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来到,艾草菖蒲别乱挂,牢记“5讲究”,“粽”享安康

吴江野鹤 2024-06-10 15:37:30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其实就是农历5月初5日。5作为奇数“阳”数,在古文化之中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比如“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等。作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藏着许多独特的民间习俗。

图片01~02):端午“粽”来到

其中,挂艾草便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背后蕴含的讲究与意义更是深远。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继续关注和聊聊关于端午节“挂艾草”的相关话题,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端午节起源于一项纪念屈原的活动。最早记载于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唐代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图片03~04):端午节门前挂艾草

宋代张耒在他的诗《和端午》中说:“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说的都是端午节与屈原相关的故事。

唐代殷尧藩在他的诗句中描述端午节的盛况:“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挂艾草悬蒲剑,饮䈬酒划龙舟,端午节有多热闹,只惜作者已老。

端午节挂艾草,家喻户晓的事。但是挂艾草也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儿,非常讲究。毕竟它承载的是“驱邪”“祈福”的好事,看似很平凡的习俗活动,却隐藏着诸多细致入微的“讲究究。

图片05~06):端午节包粽子

艾草的选择讲究“挂鲜不挂干”:

在端午节挂艾草,首要讲究便是艾草的选择“挂鲜不挂干”。

新鲜的艾草植株健壮叶片翠绿,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不仅具有驱邪避祟的象征意义,还能净化空气,预防疾病。

相比之下,干艾草色泽则显得较为黯淡,香气也不如鲜艾草浓郁甚至于没有香气,因此在端午节选择挂艾草时,应优先选择新鲜艾草。而不是失水萎蔫或者已经叶茎失水干枯的艾草植株。

“端午时节草萋萋,艾香四溢驱邪祟”,说的就是人们挂的鲜艾草。

图片07~08):端午节挂艾草悬菖蒲草

艾草的数量讲究“挂单不挂双”:

除了艾草鲜度的选择外,艾草的数量也有着特定的讲究,即“挂单不挂双”。

因为在传统的文化之中,单数(奇数)往往被视为吉祥、吉利的象征,即为“阳”数。而双数则有时会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即为“阴数”。因此,在端午节挂艾草时,人们会选择挂单数的艾草,以祈求平安、吉祥。

其实5月初5的端午节,5即为奇数阳数。“午”与“五”音谐,因此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与“五”有关的喜庆祥词如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等。

图片09~10):挂艾草“亦鲜不宜干”

挂艾草的时间讲究“挂早不挂晚”“宜早不宜迟”:

挂艾草的时间也是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究“挂早不挂晚”“宜早不宜迟”。

最好是早上或早晨,太阳升起来之前,就把艾草在门口或窗楣上挂好。

这是因为人们认为端午节期间,邪气较重,早挂艾草可以更早地起到驱邪避祟的作用。同时,早挂艾草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果在中午或午后,甚至于下午才挂艾草,一是艾草不新鲜。二是艾草香味也不浓烈了,效果不如草上好。

图片11~12):挂艾草悬菖蒲宜早不宜迟

挂艾草的方向讲究“挂倒不挂顺”:

在端午节挂艾草时,方向的选择也是有着特定的讲究,即“挂倒不挂顺”。

这一讲究源于古代人们对于艾草的认识和艾草的药理作用。以致于后来被人们“神”化“魔”化的艾草作用,可以用它更有效地驱赶邪气和瘟疫,保护家庭平安。

艾草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针炙中艾草的药用作用被明显的表现出来。但后来被人们“神”化,以至于人们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艾草,以祛不祥保平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干邪”。说的就是门上悬艾草和菖蒲草的事儿。

图片13~14):挂艾草悬菖蒲宜挂倒不挂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除悬艾草外,还悬菖蒲草。这菖蒲草很多人都认识,常生长发育在水沟沟边上,沼泽地旁。活妥妥的一款耐湿热耐渍涝的水生或半旱生植物。

但是菖蒲在天上是“五瑞”之首,是百姓的“阳”气之物,再加上它的叶片是禾本样,与刀剑相似。故人们称菖蒲为“水剑”或“蒲剑”。剑者,可以“避邪”也。所以,悬菖蒲当然就有避邪作用。

唐代殷尧藩的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就是写端午节古人们挂艾草悬菖蒲的场景。

同时,倒挂艾草菖蒲草也寓意着“福到”,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祝福。

图片15~16):街上出售的艾草鲜菖蒲草

取下艾草的时间也讲究,并非久置而是一月后取下:

端午节过后,取下艾草的时间也是有着特定时间讲究的。

人们讲究挂艾草悬菖蒲“适可而止”,而不是长期干挂。

这是因为艾草在端午节期间已经发挥了其驱邪避祟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香味和药用功效会逐渐减弱。

同时,长期干挂的艾草也会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原有的美感和香气。

图片17~18):挂艾草宜1个月时间

因此,在端午节过后要适时取下艾草(一般情况下,1个月时间足矣),而不是让干枯的艾草长期挂在门上或窗楣上。久置还会招来蜘蛛,各种虫子等。甚至于成了各种赿冬害虫安全越冬的栖身之所。

写在端午节“挂艾草悬菖蒲”最后面的话语:

端午节挂艾草悬菖蒲是有讲究的。

它体现了端午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挂艾草悬菖蒲草这一民间习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图片19~20):艾草菖蒲宜用红纸包裹较好

0 阅读:0

吴江野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