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军伐蜀的诸葛绪:和诸葛亮同族,虽被陷害却因祸得福!

情怀历史 2024-06-06 19:53:50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被分别称为“龙、虎、狗”,在当时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其中诸葛亮为蜀汉丞相、诸葛瑾为东吴大将军、诸葛诞为曹魏征东大将军。不过,除了以上三人,诸葛亮所在的家族还有一人在曹魏为官,并且参加了魏灭蜀之战,这就是笔者今天要说的诸葛绪。

具体来说,诸葛绪(生卒年不详),字佑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虽然和诸葛亮、诸葛瑾等人出自同一个家族,但是,诸葛绪主要活动于曹魏后期和西晋初期,这促使诸葛绪和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也容易被人们忽略。

正元二年(255年),因为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于是,忠于曹魏的毌丘俭、文钦起兵于淮南,吴国大将军孙峻率领号称十万的部众渡江北伐,镇东大将军诸葛诞遣邓艾率部据守肥阳御敌,但邓艾不从其节度,移据附亭并派遣时任泰山太守的诸葛绪前往黎浆水赴战,击退吴军进攻。

从这一角度来看,诸葛绪的立场是偏向于司马懿父子的。因此,等到公元257年,诸葛诞也起兵反抗司马昭的时候,诸葛绪并没有选择跟随。在此基础上,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的时候,选择征召诸葛绪,这说明其获得了司马昭的充分信任。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见蜀将姜维屡次率众北伐骚扰边境,且知晓此时蜀汉国弱民疲,开始积极筹划魏灭蜀之战,时任雍州刺史的诸葛绪奉朝廷的诏令,负责统帅三万之众在阴平桥头一带牵制姜维军队,使之不得回归。

诚然,在魏灭蜀之战中,诸葛绪率领的兵力要少于钟会和邓艾,也即没有承担主攻的重任。不过,这反而让他可以避免功高震主的问题。面对诸葛绪的拦截,身经百战的姜维还是成功撤退,并来到阴平。姜维得知钟会率领的魏国大军破阳安关,于是屯兵阴平桥头,从孔函谷进入北道企图直捣雍州。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姜维这是虚晃一枪。不过,这却让诸葛绪信以为真,于是他立即率军退还三十余里,姜维得知诸葛绪率众退还,迅速通过阴平桥头直驱剑阁,当诸葛绪发现姜维遁走而返还阴平桥头后,姜维已抢先一天率部众通过阴平桥头而去。在此基础上,诸葛绪显然没有完成拦截姜维的任务。

最后,之前邓艾追剿姜维直至阴平,想绕过剑阁,从德阳进入江油、左儋道,到达绵竹,实现趋近成都的目的,便邀诸葛绪一同走阴平道。但是,诸葛绪为人是比较谨慎的,也即在没有司马昭的命令下,他不愿意听从邓艾的指挥,所以就拒绝了他。紧接着,诸葛绪率领三万兵马进军白水,与主帅钟会会师。

紧接着,钟会派遣田章等人从剑阁西南方直出江油。行军不到百里,田章先攻破了蜀汉伏兵三个营垒,邓艾让田章为前锋,长驱直入。钟会与诸葛绪的部队直奔剑阁。但是,野心勃勃的钟会想独揽军权,向朝廷密报说诸葛绪畏缩不进,于是,在钟会的诬陷下,诸葛绪不仅没能分享灭蜀之战的功劳,反而被押进囚车运回京城。这样一来,诸葛绪所率部众全部为钟会所统领。

不过,诸葛绪被陷害,反而是因祸得福。因为蜀汉灭亡后,钟会和邓艾内讧,在钟会起兵造反失败后,不仅他和姜维被杀,邓艾也被监军卫瓘派人清除。此时已经返回洛阳的诸葛绪,正好逃过一劫。

到了泰始元年(266年),司马炎代魏称晋以后,诸葛绪被册封乐安亭侯,先后担任太常、崇礼卫尉等官职,也即其在西晋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0 阅读:46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