,给俄本土带来不小的损伤。

这一次,乌军能够成功偷袭俄本土目标,让外界大为震惊,毕竟该机场距离前线阵地太远,普通的无人机根本没有这么高的航程,难道说乌军在无人机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

为此,外界认为,就算乌军真的击中了苏-57战机,也很难造成什么伤害。这些小型无人机携带的弹药有限,因而威力也不是太大,顶多只能对苏-57外表制造痕迹而已。

那么,普京政府对此有什么回应?目前俄国防部承认了乌军对俄本土多个机场发动袭击一事,这说明乌军想要在俄全境点燃战火,自杀式无人机的打击能力和距离明显提升。

但俄国防部并未解释乌军是否击中了苏-57,也未回应苏-57是否受损。

俄“自由媒体”报道称,知情人士表示,乌军确实动用无人机袭击了苏-57所在的军用机场,但这些潜入的无人机被防空系统摧毁,其中一架在空中直接自燃解体,零部件掉落在停机坪上,这才使得卫星上出现了爆炸痕迹。

不过,俄“电报”的“战斗轰炸机”频道则公开承认,苏-57应该已经受损,在乌军无人机的偷袭下,苏-57被弹片击中,目前正在确定能否进行修复,如果不行将是一次重大战斗损失。

这一消息传出后,引来了各国媒体的热议,大家纷纷猜测苏-57是否真的遭袭击,如果是真的,那给俄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亚于美军航母被击中。

三、俄军工哀嚎一片:卖不出去了

就目前来说,苏-57是否受损已不重要,俄媒和西方媒体纷纷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价值如此之高的苏-57停靠在简易的钢棚中,没有进行任何的伪装和遮蔽,其防护十分简单薄弱。

乌军的无人机抵达机场上空时,苏-57也没有及时转移,反而让敌人有了袭击的机会。

既然是停放唯一五代机的地方,其防空、侦查、防卫系统必然是十分先进的,可乌克兰的无人机如入无人之地,轻松就完成了对苏-57的袭击。

其实,早在2019年时该机场就露天停放6架苏-57战斗机,俄媒批评了这一做法,认为应该对机棚加固,这样才能保证战机不被高爆炸弹击中,也不被飞溅的弹片伤害。

可即便如此,俄空天军仍没有及时改正,要知道只要一架苏-57的价格就可为所有战机建造机棚,如果有机棚,乌军无人机爆炸的碎片自然也不会对苏-57制造伤害。

这已不是乌军第一次偷袭战斗机得手了,此前乌军也曾对俄空天军停放在机场的轰炸机、预警机造成伤害。

显然,俄军对现代化装备的防护意识并不强,对现有装备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这说明俄军的防空系统已严重落。

自5月下旬开始,乌军就频频在俄后方偷袭得手,前有战略核预警雷达系统被无人机炸出了大洞,紧接着性能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这表明俄军的武器装备性能似乎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值得一提的是,苏-57从研发到服役经历了18年,之所以这么长时间,还因合作伙伴印度中途退出了研发。

据悉,印度方面对苏-57的现代化潜力以及作战性能持怀疑态度,并最终于2018年宣布退出,且表示不会采购该机型。

消息传出后,外界对苏-57实力愈发质疑,尽管俄军工体希望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但并没有国家愿意合作研究。

没办法,俄军工体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研发下去,虽然苏-57最终服役,但国防部的采购数量有限。相比之下,美国的两款隐身战机F-22、F-35早已畅销多国,其中F-22更是于2005年时就已服役。

和中国相比,我国的歼-20研发时间晚,但也早已服役。可俄军的苏-57起步早、进展缓慢,且设计缺陷频频暴露,只能边生产边升级优化,至今仍没彻底定型,也就没发规模化列装。

因此,苏-57被乌军击中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俄军工联合体哀嚎一片,他们抱怨苏-57今后不好卖出去了,那对其投入天价的研发经费也将很难捞回本。

其实,不光是苏-57不好出售,S-400防导系统被摧毁、T-90坦克遭到暴打、图-160M轰炸机始终不见踪迹,这让国际社会对俄武器装备的认识有了新的定位,这些武器恐怕都不太好卖了。

四、西方放开武器限制,乌军或大反击?

以乌克兰方面的军事实力,自然是很难完成对苏-57的精准打击,更何况该机场距离前线战场那么远,如果不是准确的情报,乌军恐怕不会这么冒险。

因此,外媒认为,乌军的这一胜果背后离不开美国的情报支持,提前发现苏-57的停靠地点,这才完成了绝杀。

不然的话,以自杀式无人机的特性,又怎么能精准打击苏-57呢?

实际上,自5月下旬开始,北约国家放开援乌武器的使用限制。在过去2年里,西方始终遵守俄方划定的红线,那就是不允许乌军动用西方武器打击俄本土目标。

但随着俄军在哈尔科夫战场上的节节高歌,引来了西方国家的担忧。为了阻止俄军的战略意图,西方纷纷宣布放开武器使用限制,并援助了性能先进的武器。

近半个月,乌军频频动用英法的“风暴之影”、美国“海马斯”等远程打击武器,对俄本土境内进行打击。

而荷兰、丹麦不仅准许乌军使用武器打击俄本土,还宣布大力支援F-16战机,就连法国也宣布会将“幻影-2000”战机援助乌方使用。

有了这些战斗机,乌军在同俄军的空战中也就不至于那么被动,只要数量达标,甚至还能够掌握制空权。

为了打击西方援助的F-16,俄军警告只要F-16起飞就会成为俄军打击的主要目标。而俄军工企业也拿出了1500万的卢布悬赏,只要首个击中乌军的F-16战机就可拿到奖励。

就目前来说,就算西方解禁武器,乌军也很难改变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毕竟在常规火力上,俄罗斯一年的炮弹产量为450万枚,但北约才不过103万枚,长期缺乏炮弹的乌军,又该拿什么进行大反击呢?

参考资料:

俄军苏-57隐形战机遇袭迷雾重重!面对外媒猜测,俄国防部始终不予回应 环球网2024-06-11

乌克兰宣布摧毁苏-57战机,俄方回应!2024-06-10 澎湃新闻

俄乌战争升级和外溢风险螺旋上升 北青热点 2024-06-08

拜登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本土,俄方发出新警告! 环球时报 2024-06-11

0 阅读:0

侯选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