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近泉“青花瓷”墓志:命运多舛,半百得子!

生活导读 2024-06-01 18:20:06

在古老的景德之地,有一位名叫吴近泉的先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吴公生于明代正德年间,由于吴近泉在家族“昊”字辈中排名第十,吴近泉又称吴昊十。吴近泉祖辈皆以耕读为业,未曾涉足仕途。然而,吴近泉却以其淳朴厚重的品格,赢得了乡邻的尊敬与喜爱。吴近泉“青花瓷”墓志,让我们感叹流年似水,无不珍惜这繁花似锦的盛世。那么,吴近泉墓志,记录了什么?传达哪些信息?

墓志记载:“吴公讳邦振,行昊十,号近泉,先生浮之景德人也。祖昺五公,父明四公,母蒋氏。三代皆不仕。承父业,颇励志,然有大闻。惟公淳朴,亦仰其重厚,莫不敬且爱也。公生于正德戊寅年六月十五日子时。娶镇市王升十二之女,孺人曰兰真。生男文博。孺人享年四十一而归。文博亦早逝矣。公半百,继兄邦昌次子文翰,娶里村程氏,有孙矣。公复娶何氏,亦无出耶。又娶沈氏,得女引香,适南门程怡四四。又幸得子文光,娶乐邑洪氏,喜有孙与女矣。何氏生于嘉靖甲午九月初一日酉时,不幸于万历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申时。今择归焉,卜葬于朱坑坞海螺山晓一公之墓上左,寅山申向。且喜山环水绕,峰叠层峦,将公之窀亦寄予何氏之右耶。是年公寿七十有九,敬择于万历二十四年十月初八寅时,与公金砖寄焉。戍时,何氏亦归穸矣。铭曰:天降厥精,地降厥灵。八方奠丽,四象咸平。淑人宅兆,万载永贞。螽斯叠叠,孙子蝇蝇。侄文魁书。男文翰、文光,媳洪氏引真。孙国珍、国瑞、国玲、国琇,孙女迎弟。养子招六,媳欧氏,孙汝贵。出嫁女引香。侍妾清香。”

其实,江西省博物馆对于该墓志的解读都错了,在古代中国,人们的姓名远非现代这般简单直接。一个人可能拥有多个名字,包括学名、字、号、别号等,这些名字在不同场合和关系中有着不同的使用规则。派名通常是家族内部使用的称呼,而号名则是对外使用的学名,往往更为人所知。讳名则是在人去世后,为避讳而使用的名字。

据学者研究,吴近泉是墓志所记载人物的真实姓名,而邦振则是其去世后的讳名。至于吴昊十,则是家族内部对他的称呼,可能是基于他在吴行昊字辈中的排行而来。这种排行加字辈的称呼方式在古代家族中颇为常见,既体现了家族内部的亲疏关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

吴公承袭父业,励志耕耘,虽无赫赫声名,却以其勤劳和智慧,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他娶镇市王兰真为妻,两人相敬如宾,育有一子文博。

然而,吴近泉命运多舛,孺人王兰真早逝,文博亦未能长寿。面对家庭的不幸,吴公并未沉沦,而是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

在人生的半百之年,吴公继兄邦昌次子文翰为嗣,并娶里村程氏为妻,得以延续香火。他后来又相继娶何氏、沈氏为妻,虽然何氏与沈氏并未为他生育子女,但吴公依然对她们关爱有加。在沈氏的陪伴下,吴公终于迎来了女儿引香和儿子文光的降生,他的晚年也因此充满了欢乐与希望。

吴公一生勤劳节俭,注重家族传承。他不仅将自己的智慧传授给子孙后代,更在家族中树立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风。在他的影响下,家族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或学业有成,或事业有成,为家族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吴公,享年七十九岁。晚年时,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族的关心。其子女选择了一处山环水绕、峰叠层峦的佳地作为自己的安息之所,希望将自己的福祉传递给后世子孙。在他去世后,家族中的子孙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于何氏墓右边。

如今,当回首吴公一生时,不禁为他的坚韧与智慧所感动。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家族的传奇,成为了后世子孙的楷模。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 阅读:7

生活导读

简介:生活最沉重的负担是无聊,丰富人生,让经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