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中国基本解放,周总理请示毛主席:国民党里的那个人该回来了

定哥讲历史 2024-06-26 17:18:55

1950年初,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兴。百忙当中的周总理,想到了一个重要任务,于是请示毛主席:“主席,现在全国基本解放了,是不是该让国民党里的那个人回来了?”

凭着多面共事的默契,毛主席马上明白了周总理口中的“那个人”是谁,并回答道:“是该让他回来了!恩来,事你要亲自安排!”

“那个人”是谁?为什么能让毛主席和周总理格外重视?

既然是国民党里的人,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提到他时,为何要说“回来”?

不靠裙带的孤勇者

此人名叫张克侠,人称“佩剑将军”,曾任国民党五十九军参谋长,是被蒋介石亲自赠予过“中正剑”的陆军中将。

如此看来,他在国民党的队伍里,绝对是位高权重的响亮人物。而在解放前的很多年里,他还有另一层身份不为人所知——他是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员。

1900年,河北献县一户殷实家庭新添了一名男丁,取名张树堂,他便是后来的张克侠。被家族给予希望的张克侠,读书很努力,先后考入了北京汇文第一小学、汇文中学。他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推翻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变革时代。

年少的张克侠心怀大志,决定投笔从戎,于是开始了从“书生”到“武将”的转型。21岁这一年,他从苦读了五年的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升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保定军校。

二十出头的张克侠,人生道路相当平坦。事业上,他毕业后分配到冯玉祥所部,任第二十五混成旅任见习军官,是宋哲元的下属。婚姻上,他在父母的安排下,与通州县一个名叫李德璞的女子结婚。

李德璞读过书,在做护士,是那时代典型的新女性。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但张克侠与李德璞感情深厚,恩爱有加。身在军中的张克侠,常与妻子书信传情。

一年后,平稳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冯玉祥的原配妻子病故了,而他续娶的第二任妻子,正是李德璞的姐姐李德全。

原本一个是见习军官一个是高级长官,如今却成了连襟,冯玉祥曾念在这层关系,屡次想要提拔张克侠。但有傲骨的张可侠,不愿被军中非议,更想凭自己的能力晋升,于是婉言谢绝了冯玉祥。

这期间,张克侠患上了肺结核。在那个医疗不够发达的年代,肺结核是可以要人命的,张克侠因此被上级批准回家休养。在妻子李德璞的精心护理下,张克侠病情逐渐好转,也在这期间为自己谋了一条新出路。不久后他南下去了广州,在陆军讲武堂先后任教官、队长。

1925年,张克侠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北伐战争,任第一营营长。但当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逝,为了找到新的革命阵营,张克侠回到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学兵团中校副团长,继续北伐。

辗转入党

1925年随冯玉祥到苏联考察的李德全,了解了苏联的社会制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她希望更多有志之士接触到进步思想,最先想到的就是妹婿张克侠,于是去信邀请张克侠到苏联学习。

1927年春, 张克侠进入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在这所革命的大熔炉,张克侠接受了新思想,进一步提升了革命觉悟,结识了许多共产党员,并被他们的革命热情所感染。。

于是张克侠向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他焦急等待党组织审批的期间,国内动荡再起,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中山大学校方将张克侠等人送回国内,入党之事暂时搁浅了。

已经找到自己革命信仰的张克侠,既焦虑又欣慰。焦虑在于,不知何时可以正式加入共产党,正式展开工作。欣慰的是,回国前党组织曾专门与她谈过,对他在白色恐怖期间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勇气和决心予以肯定。

并且,同在中山大学学习的还有他的熟人,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冯玉祥的随从副官张振亚。回国途中,张振亚安慰张克侠:“你的问题,回国后我一定向党组织反映,有什么消息,我会马上通知你的。”

回国后,张克侠不断向张振亚问询党组织的决定,并请他转达自己入党的决心。终于在1929年,张振亚来信请他去上海。

在百科恐怖的笼罩下,张克侠乔装改扮,有惊无险地躲过多次盘查,才来到上海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张克侠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他成为了周恩来直接领导的特别党员,张振亚和李翔梧都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鉴于他的特殊身份比较有利,组织要求他参与地下工作,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内部。

后来,张克侠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写道:“我已经成了一名共产党员,党的需要即是我的需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将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党交给我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险中救万人

张克侠原本想要到条件艰苦的苏区去战斗,但党组织安排张克侠重返西北军,担任张自忠任师长的第六师少将参谋长。张克侠的任务是“帮助这支军队提高素质,培植革命思想,以便将来为反帝反独裁的解放斗争服务”。

事实上,党组织的决定是英明正确的,派张克侠做地下工作再合适不过,他有不易被怀疑的潜伏条件: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有“保定系”的人脉;与冯玉祥是连襟,在“西北系”有话语权;当过陆军讲武学校(黄埔前身之一)教官,有“黄埔系”的光环。在派系庞杂的国民党中,张克侠这位“委员长门生、冯副委员长连襟”,谁敢轻易怀疑?

利用这样的坚实身份,张克侠在危险中屡次立功。七七事变前,张克侠在宋哲元的国民党二十九军任副参谋长,随后参加了卢沟桥抗战。

在一次作战会议中,参谋长张樾亭传达了国民党上层的意见,“必要时撤出北平,保存实力,以待全国抗战。”

会后,张克侠将这一情报提供给了党组织。中共北方局和刘少奇安排张克侠利用在国民党内的话语权,提出新的方案。

在随后的作战会议上,张克侠提出“日本进占华北、进一步灭亡全中国的国策,早已确定”、“必须做积极抗战之准备,必要时以攻为守,一举攻占山海关,缩短防线,扼守待援,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如此必能振奋士气,得到全国人民之同情和支持”,并得到了宋哲元的认同。尽管如此,张克侠代表我党提出方案并未被执行。

几天后,张克侠获得了新的情报:二十九军将要“保存实力”撤出北平,日军将不战而入北平,并进行“清共”。

7月28日,张克侠在紧急情况下顾不得个人安危,冒险用电话联系了中共地下党员张友渔。这一情报很快被传递给党组织,北平城内上万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救亡团体成员,在党组织安排下以最快速度安全撤离。

风波过后,张友渔告诉张克侠:“你可知道,你那一个电话,救了上万人!”

获赠“中正剑”

1938年,张自忠重回国民革命军五十九军担任军长,并向冯玉祥点将,要求调张克侠与他并肩作战。张克侠的任何一次调动都需要请示汇报党组织,这一次,党组织同意并鼓励张克侠加入抗日战场。

2月25日,张克侠在日记中写道:“余为后退及国恨,三次流泪,此后,可不复流泪矣”。

文韬武略的张克侠能带兵、也能练兵,他在实战中研究中日之间的军事策略差异,并写下了《将来对日策略及战略战术改革》、《国际问题的透视》、《抗战半年之军事》等文章。

台儿庄战役中,张克侠与张自忠并肩作战,带领第五十九军给日本的精锐部队——板垣师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张自忠曾评价张克侠:“真是良师益友,也是全军之幸。”

除了在自己的队伍里战功卓著,张克侠每次转战一个地方,就对当地的抗日力量予以大力支持,并在当地宣传统一抗战的思想。

1940年,张自忠在枣宜会中牺牲。为了纪念张自忠,张克侠创办了自忠中学,骨干教师皆为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托请教育家杨绳武先生校长(原保定同仁中学校长),为抗日事业培养少年人才。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将张克侠擢升为陆军少将。并亲自授予一柄随身短剑,剑柄刻有“黄埔志工无往不胜”、“不成功便成仁”、“蒋中正赠”等字样。张克侠也因此被称为“佩剑将军”。

在国民党内部,获得中正剑的人都被视为“黄埔嫡系”,深受蒋介石信任,张克侠的潜伏身份又多了一重保险。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张克侠与何基沣率领2.3万官兵起义。为国军的徐州防守撕开口子,让解放军长驱直入,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至此,张克侠已在国军中潜伏了20年,由于史料有限,我们无法细数他20中的种种经历,但可想而知,他打入敌人内部,屡屡为我党建功,这背后是怎样视死如归的勇气,怎样命悬一线的惊险。但20年里,张克侠的身份一直稳固,甚至在淮海战役前夕,张克侠冒险于周恩来见面,即便如此都没有暴露。

尾声

1950年,百忙当中的周总理和毛主席,仍未忘记这位幕后英雄,决定让他“回来”。

当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对张克侠的党员身份首次予以公开公布。1955年,张克侠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凭着一腔爱国热血,凭着一身文韬武略,张克侠深入敌营20年,如同一把悬在敌人头上的利剑。

无论身处何地,他从未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以身犯险20年,他为抗日胜利和解放事业立下赫赫功勋!

参考文献:

2020年10月06日 11:51 来源:学习时报,张克侠:只要有命令,可以保证随时起义

0 阅读:394

定哥讲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