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不尴尬?众多科学家追踪17年的外星信号,竟被一个实习生破案了

蝉说春秋 2024-04-18 06:14:52

你相信有外星文明吗?

在以前,我天真的认为人类文明是孤独的,但当我知道“银河系有1000亿~4000亿颗恒星”时,我才知道宇宙的浩瀚无垠。

太阳系的一颗恒星,孕育出了地球文明,那么银河系又有多少外星文明呢?

虽然不能简单以“1”=“1”来计算,但就算每个恒星系诞生文明的概率低到亿分之一,银河系也有数千个文明。

严谨一点的计算要搬出“德雷克方程式”。

在结合了恒星数量、恒星系附带行星的比例、类地行星数量、演化高等生命概率等因素,计算出“N”(文明数量)最小值为20,最大值为50000000。

德雷克方程 N=Ng×Fp×Ne×Fl×Fi×Fc×FL

然而银河系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整片宇宙的地外文明要多到什么程度。

自从了解到宇宙浩瀚的一角后,人类便从未停止对域外文明的探索,地球上有很多相关组织,例如俄罗斯大亨尤里米尔纳曾资助“突破聆听计划”,意在通过搜寻恒星和银河发出的电波和激光传输讯号来寻找地外文明。

1998年,位于澳大利亚的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一段神秘信号,科学家对此高度重视,因为在一番研究筛选后,他们发现这并不属于自然信号,难道是地外文明发出的电磁波?

神秘信号并非偶然,而是有规律的出现,于是科学家就为这段神秘信号取名为“佩里顿”,并且很多科学家基于“佩里顿”的研究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

研究来研究去,甚至很多科学家都习惯了“佩里顿”的出现,宛如老友一般,直到2015年,一位实习生的到来终于打破了平静。

刚开始,实习生跟科学家一样,都在静静的等待“佩里顿”的到来,结果左等右等它都没出现,实习生太饿了,他离开工作岗位去旁边开启微波炉,当他取出东西的同时,居然听到前辈们发出了阵阵惊呼声。

实习生发现就在他离开的那会功夫,神秘信号居然再次出现了,在他感叹有些遗憾时,神经猛然一震,该不会是开微波炉那一下吧?

他将自己的猜测告诉领导,结果遭到了大家嘲笑,但科学不就是“大胆提出想法,细心验证”吗?

实习生将微波炉的电磁波和天文台收集到的“佩里顿”进行对比,经过反复验证,最后确定所谓的外星神秘电磁波,就是天文台微波炉发出的。

得到结果后,实习生召集实验室工作人员,他在现场给大家做了个实验,结果还真让实习生说中了,当打开微波炉的瞬间,天文台就收到了“佩里顿”信号。

天文台不止一个微波炉,为什么唯独是这个微波炉?

原因在于这台微波炉严重老化,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漏电波现象。

既然确定是这台微波炉,为什么不是每天都会产生“佩里顿”,而是断断续续的无固定规律,唯一凑巧的时间段,确实是工作人员吃饭的时候。

关键在于“工作人员每天都吃饭”,为什么天文台不是每天都收到“佩里顿”?

之所以并不是每天都会出现,是因为只有当微波炉运行时强行打开门,才会出现信号,如果按正常步骤,等食物加热完成再开门,是不会产生信号的,所以“佩里顿”是否出现,取决于使用微波炉的人是否等不及取出食物。

此外,这台微波炉就快损坏了,并且离接收器足够近,当得知这一结果后,有位科学家气的都笑了,之前写了一篇“佩里顿”神秘电磁波和外星文明的论文,正打算发表的时候,知道原来大家苦苦努力追寻了17年的“外星信号”居然是一台微波炉发出的。

也就是说,大家这17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不过这位科学家后续又写了一篇论文《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perythons at the Parkes radio telescope》,不得不说,他的心态是真不错。

为什么帕克斯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微波炉的电磁波?

虽然看名字是“望远镜”,但其实你可以看做是一个接收器,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号,例如手机信号等。

但是,科学家把人类信号都归类备注过了,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一旦接收到,它并不会显示出来,因为在识别过程中,已经知道这属于地球人类的信号。

而这台老式微波炉在工作时被强制打开所发出的电磁波,刚好没有被实验室记录标注过,所以这事最后成了乌龙。

其实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例如2017年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发现”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星系发生大爆炸。

大量科学家在《自然》《科学》杂志上还发布了多篇论文,结果最后发现,所谓的信号是太空垃圾反射太阳光导致的。

为了避免更多的“乌龙”,人类直接用火箭把接收器运送到太空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干净”的观测宇宙,未来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话,天文望远镜也会建造起来。

0 阅读:0

蝉说春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