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沙漠到底有多深?如果把沙子全部挖光,地下会是什么?

蝉说春秋 2024-06-12 10:53:45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横跨新疆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四个地区,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高达33万平方公里,是韩国国土面积的3.2倍。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种有多重意思,有一种意思是“远去的家园”,纵观历史,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曾出现过很多国家,例如乌孙、且末、小宛、托弥、姑墨、卑陆后国等,但最终都消散在历史长河中,发展不起来的部分原因是恶劣的自然气候。

当然了,“塔克拉玛干”还代表着“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要知道,此地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狂风大作,沙丘一望无际,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当地人进入其中,也很难活着走出来。

塔里木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呈环状分布,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等于是困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无数风沙。

在强劲的风力影响下,沙子形成了一座座沙丘,并且沙丘的分布受风力影响,没有规律可循,人类误入其中很难活着走出来。

越是如此,越激发了人类的好奇心,因为“塔克拉玛干”的另一重意思是“地下埋有珍宝之地”。

想要探寻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的“宝藏”,就需要先把沙子挖掉,那么这些沙子有多厚呢?

现代检测沙漠厚度的办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地球物理勘探法、遥感技术、数字高程模型分析和核磁共振技术。

例如地球物理勘探法,通过接收到的地震波来估算沙子的厚度,据探测,因分布不均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子厚度,最薄的地方仅有4~5米,最厚的地方高达300米。

那么把沙漠的沙子全部挖走,底下是什么呢?

答案是“岩石”。

沙子是岩石在遭受长期风力吹蚀后形成的碎屑物质,当数量太多堆积在一起后便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小沙堆,在当地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沙子没有被转移到别处,反而在当地越积越多,于是形成了沙漠。

也就是说,挖走全部沙子后,还需要解决厚厚的岩石层,这样才能获得“宝藏”,得益于现代的高科技设备,我们不需要真的大面积挖开塔克拉玛干沙漠,也能大概知道地下有什么东西。

首先就是丰富的地下水。

沙漠中含有大量地下水?

这事是真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在新生代早期是特提斯洋(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具备古老的水域系统。

后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其他地质活动,塔里木盆地逐渐转为干旱地貌,但丰富的水资源却被埋藏在地下,此外,高原冰川融化的水资源也会从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等周边河流慢慢渗入地下。

据科学家保守估计,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储量高达100亿~148亿立方米,或许有人会说,如果将部分地下水开采后进行农业灌溉,那么就会得到一片绿洲。

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说法,南水北调肯定都知道,为啥北方地下水资源占全国95%,还需要调动南方水资源,道理也是一样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不是一个概念。

肆意开采地下水有可能造成地面塌陷,并且自然沙漠的形成很难靠人力改变,咱们就简单做个数据对比,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平均降水量低于10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就算大面积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也很难起到效果,因为形成沙漠的根本原因没有改变,例如地理位置、干旱的气候等。

但沙漠地下水也不是没用,如果使用得当,还是可以用来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只不过使用量要严格控制,从科学角度出发,专家通过研究地下水,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沙漠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等。

真正能称之为“宝藏”的非矿脉资源莫属,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结合历史来看,正如上文所言,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以前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大量海洋生物足以为石油的形成奠定厚实基础,只不过随着板块运动,这部分资源被风沙掩埋了。

此外,塔克拉在维吾尔语中代表“地下”,玛干代表“家园”,也就是说,“塔克拉玛干”也有“地下家园”寓意,结合西域古国历史来看确实如此,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等待挖掘。

0 阅读:226

蝉说春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