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初期最棘手的敌人:不是东吴孙皓,而是一位鲜卑人!

情怀历史 2024-06-16 16:41:31

三国曹魏末期,司马懿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曹魏权臣。司马昭在消灭蜀汉的两年后就去世了,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因为西晋建立时,蜀汉已经彻底灭亡,所以很多人认为东吴是西晋的最大对手。不过,因为孙皓昏庸残暴,东吴并没有给西晋带来多大的威胁。与此相对应的是,来自凉州的秃发树机能,则让西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具体来说,秃发树机能(?-279年),姓秃发。秃发树机能世居河西(今青海东部一甘肃河西交界一带),是 “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匹孤四世孙。晋泰始四年至于五年(268—269)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数十万人嗷嗷待救。更让西晋王朝头疼的事,秦州灾区胡汉混杂,尤以河西鲜卑人数最为众多。正因怕出事端,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悍将胡烈前往镇守。

胡烈是车骑将军胡遵之子,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弟。在平定钟会之乱中,胡烈、胡渊父子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促使其获得了司马氏的信任。因此,司马炎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胡烈。胡烈到任后,采取高压手段处理问题,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又派兵进占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聚居地。

结果,胡烈的这一手段不仅失羌戎之和,更加剧了灾区百姓的痛苦。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因为胡烈不得人心, 秃发树机能于泰始六年(270年)发起反抗,这就是西晋初期著名的“秦凉之变”。

泰始六年(270年)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率军征讨秃发树机能。结果,胡烈很快就兵败被杀。趁着士气高昂,秃发树机能一举攻下高平。扶风王司马亮遣将军刘旂前往救援,却不敢和秃发树机能交战。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罢免司马亮,又命尚书石鉴奋威将军田章率大军西征。不过,石鉴讨伐秃发树机能,依然无法战胜。七月丁未,司马炎又命汝阴王司马骏为镇西大将军,坐镇关中。 但是,不管司马炎调集了多少将士,都没能消灭秃发树机能率领的鲜卑大军。而且,秃发树机能联合了氐、羌、匈奴等部落共同反晋。

到了这个时候,西北地区的各族相互策应,并肩战斗,使西晋王朝丧城失地。泰始七年(271年),秃发树机能联合北地胡攻打金城,在青山击杀凉州刺史牵弘。牵弘是魏晋时期将领,雁门太守牵招第二子,个性刚毅,颇有父风.。可是,面对鲜卑大军,牵弘连性命都保不住。紧接着,秃发树机能又杀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今甘肃省山丹县南)。

咸宁元年(275年),由于晋军连连战败,司马炎寝食难安,又命贾充镇守关中。但是,贾充是一位文臣,根本不具备平定叛乱的能力,这说明司马炎已经无人可用了。咸宁三年(277年),局势更加恶化,猛将文鸯临危受命,率军破秃发树机能。不过,仅仅过去一年,秃发树机能就命部将若罗拔能在武威大破晋军,杨欣成了第三个战死的凉州刺史、第四个被鲜卑阵斩的封疆大吏。

最后,不管是对付蜀汉还是东吴,司马氏都没有这么狼狈的时候。现在,秃发树机能纵横西北,威震天下,已经成为西晋王朝的心腹大患了。咸宁五年(279年),秃发树机能乘胜攻下凉州,这已经是秦凉之变的第九年了。

正在司马炎无人可用的时候,马隆请命而往,率三千五百勇士西征。为了适应狭窄的山路,马隆就造了扁箱车,还造了木屋,置于车上,边作战边前进,走了一千多里,打得鲜卑军队死的死,伤的伤,损失惨重。

咸宁五年(279年)十二月,马隆与秃发树机能树大战,成功击杀了这位首领。秃发树机能死后,秦凉的诸胡部队失去了灵魂人物,顿时土崩瓦解,纷纷向马隆投降,不愿投降的,也都各自逃生去了。最终,秦凉之变结束了,这也让司马炎可以将主要精力用在消灭东吴上了。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一统天下。

0 阅读:32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