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思维CEO罗剑对话南方周末:逻辑思维帮孩子更好地适应AI时代

刺猬公社 2024-06-21 14:56:04

近日,火花思维创始人兼CEO罗剑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分享了自己对于青少年逻辑思维教育的看法,也阐述了自己创办火花思维的教育初心。

原文如下:

“因为我们家孩子需要”。

今年是火花思维课程上线的第6年,截至目前,火花思维累计学员超过70万名,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在谈到创业原因、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习意义等业务层面的思考时,CEO罗剑总是会回到最原始的那个原因:以孩子为中心。

罗剑给自己的定位是“码农爸爸”。作为一名父亲,他深度参与自己孩子的学习,更了解孩子的需求,才能直击“痛点”做出好的教育产品并不断优化;作为一位资深码农,他和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功底,才让火花思维的课程在表现形式、用户体验上达到了行业颠覆性水平,用互动式动画取代传统的PPT教学,短时间内获得众多用户的肯定。

身为爸爸,罗剑有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8岁。火花思维创立于2017年,2018年3月,第一门课程逻辑思维上线,原因就是他想让儿子从小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他认为逻辑思维是一种底层能力,能够帮助每个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今,AI技术已经可以替代人类完成许多高度模式化的内容,但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依旧是人类不可替代的优势,良好的思维能力能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AI时代的发展。

身为码农,罗剑的做事风格具备典型理工男特征:遇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随着孩子的学习需求日益增加,罗剑敏锐地察觉到了市场上多项学习内容的空白,于是给出了属于火花思维的解决方案——继逻辑思维课程后,火花思维接连开设了编程课、围棋课和国际象棋课,每门课在教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关注从多种维度训练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

无论谈及哪项业务,罗剑都会如程序员编写代码一样,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号来引领自己的叙述逻辑。他深信自己作为家长的代表性,也深知自己作为资深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从孩子的需求入手,做出的课得到了几十万名学生的肯定,证明家长们其实也都有类似的诉求,希望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拓展孩子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上。

火花思维的教育理念是“以孩子为中心,用思维激发潜能”。罗剑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潜力股”,作为一家有浓厚互联网基因的在线教育品牌,就是要用技术手段让孩子把知识背后的逻辑搞明白,培养出学习兴趣,保证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对话罗剑

问:为什么把逻辑思维课作为创业的开端?

罗剑:这跟我2017年的一段经历有关。那年10月份我去了一趟美国亚特兰大教育展,想了解当时国际上比较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产品,判断是否能引入到国内来。当时,展会上的思维课迅速吸引了我,它主要围绕着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来展开,而不是研究怎么能把某道题目做对,整堂课程十分有趣。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们更在乎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背后的逻辑,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方法。

回到北京后,我发现国内也有类似的思维课,当时我4岁半的大儿子就在上。我跟着他听了几堂课,觉得课程形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让小朋友受挫。一方面是班里学生多,一个班16个孩子,一堂课下来回答不了两三次问题,老师很难全都照顾到;另一方面是每节课太长,达到一个半小时,四五岁的孩子专注力无法长时间集中。

后来我就想,我作为一个“老码农”,应该还是有能力去改变一些事情的,比如用程序做出一种新的课程,一种新的上课形式,能够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被关注到,能够在课堂上做互动,而不只是听讲。这就是创业的缘起,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认同这样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满足我孩子自身的学习需求,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问:火花思维一开始就定下了小班直播授课,分层教育的基调,这是为什么?

罗剑:那时候国内做在线教育的企业,教学形式无非就3种——录播课、大班课、一对一。我和团队调研之后发现,这3种形式都不太适合小年龄段的学生在线学习,很难在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同时满足他们的参与感。我们的初衷是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为此我们想了三个办法。第一是更新授课形式。以前讲网课通常搭配PPT讲解,我们则研发了全新的趣味动画+高频互动课程,孩子们可以动手在屏幕上写写画画,有效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这样的研发所需的成本不菲,一节45分钟的课,研发成本能达到20万以上。

第二是采用小班授课。每个班6-8个孩子,确保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个人,如果有孩子走神,老师可以通过私麦及时沟通,这也让孩子的自尊心不会受伤害。

第三是真正做到了分层教学。此前,很多教育公司都会用考试来筛选,然后只教成绩好的孩子。火花思维提倡的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有趣的知识。我们会根据入学测评给孩子分班,不同能力的孩子分到不同的班。分班之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即便入学测评成绩相同的6-8个孩子,也会有强弱项之分,比如有些孩子逻辑推理很强,有些孩子空间想象力很好,所以我们在同一个课堂上再次实现了分层,让每个课堂的每个孩子都去接受适合自己的挑战。

问:课堂上的分层是如何做到的?

罗剑:举个例子,我们俩都在同一个班,今天上空间相关的课,你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好,老师讲完基础知识后,同学们做练习,你做得快,我做得慢。这个时候火花的系统就会判断,应不应该给你推更难的题目。老师如果接受系统的判断,你就可以继续做更难的题,而我还在做简单的题,你不会浪费时间来等我。

这也是为什么火花的课程,如果没赶上直播课,很难通过看录播来补的原因。每个孩子在上课时看到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界面,都是定制化的内容。

问:可不可以理解为,分层分到了以孩子为单位,一个孩子一层?

罗剑:差不多是这样。

问:火花一直坚持小班授课,储备了大量的全职教师,增加了很多成本。其实网课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容纳更多人上课,为什么没放大这个优势,反而用小课来限制自己的规模?

罗剑:教育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如果只是传递知识的话,录播课效率更高,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

网络大幅提高了传播效率,但教育不只关乎效率,我们要给予学生支持,给予关怀,让他们感觉到爱,要培养他们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而不是灌输给他们一堆知识。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坚定地强调小班直播教学的原因——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重视,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该在课上掉队。有些线下课,不仅是大班教学,连家长都要进去做笔记,因为孩子只听一遍听不懂,需要爸妈学完回家再教一次。我觉得这就失去了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意义了。

问:您刚才说到一节课的开发成本达到20多万,这个钱主要是花在哪儿了?

罗剑:主要花在人力成本上面。首先你要做出课程的框架体系——这门课未来3到5年,我们要怎么培养孩子,让他们提升哪些能力;第二,要根据每一个节点去安排内容,再根据内容想清楚如何施教。第三,以这些内容为基础,去丰富课程体验。我们除了有专业的教研老师,还有专门的作曲家、原画师、动画制作师、交互设计师,他们会分别根据知识点进行相关创作,产出原画,制作动画,配音,然后再去做交互游戏,最后做练习配套,一整套的体系是非常耗时的。这些花在人力上的成本没法节约。

问:您为什么觉得逻辑思维对孩子特别重要?

罗剑:第一是源于我个人的经历。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强的人,对很多事情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去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不仅影响了我的学习,也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我在培养自己两个孩子的过程中,也希望他们能有很清晰的思维。

第二,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出来的。从科学角度看,大脑是可塑的,我们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使得它们联系加深,从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第三,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底层能力,能够帮助每个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能伴随孩子一生的,而且不仅理科需要,学文科也很需要。比如写文章时,能不能搭出一个很好的框架,前后思路是不是很清晰,有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能否做好全局统筹,这都是逻辑能力的表现。我对我孩子的要求就是学好逻辑思维以及体育,其他都好说。

问:火花思维的名字里有“思维”,那除了逻辑思维课之外,其他课程是否也是围绕思维来打造的 ?

罗剑:我们做其他课程,起因都是孩子有需要。比如编程课,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孩子很感兴趣。他最早从图形化编程开始,然后又学Python,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学C++,不过我们已经开了C++的课程了。

再之后我们又做了围棋和国际象棋课,这两个棋类跟思维都有很大关系,都是竞技运动,而不仅是知识,所以它跟其他课的差异就在于,能够培养孩子更多不同的能力。我们家两个娃现在都学国际象棋,效果特别好,在飞机上他们都不看电视了,而是下棋对战,要争个输赢。棋类运动能够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弈过程中会感到对手给你的压迫感,这个过程是其他课程难以提供的。

问:火花的逻辑思维培养目标里,写明要培养孩子的8种思维品质,10种思维能力, 20种思维方法。其中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思维方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罗剑:倒过来讲会更容易理解一些:我们是通过思维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去锻炼提升思维能力;通过思维能力的运用,长期获得正确的思维路径,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去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思维方法这三者并不相同,但却共同组成了我们火花思维的思维培养体系。掌握了这三者就能够帮助孩子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个人成长的需求,成为更加全面灵活和高效的思维者。

思维方法,指的是孩子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高效方法,包括排除法、有序思考等。思维能力,指的是孩子在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在实际应用中准确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品质,是孩子在运用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他们在展现思维能力时,是否具有广阔性、敏捷性、创造性等。

所以无论是思维品质,思维能力还是思维方法,其实都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来提升的。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问:火花思维的使命是“激发学习热情,点燃终身成长”。前半句好理解,后半句话,为什么一门课程能涉及“终身成长”?

罗剑:首先,我们并不希望孩子们来火花思维只是为了学习一门课,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伙伴。

第二,我们希望学生们掌握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思维品质,这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会产生益处。学生生涯是人一生中非常短的一个阶段,从六七岁开始读书,大部分人读到22岁就结束了,其实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我们想让孩子在一生中都有成长思维,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能够在未来不断成长。所以我们希望孩子们不只是学到一个学科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帮助他们终身成长。

0 阅读:0

刺猬公社

简介:内容产业垂直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