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吃了30天麦当劳后,这个青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佳森快跑 2024-06-04 04:52:57
美国有个叫摩根·斯普尔洛克的中二青年。有天突发奇想,连续吃30天麦当劳会怎样? 为了找到答案,摩根说干就干。 为了保证实验的权威性,摩根先找了运动生理专家、心脏专家、胃肠专家、和全科医师全面检查,还安排注册营养师跟踪进展。 检查结果显示,摩根身高1米85,体重167斤, 胆固醇168,甘油43,体脂肪含量11%,无遗传病史。其健康状态几乎媲美职业运动员。 健康的身体就是“作”的资本,摩根的试验就此开始。他一日三餐、连续30天都吃麦当劳,连水都取自麦当劳。 2天后,在车里吃到呕吐; 5天后,体重升至177斤,轻度恶心 ; 12天后,体重升至184斤,体质下降; 18天后,体重降至183斤,但血液内胆固醇由168上升到225,肝功能开始失常,医生怀疑开始出现脂肪肝; 21天后,体检尿素过多,出现呼吸困难,肝功能严重超标。医生建议停止实验,否则会对健康有致命损害; 29天后,上楼梯都呈现很吃力; 30天后,体重升至190斤,比最初增加了23斤,胆固醇升至233,脂肪含量升至18%。 医生确认如果他继续这种饮食,很快会引发冠心病、肝硬化。 摩根将自己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大号的我》。 一个叫马特·卡茨的美国青年看完片子后,深受启发。 马特是谷歌工程师。他认为,既然坚持做一件事可以改变一个人,为什么不选择好的方向呢? 于是,他给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战计划: 完成四个任务: 骑车上班; 每天步行10000步; 每天拍一张照片; 写一本5万字的自传。 克服四个习惯: 不看电视; 不吃糖; 不玩推特; 拒绝咖啡因。 乍一看,除了五万字的自传外,其他七项都不算大挑战。但平心而论,就是这本自传,平均到每天是1667个字,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马特按照自己的计划,不偏不倚、充满耐心地执行。 30天后,他从一个平平无奇的技术肥宅,变成了健康、乐观且颇具文采的阳光微胖青年。 5万字的小说也横空出世。 虽然质量不算高,但马特非常自豪: “以后有了这本小说,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不用再说自己是‘计算机专家’,而是“小说家”了。” 投资中的“错误坚持” 通常意义上讲,坚持和耐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投资中也常常说,坚持和耐心更有助于我们实现理财目标。 但是,如果你的方向是错的,坚持和耐心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 错误的坚持之——从众《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提到: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社会认同”,我们会不自觉地受到其他人的认同的影响。 因此,如果大家都在买一样东西,我们会认为这样东西很好,我们不想成为那个落伍的家伙。 这也是我们经常讲的“从众心理”,在某些方面保护着我们,但是在投资中,“从众”却可能害我们。 巴菲特经常提到:“在市场贪婪时恐惧,在市场恐惧时贪婪”。但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从众”。 从众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盲目入市,跟风买卖,跟随大V投资等等。 然而,模仿一大堆人,意味着接近他们的平均水平。 习惯于别人替你思考,习惯从众,运气爆表的话,能取得一点平均收益;更多的,是被人骗了、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与从众相反,通过学习和进化,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甚至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才有可能在股市占据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才是应该坚持和有耐心的方向。 错误的坚持之——缺乏系统选股方案目前,A股市场有5000多只股票。 股票众多怎么选? 不少小伙伴是不会自己做功课的,缺乏一套完整的投资系统,要么从众追热点,要么凭直觉。 这样的坚持,可能会让你在某个阶段获利。但拉长时间看,缺乏系统的选股方案,会让你举步维艰。 虽然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研究每只股票、每个行业。 但是可以集中“火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细作。 在熟悉的领域,构建一套自己的标的选择、投研方法、买卖逻辑、组合构建、仓位管理、风险控制、能力圈控制等。并且在投资中不断改进投资系统。 另外,投资要懂得取,更要懂得舍。如果市场上的热点并不在你的能力圈范围时,也要沉住气。实在忍不住诱惑,可以跟风小额尝试一把。 但要记住,“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我们无法获得每个行业或个股的机会,放弃一些可能带来高收益、但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追求更有底的收益,才是大智慧。 如果不想这么折腾,不愿意费尽心思选股,市场上还有指数基金。 错误的坚持之——频繁选择当机会来临时,减少选择、精准定位、适当犯傻也是一种哲学。 在追逐机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目标的诱惑,如果你经不住诱惑为之停留,可能会失去更多。 在投资上,如果你有太多目标,可能会因为选择太多,而迷失方向。 一方面,如果你是短线投资者,经常被市场波动、各种新闻或者传闻左右,干扰因素太多,导致频繁操作,可能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你追逐的股票太多,无法深入分析每一只想要投资的股票时,容易人云亦云、跟风操作。到时你可能就不再是猎豹,而是受人宰割的羊。 有的时候选择太多,也未必是件好事。 我们曾经介绍过的“手表定理”,就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拥有两只表、且两只表显示不同时间时,这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他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误导他。 对大部分人来讲,投资可能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更像是长跑,而不是100米冲刺。 投资并不要求你每一次都成功,而是在一个不算短的旅途中,取得大概率的胜利。 这时候,一些短期影响因素反而会成为投资取胜的阻碍。 所以在投资中,着眼长远,更有可能跑得更远、收获更多。 错误的坚持之——死了都不卖我们普通人买入股票,并不是为了和它“天长地久”,说到底还是为了赚钱。 如果一直死守不放,一来无法兑现收益,二来可能遇到下跌、失去赚钱机会。 该出手时就出手,才是正确的姿态。 这个问题涉及到什么时候“卖”。 首先,“卖出的股票价格”不应只受“买入的股票价格”影响。 那么,何时卖出呢? 公司的基本面情况是否发生较大的变化? 比如市场迭代、技术更新、管理层不行、国家动荡。这个时候需要分清楚,是暂时性的风险还是持续性的风险。公司是否可以扛过去。 目前持有的公司股价太高了吗? 比如当一家公司的利润能够常年保持着30%的增长,而股价短时间翻倍或者更多,很有可能就被市场高估了。这种增长速度是很快,但是其股价很可能已经过分透支了内在价值。 投资人是否发现更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比如股神巴菲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换股票的,只有在认为拟买入的股票具有更好的价值(或者成长性)的时候,才考虑买入新的股票。而且他买入新的股票可能更多的是使用自有现金,而不是靠出售原本持有的股票。 在错误的方向上停止就等于前进。 ——《三体》
0 阅读:18

佳森快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