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女婿算计老丈人

故事有文诗有情 2024-05-14 05:06:24

从前有一个姓马的老汉,他没有儿子,但是他却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马老汉的大女儿叫春花,二女儿叫夏花,三女儿叫秋花。马老汉这三个女儿,是一个长得比一个漂亮,特别是三女儿秋花,长的简直就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天天上门来给秋花提亲的媒婆,都快把老马家门槛给踩烂了,但是老马就是不同意。

老马为什么不同意呢?就是因为老马他没有儿子。他想让自己的小女儿秋花,给自己招一个上门女婿,这样一来他马家就不算绝后了。

如今春花和夏花,都已经有了如意的夫君,而且两个女儿还都嫁的不错。

马老汉的大女儿春花,可是嫁给了县令的副手柳师爷。在县衙,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的二女儿夏花,虽然没有嫁给一个当官的,但是她嫁给了一个富商的公子,家里是商铺无数,良田千亩,有钱的很。

也正是有了这两位女婿给自己撑腰,如今的马老汉走在大街上,那都是抬头看天,从来不看人的。

但是他没有儿子,他马家到了他这一代,总不能断了香火呀,所以,他就留下了三女儿,也是最漂亮的一个。

从古至今,这招上门女婿,其实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马老汉当然也知道,所以他才把这个心思,动在了小女儿身上。毕竟小女儿漂亮,相对来说,让她招个上门女婿会简单一点。

马老汉打定主意以后,就在一次媒婆上门的时候,直接就向媒婆,传达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以后就不要再上门帮别人提亲了,他马家的三女儿要招上门女婿。

马老汉家招上门女婿的事,就这样一下子就被传开了。

然而,也是从这一天起,再也没有人上门提亲了。更没有主动送上门的,所谓的上门女婿。

没有办法,马老汉只能是自己寻找这位上门女婿了。

要按说,如今马老汉家的势力,要招一个上门女婿,虽说会有点困难,但是也不至于招不到。

那么这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其实还是出在马老汉身上。

这整个县城这一带,很多人都知道马老汉这个人,他是又抠门,又霸道,而且还特别爱占小便宜。

回头再看一下,有哪个正常人家的孩子,即使是他家里再穷,也不会愿意到他家去当上门女婿的,这明显就是一个很坑的老丈人。

话说回来,马老汉招上门女婿,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毕竟他如今身份地位,在这里摆着呢,总不能随便找一个就行吧?所以他马老汉也是要精挑细选的。

如今,自己家附近的恐怕是不好找了。最后。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城外,城外有一个小村子,村子里有一个姓杜的年轻人,是一个读书人。

因为父母双亡,家里又特别的穷,虽然读了不少的书,学问也不低,但就是没有进京参加科举的盘缠。

马老汉就是看上了书生这一点,这书上不但有学问,而且长得也白净,也配得上自己的小女儿,自己如果把他招到家里来,应该没太大的问题。

马老汉也是说干就干,他立马就亲自找到了书生,询问书生的意见,愿不愿意到他家做上门女婿。

书生一听是让自己做上门女婿,当时就表示了不愿意。虽说自己穷,但是他也不愿意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这时候马老汉就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许诺书生,只要他肯入赘,自己就会给他提供上京赶考的盘缠。

考取公名一直就是书生的愿望,马老汉的这一点的确是吸引到了他。不过,他心里面还是有点顾虑,觉得自己这样做了,就会对不起列祖列宗。

只是当马老汉把三女儿秋花带来后,书生就直接被他给拿下了,毕竟这么漂亮的女人,谁不爱呢?

马老汉成功的招到了一位乘龙快婿,如今的他也算是心满意足,了了一桩心事了。

没了后顾之忧的马老汉,直接就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每天除了催促三女儿和书生赶快生孩子以外,就是四处闲逛,到老大老二那里划拉点东西,占他们点便宜,美其名曰,自己没有儿子,必须要为老了之后做打算。

老大女婿和二女婿,对老丈人爱占便宜的毛病,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不过他们两个也没有办法,毕竟这是自己的老丈人。

马老汉只要碰到有人,有官司要打,他就会直接拦下来,从中拿点好处,然后让自己的大女婿帮忙处理了。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的大女婿毕竟是在县衙当师爷的,处理起来也不算什么事。

虽然说,大女婿为人非常的正直,从来不做贪污受贿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帮老丈人做这些,但是也没有办法,再加上都是一点小事,他也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帮了老丈人。

大女婿也经常让自己的老婆春花,回去劝劝父亲,让他别没事找事,贪这点小钱,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把自己往沟里带。那一天被县令知道了,他这个官恐怕就做不成了。

然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效果。马老汉根本就不以为然,他有这么好的一个女婿,自己不用,不靠他挣点小钱多亏呀!所以,他还是会经常找大女婿帮忙处理事情。

这一天,马老汉再一次收到了十两银子的好处,让他帮忙从牢狱当中,救出自己的儿子。

马老汉收到银子之后,兴冲冲的就找到了自己的大女婿。

然而,当大女婿听到他要从牢狱中救的人之后,立马就发了脾气,把他赶出了县衙,这件事甚至还惊动了县令。

如果不是有他这个大女婿在的话,怕是马老汉。直接就被县令给打入大牢了。

要知道,这个马老汉可真是胆子越来越大,原来的时候只是帮人处理一些小纠纷。他这一次可不简单,要直接从牢中救人,而且救的这个人还是一个杀人犯,你说他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这件事情可真把大女婿给气到了,大女婿直接就找到了二女婿喝酒诉苦。

谁知道,他还没说两句呢,二女婿也是有苦难言,此时两个人是同命相连。

这二女婿家中有钱,商铺也不少。这马老汉有事没事的,就会到他的家中,或者到他家的商铺中去拿东西。拿完了之后,从来都不给钱。

其实,他拿些东西也不是不可以,可问题是,他每一次都说是借,而且是有借不还的那一种。

最重要的是,他老是趁老二不在家的时候去借,借完了也不说一声。害得二女婿每一次算账都对不上账,就因为这事已经被他父亲骂了好几次了。

老二女婿也经常对自己的岳父说,如果他缺银子了,可以直接找他要。

谁知道马老汉却回他,我这样身份的人是缺银子的人吗?再说了,我只是借你家的东西用用,怎么这就不可以了?怎么还能说是我偷的呢?只是没大没小,一点都不孝顺。

就这几句话,把二女婿也说的是无言以对,只能是继续默默的忍受着,老丈人的所作所为。

这两个人,正在一个小酒馆里互相诉苦呢。大女婿突然抬头就看到街上走过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马老汉的三女婿书生。

只见书生,一手提着一个酒壶,一手提着一个烧鸡,急匆匆的向家里走。

他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老大女婿就说了,你看看,你看看,这老丈人就是偏心,把从我们两个这里得到的钱财,都给这三女婿花了,我们两个多冤啊,简直就是冤大头。

此时二女婿的心中,也是很不服气,觉得自己特别的吃亏。

他直接站起身来对大女婿说到,走,我们上前截住老三好好的问问他,看看他这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就这样,两个人直接追了上去就截住三女婿。大女婿直接就问三女婿了。

我说老三,你的生活挺惬意呀,每天有酒有肉的,你看看我和你二哥,都快被老丈人给坑死了,你在他家里可真是享福了。

书生一听,立马叹了口气说道,大姐夫,二姐夫,你们可能是误会了。

这酒和这肉,可都可不是我的,我就只是个跑腿的。这两样东西,可都是老丈人点名要的,回去晚了他骂我的空都有。

你们可不知道,我可是被这个老丈人给坑惨了。当初他告诉我只要入赘他家,就给我进京赶考的盘缠。

事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自从我到了他家之后,别说给我进京赶考的盘缠了,简直就把我当一个下人使唤。

难道你们这段时间没有回过家里吗?你们不知道家里的哪些下人都被他辞退了吗?家里所有的活现在都由我来干,我可比你们两个苦多了。

不过这话说回来,也幸亏是秋花体谅我,如果没有秋花在的话,我早就跑了。

两个人一听,都觉得这事有点不可思议。这书上那可是老丈人,好不容易才找的上门女婿呀,老丈人真的会这样对待他吗。

正当这时候,在他们前面不远处好像是出事了,一下子就围了很多人,挺热闹的。

几个人也非常的好奇,就走上前去查看,这一看之下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老丈人和一个年轻人起了冲突。

大女婿和二女婿一看是老丈人出事了,立马就想上前帮助老丈人。这时候书生居然拉住了两个人说,大姐夫二姐夫,你们先别着急,你们想不想出一口气,让我们的老丈人吃瘪呢?

二人一听,立马停了下来。他们两个心里,也的确对老丈人有意见,也早就想这老丈人吃点亏,自己也出口气了。

他们很有兴趣的盯着老三问道,快说说,你有什么好主意?

老三神秘兮兮地,把老大和老二拉到一边,小声的对他们说。

你们也看到了,这事情的经过应该是,我们的老丈人出来闲逛,手里还提溜个鸟笼,这鸟笼应该是,被那个年轻人不小心撞到地上,摔烂了。

你们没看到吗?老丈人如今正在和这个年轻人理论,想让这个年轻人赔钱呢。按照我们老丈人的性格,你们觉得他会不会讹这个年轻人呢?

老大和老二直接就对老三点了点头说,依照我们老丈人的性格,讹他轻了,那都是好的。

这时候,书生就趴在老大老二的耳朵边,轻声的低语了几句。

大女婿和二女婿,听了老三的想法之后,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赞许,觉得他这个方法,真的会好好的治治老丈人的毛病。

这边的马老汉,也已经和年轻人理论的快差不多了。

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看上去非常懂得礼数,他觉得的确是自己不小心,把马老汉的鸟笼给撞烂了,所以他也愿意赔钱。

只是这么一个鸟笼,年轻人只愿意赔给他二两银子。马老汉就有点不乐意了,自己好不容易碰到个冤大头,怎么能就讹他二两银子呢?

所以马老汉就对年轻人说,小伙子既然你愿意赔钱,那我也不说什么了,我也不能讹你不是?

这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卖鸟笼的,他也能修理。我们到他店里让他帮着修一下,该多少钱,你给多少钱就行了。

年轻人一听,觉得这马老汉人还挺实在的,立马就说,可以可以。

就这样,两个人一起就来到了修鸟笼的店铺,这修鸟笼的可是和这马老汉认识,他也知道马老汉的背景。

马老汉一看到老板,就立马就向他说明了情况。并且着重的对老板说,这修理费用是由这位年轻人出的。然后,还给老板,使了个眼色。

老板怎么能不明白呢?对于马老汉的为人,他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心里清楚,马老汉就是想讹年轻人一笔钱财。

虽然对马老汉的这种做法,老板很是不屑,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自己也得罪不起马老汉。

老板立马就对马老汉说,你放心马老爷,鸟笼我一定会给你好好检查检查的。该修的地方绝对不会含糊,一定给你修的跟新的一样。

很快,老板就检查了一下马老汉的鸟笼,他这个鸟笼的确是被撞烂了,不过,就只是挂钩有点断裂了而已。

按照正常情况,也就是几文钱的事,随便整一下就行了。

但是如今的情况可不一样,随便整一下,马老汉肯定是不愿意的。

所以,老板就对年轻人和马老汉说道,你这个鸟笼可是用的名贵木材所制,如果要配个一模一样的挂钩,怕是会要不少银子。

这个时候,马老汉就给老板说了。还是老板你有眼光,这个鸟笼子,可是我从我二女婿家借来的,至于它的价值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想,他家里的东西,应该都不便宜。修一下到底要花多少钱,你就直说吧。

这时候老板也不再犹豫了,他直接看着年轻人说到,这个鸟笼子,如果要换一个一模一样的挂钩,怕是至少也需要15两银子。

老板的这句话刚一出口,马老汉心里就是一惊,没想到这个老板这么狠,就这一个破鸟笼子,修一下就敢要十五两银子?他自己心里,本来想着讹他个35两银子就行了。

不过马老汉也没说什么,要的越多,对自己来说越好,只是他担心的年轻人会拒绝。

谁知道,年轻人的表现让马老汉可是意外的很。年轻人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就说到,行行行,赶快修吧,我直接给你15两银子就是了。

眼看着年轻人伸手就要掏银子给老板,旁边的马老汉可是激动坏了,没想到这年轻人这么傻,就这一个鸟笼子,他直接就要掏出十五两银子修,看来自己还真是碰到了一个,人傻钱多的主。

马老汉在心中是窃喜不已,还在幻想着,自己一会怎么花这些银子呢!突然一群官兵就闯了过来,直接就按住了正在掏银子的年轻人。

官兵按住年轻人之后,直接就要把他带到衙门里去受审。这时候马老汉可着急了,他银子还没掏出来了呢。

马老汉立马冲着去官兵说,你们先等等,让他把银子给了再说呀。谁知道,这群官兵根本就不理会他,直接带着年轻人就送到了衙门。

这一下子马老汉可傻眼了,他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他现在想走,还走不了了。

因为,修鸟笼的老板不愿意了,刚才自己配合他演了那一出戏,而且也已经把他鸟笼子拆开了,你不能说不修,就不修,说走,就走啊?

就这样,马老汉为了尽快脱身,只能咬咬牙狠狠心,掏出了二两银子,给到修鸟笼的老板。

回到家里以后,马老汉就坐在屋子里开始生闷气,觉得今天自己吃了个天大的亏,心里实在是难受。

正当马老汉起身,想到衙门里问问大女婿,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他家的大门,突然就被人给推开了。呼啦一下,他家的院子里就涌进来了一大群官兵,这群官兵看到马老汉之后,是二话不说,直接就把他锁了起来,逮到了衙门。

一脸懵的马老汉,直到被这群官兵压到了刑堂之上,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被他们带回来的那个年轻人是一个小偷。这个小偷被抓回来之后,直接就交代了自己的偷盗行为。

小偷交代,自己在撞到马老汉之前,正是从一个富商家里偷盗出来,整整偷了200两的银子。

当时马老汉拉着不让他走,他本想着赔钱走人,谁知道马老汉又让他修鸟笼子,当时他就感觉到,事情闹大后,可能会引起官兵的注意。

为了以防万一,他偷偷的就把这些银票,藏在了马老汉的身上。就这样,马老汉就被官兵抓了过来。

这一下子可把马老汉给吓坏了,只要是定了自己的罪,自己就会有牢狱之灾。所以他立马就用眼神,求助了也在大堂上坐着的大女婿。

只是,此时的大女婿却对着他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我不帮你老丈人,实在是我没法帮呀。

刚才把你带过来的时候,派去的官兵,已经在你家里搜查了一番。在你家里的确是搜出来了200两银子的银票,这你让我怎么帮呢?

马老汉是彻底的傻眼了,他扑通一下就瘫坐在了地上。马老汉突然对县令大喊冤枉,说家里的那些银子,都是自己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都是自己的养老钱。

这时候县令就问他了,你根本就没有一个正经的职业,整天游手好闲,在街上闲逛瞎溜达。你这些钱又是怎么挣来的呢?如果不交代清楚的话,就只能认为,你家这些钱,就是小偷偷的那些钱。

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马老汉也不敢隐瞒了,他直接就说出了银子的来源。这些钱有一部分,是他这些年通过老大女婿收的好处。

当然,这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从老二女婿那里,顺来的东西卖掉后的钱。

这时候,县令就问他的大女婿和二女婿,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大女婿和二女婿,都对着县令点了点头,表示这些年,老丈人通过他们两个,的确是捞了不少好处,占了他们两个不少便宜。

既然是这样的话,县令就开口了。这些银子既然都是你大女婿和二女婿的,那么我现在就责令你还给他们,你可有意见?

马老汉一听立马是磕头说,可以可以,当然可以了,这些钱财本来就是他们的。当初我也给二女婿说了,我只是借用一下,现在还给他都是应该的。

就这样,马老汉把银子给了二女婿和大女婿。他自己也被县令无罪释放了。

回去的路上,马老很是感慨的对大女婿和二女婿说,做人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好,千万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要吃大亏呀。

没想到我就为了几两银子,得罪了这小偷,小偷竟然诬陷我,还差点让我坐了牢。这一次,可多亏了你们两个了,要是没有你们,我怕是就要蹲大牢了。

其实马老汉不知道,这一切可都是他的好女婿在算计他。

马老汉的三女婿书生,当时围上去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小偷。

因为这个小偷,前几天在隔壁县城受审的时候,正好被去隔壁县城,帮老丈人买东西的他看到。

所以他当时就有了主意,他就和老大老二串通了起来,让老大回去通知官府,让他们瞅准时机,把握好时间,把年轻人抓回去。

把这小偷抓回去之后,有老大在县衙,不是想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吗?

他们让小偷诬陷骂老汉,就是想,把他们自己这些年,被马老汉顺走的银子,一并通过此事要回来。

至于马老汉到底顺走了他们两个多少银子,其实他们两个还真不知道。

不过这不是重点,他们两个不知道不代表书生不知道,书生对这一点可是清楚的很。

他知道,马老汉存了200辆银票,而且在哪里放着,他也是一清二楚。所以,小偷放在他身上的银子,刚好就是不多不少200两。

0 阅读:264

故事有文诗有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