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什么放弃繁体字,​跟随中国大陆使用简体字?

情报绕全球 2024-06-01 21:20:41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主编「托马斯小学长」的游记

关于「托马斯小学长」:

走过世界50国,与你分享更大的世界

头条号「环球情报员」主编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什么抛弃繁体字,跟随中国大陆使用简体字?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旅游时,会发现当地汉字使用的会有细微区别。

马来西亚是“简体为主,繁简并用”,报纸和门牌的标题很多是繁体字,内容是简化字,而新加坡已几乎是纯简体世界。

▲马来西亚的中文报纸,标题用繁体,正文用简体

不过呢,新马两国的中文教育已经全面采用简体中文了。

中国大陆50年代就用了简体字,新马两国怎么在“改用简体字”这件事也达成默契?

▲新加坡路边的牌子

【新加坡汉字简化时间线】

1965年,新加坡独立

1969年,新加坡自创和大陆有区别的《简体字表》

1976年,新加坡完全采用大陆简体字

▲新加坡的自创简化字

【新加坡自创字后又采用大陆简化字的原因】

1️⃣ 新加坡种族多,平时用英文沟通,但华人中文能力不行,学写繁体字就更困难,李光耀曾说过:“新加坡的华人多是家无寸土、目不识丁的苦力后代,简化字更易掌握。”

2️⃣ 自创字避邻国疑心。1963年-1970年,马来西亚、印尼均爆发伤亡惨重的种族冲突,华人战战兢兢。

为避免邻国疑心,新加坡1969年先以自创简化字为缓冲,避免采用大陆简化字被邻国认为是“第二个中国”。

李光耀也表示“只有东南亚全部国家与中国建交后,新加坡才能与中国建交”。3️⃣ 国际环境缓和。70年代后中美关系缓和,197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交,新加坡的邻国对华态度改变,加上新加坡人口少,自创字与华人世界沟通增加成本,因此1976年,全面采用中国大陆的简体字。

▲李光耀访华

也就是在1976这一年,李光耀首次访华。虽然新加坡1990年10月才与中国建交,是东南亚与中国建交最晚的国家,这是因为印尼的因素,印尼在1990年8月才与中国复交(1950年首次建交,1967年因为印尼排华暴动而断交)。

李光耀也多次表示印尼和中国建交后新加坡才能与中国建交,但是自从1976年新加坡全面采用中国大陆简体字,以及李光耀访华后,新加坡和中国的官方关系已经开始紧密起来了。李光耀一生中,访华超过了30次。

▲新加坡自己的简化字和后来采用的中国简化字

总之,新加坡是实用主义。从华人贫苦背景降低学习中文成本作为考虑,加上国际环境缓和,达成采用中国大陆简化字的目标。

大马华人人数不占优且缺少政治地位,不像新加坡华人可自行颁布华文政策。新加坡简化汉字时大马华人还是用繁体字。【马来西亚汉字简化时间线】

1972年,「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成立

1981年,因1976年新加坡已完全用大陆简化字,大马出版用中国大陆简化字的《简化汉字总表》

1983年,大马教育部宣布华文学校采用汉语拼音和简化汉字【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原因】

1️⃣ 华文教育濒临灭绝。60年代种族矛盾多,大马政府规定学校须用马来语,否则取消津贴,剔出国民教育。

在打压政策下72所华文中学有55所改制,不愿改制的华文中学变为不在国民教育序列下的华文独立中学(自筹资金运营)。有危机感的华人认为简体字能带来一线希望,可以降低学习门槛。

▲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

2️⃣ 参考新加坡经验。新加坡作为华人主体国家,而马来西亚的华人只是国家的第二大族裔,因此大马参考了1969年新加坡颁布自创的简化字,认为简体字可在“不友好的种族环境”下增加保存中华文化的可能性。

总之,大马华人简化汉字是受到马来人对华文的歧视性政策产生危机感,并参考新加坡做出的决定。

发布本篇笔记后,吸引了1200人投票,其中有250人是新马当地华人。

投票结果

读者精选评论

—(全文完)—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主编「托马斯小学长」游记

关于「托马斯小学长」:

走过世界50国,与你分享更大的世界

头条号「环球情报员」主编

更多游记尽在下方旅行见闻合集

0 阅读:0

情报绕全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