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巨头“暴雷”: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风险压力已开始外溢?

老方养护说 2024-06-24 21:19:3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回来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美元是我们美国的货币,却是你们其他国家应当处理好的问题。”这句出自美国前财长的傲慢之语,再次印证在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金库(以下简称农林中金)身上。

在美联储猛烈的加息政策下,近日农林中金突然宣布:2024年度该行预计净亏损数额会扩大到1.5万亿日元,是早期预期数据的3倍。

该行声称在明年3月底之前,计划完成出售约10万亿日元的美债和欧债,他们会密切关注市场情况,尽最大能力来遏制未实现损失。

这场“美元潮汐”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是否还能像上个世纪90年代一样,帮助美国渡过现下的经济难关呢?

现阶段美债危机已经到了让美联储焦头烂额的程度,虽然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不降息,但是背地里还是偷偷搞了一轮逆向回购,试图能压制住国内的通胀。

这次的逆向回购不仅仅是出于缓解美国国内问题,更重要的是想要趁机进行全球“收割”。

我们都知道美联储加息政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其他国家为美元托底。其负面的外溢效应已经引发其他国家的汇率波动,其中日元深受其苦。

农林中金此次的巨额浮亏转实事件,不少网民不由感叹现如今的美元和日元之间的关系,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了2022年相爱相杀的套路之中。

农林中金不同于其他日本银行,他除了有稳定的存款基础外,依靠持有大量的海外主权债券来获取利润,是日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大的投资者之一。

该行在前几年美联储低利率的时候,购入了大量的长期美债。

众所周知,美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是的反向关系,随着美联储自2022年开始狂飙的加息政策,美债价格以跌破世人眼镜的速度一路大跌。

就在大家观望美联储态度时,随着去年第四季度美国通胀数据有所回落,美联储终于释放出了降息信号,各路媒体纷纷预测将会在2024年3月份开启降息通道。

农林中金坐拥357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他们认为欧美的经济持续下行且通胀数据一直在危险红线徘徊,美联储肯定会在2024年上半年降息。

然而市场的预期没有按照农林中金的押注剧本走,美联储的降息时间从之前疯传的3月,一拖再拖仍无法确定其具体降息时间。

农林中金的“追涨杀跌”的策略对上美联储的“拖”字诀,只能默默低下头算算账,忍痛割肉抛售美欧债券,吞下这颗成本收益倒挂的苦果。

该行对外称是“因政策利率打赌方向错误”而造成的亏损,但是详细看一下他们现在的处境,就会发现他们和去年硅谷银行的情况十分相似。

作为自2008年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案,硅谷银行的轰然倒下暴露出了美联储持续加息背后隐藏的金融风险。

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导致经济衰退,美联储开启了无上限QE和超发货币模式。

当时的硅谷银行动用大量闲置资金购入美债,却因两年后美联储的激进加息策略出现严重的账面浮亏。

当时硅谷银行的储户们蜂拥挤兑,导致该行不得不抛售美债以应对储户挤兑,最终只得申请破产。

但是农林中金与硅谷银行有个本质区别,那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他们主营业务,并不会出现大量储户挤兑的风险,难道说他们认定了美联储一定不会降息?

但是按照现阶段美国的经济情况来看,美联储的降息通道开启的概率很高,那为何他们不能再等一等呢?

其实从开年到现在,日本的银行和政府已经不止一次抛售美债了,如今农林中金的抛售计划让不少人怀疑其背后的用意。

美国其实也很担心日本会再来一次2022年的大规模抛售事件,美国财长耶伦甚至专门发文向日本施压,让日本不要再动美债的歪心思。

日本央行已经按照安倍经济理论推行了近20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现阶段日本已经持续两个月出现贸易逆差情况,日元也处于持续贬值的状态,这让日本担心其是否再次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他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日元汇率已经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了,如今已经跌破159的关口,日本当局只得下场干预外汇市场了。

虽然日本央行已经砸了9.8万亿日元救市,但是收效甚微,还被美国发现这救市的资金来源于抛售美债。

近日美国财政部将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这相当于警告日本当局必须收手,否则将会对日本进行相关制裁。

如此“图穷匕见”的警表现出了美国现下的窘境,即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信用度已经被透支殆尽。

美国一直把亚洲各国当做自家的经济“菜园子”,每当其国内经济出现危机时,便会利用自己作为国际国币的优势,通过加息让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再利用各种做空手段收割亚洲各国的优质资产。

在1997年的那场金融风暴中,美国就是利用这一连套的连招赚了2万亿美元,导致亚洲各国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

在2022年,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再次利用同样的招式收割了越南、印尼和伊朗,让这些发展中国家好不容易积累起的财富直接化为乌有。

随着美国一次次毫无下限的收割,全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一点:必须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其实仔细看来,在过去的70多年间,美元的影响力其实一直在衰退,真正支持美元坐在宝座上的力量并非其经济影响力,而是其政治和军事霸权支撑着罢了。

我国坚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就是为了对抗这种单一货币体系的风险,帮助发展中国家寻求一条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

自从2012年开始,伊朗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率先在国际石油贸易中采用本币、黄金甚至易货贸易方式来结算,打破了美元和石油贸易挂钩的垄断地位。

在2018年,委内瑞拉效仿伊朗的交易模式,宣布以贸易国本币为石油定价,推进“去美元化”的进程。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美国擅自主张冻结俄罗斯的资产并将其踢出SWIFT系统,这样蛮横的制裁手段让各国对其颇有微词,也开始审视美元资产的安全性。

在遭受美欧制裁的俄罗斯选择与中国达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自2022年开始,中俄能源贸易展开本币结算,这成为全球“去美元化”的重要突破口,不少国家已经考虑用国家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进行贸易。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在一则“去美元化”的帖子下回复道:“如果你讲一种货币‘武器化’的次数足够多,那其他国家就会停止使用它”。

现如今不仅东亚各国都对“去美元化”感兴趣,随着欧洲各国政治集体“右转”的形势下,美元霸权在欧洲也面临着挑战。

根据高盛集团最新发布的信息来看,欧元的交易额在去年甚至超过了美元,这无疑是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里程碑。

在这场全球性的去美元化浪潮中,愈发多的国家开始以实际行动支持多元化的货币体系。

近期又有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等国正积极寻求与伊朗等国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摆脱美元束缚的数字货币交易系统。

一些传统上被视为美国经济盟友的国家,如日本和沙特,也开始调整其货币政策,寻求更多元化的货币组合。

日本正在和欧盟携手一起研究数字货币,试图尽快推动“去美元化”的进程。

而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则选加入金砖国家,在加强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中,共同探索本币结算的新路径。

在这场货币大变革中,人民币凭借其稳定的价值和广泛的适用范围,有望成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之一。

随着美国身边盟友们的纷纷“叛变”,这对美国带来极大的压力,打破了美国主导了半个世纪“石油-美元-美债”的坚固体系。

如今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虽然备受冲击,但还是有不少专家依旧相信“美元神话”。

他们认为美元虽然可能会被慢慢削弱,但并不是现在。

他们更为关心的则是马上就要到来的总统选举,因为新一届的总统会关系到外界投资人对美国资产的态度。

虽然“去美元化”是大势所趋,但这场变革并非一蹴而就,因为美元本身和各个国家的经济有挂钩,这种“过度特权”导致各国无法对美元进行一刀切的政策。

现在各国只能通过不断的调整减持美债配比结构,积极对自身数字货币的开发和应用,才能在探索国际货币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关于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0 阅读:138

老方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