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同为7000多万,沿海的河北却以7:13完败于内陆的安徽

听兰谈旅游 2024-06-03 01:49:42

随着安徽2023年度GDP再次被同为长三角的直辖市上海反超后,安徽短期的十强省之旅也是正式宣告戛然而止。巧合的是,GDP紧随安徽之后的河北,不仅省会石家庄与安徽省会合肥均为地级,而且在人口、GDP上均十分接近。尤其是在人口上,更是同为7000多万。那么,在人口、GDP、省会级别等关键指标上均棋逢对手的两省,在其它核心领域上的成绩是否也是如此势均力敌呢?亦或是大相径庭呢?本文,我们便通过常见的20项核心数来一一解答。与此同时,在客观公正地大数据面前,沿海省份河北与内陆省会安徽在综合实力上的孰强孰弱也就一目了然。

一、户籍人口:1、河北7754万,净流失361万2、安徽7120万,净流失999万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采用户籍制度的国家,因此,我们常说自己是哪里人时,主要依据都是户籍所在地。而从两省的户籍人口来看,不仅均处于7000万级别,而且彼此之间的差距也是只有8.9%。同时,两省在人口活力上,别看分别是沿海省份和内陆省份,但在人口流动上,河北却成为沿海省份中屈指可数的人口为流失的,而且流失达360万。不过,内陆的安徽更惨,流失更是接近于千万。

二、GDP总量:1、安徽47050亿2、河北43944亿

作为沿海省份之一的河北,虽然在人口规模上比安徽高出了630余万,且相比于安徽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海优势,本以为河北会在第一大经济指标上和其它沿海兄弟省份一样,毫无悬念地完胜人口明显不及自己的内陆省份。但从河北的实际GDP成绩来看,不仅早已无缘GDP十强,现如今更是被内陆的安徽实现了以少胜多,以7.1%之差屈居安徽之后。不过,3100亿的绝对差量,对于拥有7000多万的沿海省份而言,想要追赶也并非难事。

三、GDP增速:1、安徽6.71%2、河北6.22%

如果单看两省的GDP总量,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河北反超安徽还是相当容易的。但从两省最近五年的GDP增速来看,安徽不仅赢得了总量优势,还在速度上更胜一筹。虽然两省速度均处于6%区间,但年均增速6.71%的安徽还是以7.9%的优势力压沿海的河北。这也意味着,河北纵然是拥有沿海优势,但在GDP上想要反超后起之秀安徽,也并非易事,甚至大概率会被安徽进一步拉开差距。

四、高速公路:1、河北8450km2、安徽5804km

说到经济建设,就不得不提被誉为经济发展“桥梁”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公路了。这也是为何我国始终坚持“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战略了。其中,代表了速度和效率的高速公路,更是被誉为城市经济的“大动脉”。而从两省的高速路网建设成果来看,安徽即便已经加入长三角多年,但在交通建设上,似乎有点举步维艰。不仅已建成的高速路网至今未能突破6000km,即便是面对经济不如自己的河北,也足足相差了1.46倍之多。

五、粮食产量:1、安徽4150万吨2、河北3810万吨

在我国有这个一句话叫“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也是古今中外,行军打仗都坚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而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上,亦是如此。尤其是对于拥有超14亿人口的我们而言,尤为重要。从两省的粮食贡献力来看,河北虽然在面积上足足是安徽的1.35倍,但粮食产量不仅没有更多,反而是以9%之差不及面积更小的安徽。这也导致手握人口优势的河北,在沿海优势下经济输给了安徽,又在土地资源优势下连农业也不及安徽。

六、人均GDP:1、安徽7.69万2、河北5.94万

在拥有超600万人口优势的前提下,GDP却被长三角的安徽以少胜多的河北,自然在象征经济发展质量的人均GDP上,愈加难以和安徽相提并论。其中,身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圈重要成员的安徽,即便是江浙沪皖中唯一人均GDP低于十万的,同时也是唯一低于全国均值的,但在面对京津冀经济圈的河北时,不仅实现了内陆对沿海的逆袭,而且是以29%的绝对优势,以至于河北的人均GDP仅有5.94万,即便是在欠发达的内陆地区也是囊中羞涩。

七、人均收入:1、安徽3.49万2、河北3.29万

如果说单凭人均GDP上的完胜,还不足以说明沿海的河北,在经济质量上已全面落后于非沿海省份安徽。那么,在客观反映各省居民收入现状的人均收入上,河北以6%之差再次不及安徽,则足以说明,作为长三角后起之秀的安徽,在经济的发达、富裕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对京津冀经济圈的沿海省份河北的全面反超。不过,安徽虽然再次力压河北,但3.49万的成绩仍然低于全国均值水平。

八、人均税收:1、安徽0.42万2、河北0.35万

作为沿海省份之一的河北,虽然人口稳居全国十强,且紧邻京津两大直辖市,但由于全省至今并没有一座GDP万亿级城市,导致河北在城市人才吸引力上也是很难和其它沿海省份相提并论。这也直接导致河北在绝对高收入人群的质量上略显差强人意。即便是面对内陆的安徽,人均税收也是以20%的差距再次落败,而且相比于人均收入的6%可谓是骤升。因此,想要相对更高的收入保障,无疑更倾向于内陆的安徽。

九、人均财政支出:1、安徽1.41万2、河北1.30万

即便是在被誉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支出上,来自于京津冀经济圈的河北,依旧是败给了长三角经济圈的安徽。其中,安徽1.41万的人均财政支出,虽然放在长三角江浙沪皖中,毫无悬念地垫底。但在面对京津冀第一大经济体+第一大人口的河北时,却以8.5%的优势再次力压河北脱颖而出。这也意味着,安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核心民生工程上,将获得更多的惠民财政经费。

十、人均存款:1、河北10.68万2、安徽7.86万

在四大人均经济指标上刚刚经历了四连败的河北,却在最能体现一省居民藏富于民的关键指标人均存款上,不仅一改颓势以超十万的人均存款远超全国均值。还在诸多人均经济指标上首次击败长三角的安徽,而且是以36%的压倒性优势完胜安徽。同时,这也是两省在人均经济指标上的差距首次突破30%。而河北在民富上的傲人成绩,也是完美诠释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

十一、规工总产值:1、河北51585亿2、安徽50875亿

作为曾经的沿海工业重镇,河北最辉煌时可以说承接了京津两大直辖市的重工业任务。不过,随着环京津冀经济圈环境整治工程的全面铺开,河北重工业也是首当其冲,成为被迁移的重点地区。这也导致河北在同时拥有人口、沿海优势的大好形势下,5.1万亿的规工总产值依旧是不尽如人意。即便是面对后起之秀安徽,领先优势也是仅有所剩无几的1.4%,被安徽反超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十二、财政收入:1、河北4286亿2、安徽3939亿

河北虽然在工业上的表现差强人意,但从河北全省整体财政收入来看,不仅再次优于安徽,而且接近于4300亿的财政后入,比至今未能突破4000亿的安徽高出了9%。领先优势要明显高于规工总产值的1%。足以可见,河北工业虽然每况愈下,且省会石家庄和安徽省会合肥的差距越来越大,但家里有矿的河北,在工业纳税方面,还是要相比于安徽更胜一筹。而相对更充足的财政经费,也让河北在百强市打造上,成绩明显优于安徽。

十三、社消总额:1、安徽23008亿2、河北15040亿

相信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作为曾经的十强省常客之一的河北,为何现如今彻底从十强省名单上除名。除了大量重工业因为环境政治外迁外,还有一大因素便是消费力不够。其中,安徽虽然在人口上比河北少了600余万,但是社消总额不仅率先突破2万亿,而且是以1.53倍的压倒性优势完胜沿海的河北。以至于拥有近8000万人口的河北,社消总额却勉强达到1.5万亿。缺乏足够的消费积极性,经济自然很难高效运转了。

十四、进出口总额:1、安徽8052亿2、河北5818亿

本以为面朝大海的河北,会在被誉为沿海地区主场优势的外贸上,毫无悬念地胜出。但从两省的最新进出口总额来看,结果显然有点预料之外。不到6000亿的进出口总额不仅垫底京津冀,而且还不及很多沿海地级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内陆地区第一个加入沿海经济圈的安徽,不仅进出口总额已经突破8000亿,而且是以38%的绝对优势成功逆袭沿海的河北。足以可见,河北在外贸上有多么相形见绌了。

十五、建筑业总产值:1、安徽12466亿2、河北7261亿

在城市基建方面,作为两省中唯一的GDP万亿级城市,安徽省会合肥可谓是鹤立鸡群般存在。再加上芜湖、安庆等城市在城建上的大放异彩,不仅让安徽在建筑业总产值上再次脱颖而出,而且1.25万亿的成绩,近乎于是河北的1.72倍。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安徽地铁城市已经达到五座时,河北至今却只有省会一城拥有地铁,而且城建也是远不及合肥。而1.72倍的落差,也是再次刷新了两省单项指标最大悬殊记录。

十六、文旅收入:1、河北10116亿2、安徽8510亿

说到两省文旅,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驰名海内外的安徽黄山。毕竟徐霞客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实在是太经典了。而安徽也是在土地资源远不及河北的前提下,5A景区反而比河北高出一个。只可惜,在文旅创收上,河北还是要率先突破万亿。反观文旅更出名的安徽,则是8500亿,相比于河北落后了19%。看来,光有优质文旅资源优势还并不一定能在文旅上稳操胜券。

十七、百强医院:1、安徽3家2、河北2家

在文旅上实现文旅资源到文旅收入逆袭的河北,却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民生工程医疗上,再次囊中羞涩。作为全国第六大人口的河北,不仅百强医院数量只有2家,不及人口少了630万的安徽,即便是在第一医疗机构的实力上,同样是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河北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在安徽省,也只能排在第三的位置。和邻居北京的全国医疗第一城的绝对医疗中心地位形成了鲜明反差。

十八、百强院校:1、安徽3所,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河北2所,代表燕山大学

至于更为重要的科教资源上,河北成绩更是惨淡。虽然大学数量比安徽多了大几所,但是在象征科教质量的顶尖学府百强院校的成绩上,却以2:3的成绩再次败给安徽。不仅如此,当安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早早锁定了我国科教十强席位时,河北却至今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50强院校,全省唯一一所211院校,主校址还在邻居天津,省会石家庄更是无缘河北大学前二。足以可见,河北在优质科教资源上有多么囊中羞涩了。

十九、在校大学生:1、河北193万2、安徽170万

安徽虽然在科教资源质量上要明显比人口大省河北更胜一筹,但从两省的人才培养力度来看,反而是河北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有望率先突破200万人。反观安徽,虽然凭借科教质量优势在研究生数量上力压河北,但却依旧难以掩盖在校大学生上与河北高达20余万的差距。而人才储备上的明显优势,势必会让河北在人才供给上,相比于安徽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二十、新增授权专利:1、安徽14.3万件2、河北9.2万件

众所周知,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关键还在于科技创新。因为只有科技的不断突破,才能为一省核心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技术支持。从两省的科研成果来看,河北虽然在人才数量上更胜一筹,奈何在科教资源以及高质量人才两大维度上均明显落后于安徽,再加上营商环境不及安徽,导致其单年新增授权专利不仅低于十万件,更是以1.55倍的悬殊再次完败于人口更少的安徽。

总结:随着GDP垫底长三角的安徽,与GDP位列京津冀之首的河北在经过20轮的强强对话后,相信大家对于这两省各大领域的最新实力以及相互差距也就一目了然。最后,便是揭晓大家期待已久的综合实力结果的激动人心时刻:1、安徽综合得分1054,共计13项胜出。其中,优势率超30%的有5项;2、河北综合得分946,共计7项胜出。其中,优势率超30%的有2项;

0 阅读:0

听兰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