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档热门扫地机大横评!追觅、石头、科沃斯该怎么选?

数字尾巴数码说 2024-05-29 11:28:36
开篇

前不久,微博上出现了一个「扫地机是真好用还是智商税」数码热点话题,不少网友对于扫地机的看法可以说是非黑即白。一方面扫地机确实是懒人福音,能给我们腾出更多个人时间做其他事情,而另一方面,扫地机也存在着一些被诟病的问题,像是对于家中的边边角角清理不够到位、扫地机滚刷经常被毛发缠死、时不时要清洁基站既脏手还不省心等等,但其实当下已经有不少厂商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推出了不错的解决方案,有机械臂能擦得更远、不同的滚刷类型防止缠毛、基站自清洁功能,不胜枚举。今年上半年里,多家厂商也都陆续推出了新款扫地机,其定位从中端到高端旗舰均有覆盖。根据知名数据调研机构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今年 4 月份中国家电市场中,扫地机器人的线上和线下均价分别来到 3221 元和 4547 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3.1% 和 6.6%,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选购扫地机时基本集中在三四千元的价格区间。在扫地机足够成熟的今天,这个价位段已经能够买到功能多而全的了,在清洁能力上相比过去也都有明显升级,但不少人对于扫地机还是「持币观望」的态度,想买但又生怕踩坑。为此,针对 4000 元这一价格档位,这次我们找来了今年上半年才发布的三款热门扫地机来一期横评对比,分别为科沃斯 T30 PRO、石头 P10S Pro、追觅 S30 Pro,为便于测试比较,三款产品均为更贴近实际购买需求的水箱版本。既然是扫地机横评对比,这期我们将会主要围绕清洁能力,设置多个测试环节针对它们的清洁覆盖率、清洁力、维护情况等进行详细对比。边角清洁测试

这三台扫地机作为今年上半年的中高端机型,都纷纷在机身上引入了「仿生」的概念,拖布盘均具备有机械臂的伸缩结构。其中追觅 S30 Pro 与石头 P10S Pro 平常拖地时机械臂都为收缩状态,也就是拖布盘隐藏在机身底下,只有在识别到墙边这类长边场景时才会智能伸出拖布盘进行沿边清洁。

追觅 S30 Pro

石头 P10S Pro而科沃斯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无论是平时拖地还是在墙边清洁,拖布盘始终都是处于外扩的状态。科沃斯 T30 PRO了解完各家的机械臂和工作逻辑,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边角清洁测试的 1 级难度—— L 型墙边墙角清洁,其中分为外 L 角和内 L 角。我们会在墙角墙边滴上牛奶,让扫地机以拖地模式分别进行贴边擦拭,这一环节除了对比扫地机的贴边效果,还要着重比较它们在拐角处的覆盖程度。首先我们测试三台扫地机对于外 L 角的清洁情况。第一个上场的是追觅 S30 Pro,在沿着墙边清洁时会自动伸出机械臂,但仔细看会发现拖布盘和墙边不够紧贴,存在小范围的漏拖。

到达外转角时,追觅向外多走了一个机身还要多的位置才进行转身,此时机械臂保持伸出状态,转身后再调整方向去靠近外转角继续沿边清扫。当追觅的拖布盘来到转角处时,还是出现了刚才不够紧贴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漏拖,地上明显遗留了牛奶的痕迹。接下来就是石头 P10S Pro 的表现,它伸出机械臂的逻辑其实与追觅是相同的,虽说石头的拖布盘相比追觅更贴近墙边,但在行进过程时石头的拖布盘明显回弹了几下,也是出现了漏拖的情况。

来到外转角时,石头向外走出刚好一个机身的位置就进行了转身,随后轻微调整角度去紧挨外转角继续清扫,地上的牛奶也被清理干净,对于外转角的覆盖和清洁不错。最后看看科沃斯 T30 PRO 又是怎么处理的。沿墙边行进时,可以看到科沃斯的拖布盘一直紧贴着,基本上做到了墙边的完整覆盖。

科沃斯的转弯不像前两台那么机械,而是一边前进一边转弯,很像我们开车转向的动作,花费的时间要更短一些,放大到日常房间打扫来看,清洁效率也要更高。相当极致的贴边使得它对于外转角和边缘的覆盖程度更胜石头一筹。内 L 角相较外 L 角难度会更大,毕竟大家的拖布盘都是圆的,并不能真正覆盖到整个直角,因此这里更多的是要看各家对于内 L 角的覆盖情况。追觅 S30 Pro 在沿墙边前进时还是出现了刚才不够贴边的问题。到达转角处,由于追觅的机械臂仅有伸出和收缩两个状态,因此它需要先回收拖布盘才能完成转身的动作,可以发现回收拖布并转身造成了身后一个小三角区域的漏拖。

追觅完成转身后会再伸出拖布盘进行一个后退的动作对角落进行清洁,但此时角落有四滴牛奶并没有被拖布清理,漏拖的区域还是比较明显的。而石头 P10S Pro 沿墙面时又出现了刚才拖布盘抖动的问题,行进时还带有顿挫感。在内转角处转弯时同样需要先收拖布再转身,这就出现了身后小三角的漏拖区域。

石头在内转角转身伸出拖布后并不会后退,而是直接前进清扫,好在贴边做得不错,仔细看下来角落只有一丝牛奶的痕迹。沿边清洁时科沃斯 T30 PRO 依旧稳定发挥,直接贴墙走。不同于追觅和石头,科沃斯的无极悬停拖布盘能够做到柔性调节伸出的距离,因此在遇到内转角进行转身时,它的拖布盘是根据机身位置实时调整的,避免了前面出现的小三角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转身后,科沃斯也像追觅一样有后退的动作,对角落做深入的清扫,从而实现更高的覆盖面积,基本上能够将地板上的牛奶清理干净。小结:在这种墙边墙角的清洁场景里,综合三台机器的覆盖情况与效率来看,科沃斯 T30 PRO 的表现最佳,追觅 S30 Pro 与石头 P10S Pro 在转身时都存在相同的漏拖问题,追觅对于墙边和角落的处理不够理想。接下来我们加大难度继续测试日常更加常见的清洁场景——围绕椅脚边缘清洁。我们在椅子四脚周围撒上面粉,分别让三台扫地机以扫拖模式对椅子所在的区域进行 1 次清洁,观察三款机型对于椅脚周围的覆盖情况。(注:三台扫地机的避障灵敏度均为默认的标准等级,为确保有接近的清洁效率,由于科沃斯与石头没有桌椅脚边缘增强清洁的功能,因此关闭追觅的该项功能。)首先来看追觅 S30 Pro 的清洁过程。

在这个场景下,追觅能够准确识别到椅腿,因此在清洁时拖布盘能持续保持伸出的状态,围绕着椅腿时,机身还会以扭屁股的形式贴近椅脚来提升清洁的覆盖率。

全程下来,追觅用时 5 分钟,基本上是走弓字路线时,遇到障碍就开始围绕清洁。清洁完毕后,最近的椅脚周围基本干净,左右侧的两只椅脚有轻微的粉末没被清洁,而最远处的椅脚残留较多,总体成绩中规中矩。石头 P10S Pro 的清洁过程也给大家展示一下。

石头在识别到椅腿后,同样能做到伸出拖布盘和围绕着扭屁股清洁的动作,但在围绕椅腿时,反而因为机身前部靠得太近,无法在转身时让拖布盘对椅脚周围有进一步的覆盖。

经过一番扫拖,石头的耗时也在 5 分钟左右,但清洁策略和追觅完全不同,一进入清洁区域,就直接奔着椅脚去,先从障碍周围清洁起,再去走弓字路线。总体的清洁效果和追觅比较接近,但稍稍好点。右侧的椅脚基本干净,左侧和远处的椅脚周围有小部分区域覆盖不到残留了面粉,最近的椅脚周围有小面积的残留。最后轮到科沃斯 T30 PRO,由于系统对于小区域清洁的判定会自动执行 2 次清洁(走横竖两种方向的弓字路线),为控制清洁效率,因此仅以它第一次清洁的过程和结果用于比较。

前面提到过科沃斯拖布盘的伸缩策略是和别人反着来的,机身无论有没有靠近椅腿都是常态外扩。在围绕椅腿时,科沃斯除了会像追觅和石头一样扭屁股,还能在拖布贴近椅脚边缘时,随机身的转动来无极调节拖布盘,太靠近的时候就自动往里收点,反应的灵敏度非常高。

结束第一次清扫后,科沃斯用时为四分半,路线策略与追觅都是走弓字路线时遇到障碍就开始围绕清洁。由于科沃斯可以在机身移动时持续控制拖布盘与椅脚的距离,因此覆盖率和清洁效果明显更佳。左侧和远处的椅脚基本干净,近处的椅脚有少许残留,只有右侧椅脚周围有较大面积的残留。小结:从清洁覆盖率和清洁效果来看,表现由高到低依次是科沃斯 T30 PRO>石头 P10S Pro>追觅 S30 Pro。科沃斯 T30 PRO 得益于灵隙™灵动恒贴边技术,使得拖布盘做到常态外扩以及自适应与障碍物的距离,能够较好地覆盖到更多区域。追觅 P30 Pro 与石头 P10S Pro 则因为类似的机械臂方案和策略只能依靠扭动机身去清洁,难免会有漏拖和无法覆盖完全的区域。除了前面给大家展示的日常常见的场景之外,这次在测试的房间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曲面墙面的边缘,毕竟家里多少会摆放一些造型比较独特的家具,或者家里存在边缘曲线的墙面,这对于扫地机的清扫工作来说无疑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所以也加入到了对比的环节中,看看扫地机们对曲面的贴边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按照顺序先看追觅 S30 Pro,整个行进过程是先调整角度再走直线,所以顿挫感比较明显,同时拖布盘时而紧贴墙面,时而远离,不能很好地覆盖到曲面边缘。并且在曲面还未结束时就提前把拖布盘回收到机身底部,停止了贴边清洁。

石头 P10S Pro 则是缓慢前进,但也伴随着顿挫感,可以看得出来石头是极力想让拖布盘贴着墙边,无奈面对的是一块曲面。起初还能勉强贴边,但后面角度没调整好导致漏拖,拖布盘直接远离了曲面。

而科沃斯 T30 PRO 的表现就有点欺负人的意思了,在行进时会一边微调方向来沿着曲面走,拖布盘也有明显的小幅移动来适应边缘,丝毫不用担心因为机身距离墙面太近受到挤压,简直就是贴(擦)边大师!避障能力

除了常见的边角清洁,扫地机平时在家里工作时,围绕障碍物清洁才是它们的高频工作场景,因此避障能力也是选购时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次我们依旧划定一块区域,在区域内放置拖鞋、瓶子、数据线、书本这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然后观察扫地机的避障能力以及拖布盘覆盖情况。(各家传感器与算法不尽相同,故将三台扫地机的避障灵敏度均调节为最高)

追觅 S30 Pro 在识别到障碍物时,会围绕着前后移动测距,同时伸出拖布盘围绕清洁,拖布盘与障碍物间距在5~10cm 之间,但在围绕瓶子时又非常激进,机身和拖布盘都贴得非常近,以至于出现剐蹭。

而在走弓字路线期间,转弯时数据线和书本会被机身蹭到,障碍物刚好处在传感器之间的视觉盲区。

石头 P10S Pro 能够识别到区域内的四件物品,但仅对瓶子伸出拖布盘围绕清扫,其余时间拖布盘都不伸出,只是通过弓字路线对物品外围的区域做了清洁。

地图倒是显示出来了另外三件障碍物,应该是与最高等级的避障灵敏度设置相关,因此覆盖率相比追觅要低不少。一向以算法著称的石头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科沃斯 T30 PRO 的表现和追觅就比较接近了,同样会在识别到障碍时移动测距,但是以小幅度转弯来判断,因此在障碍物之间的空间不那么充裕时,机身会对障碍物造成轻微推动。

虽然避障灵敏度调到最高,但科沃斯仍然是比较贴近障碍物去做围绕清洁,间距控制方面与追觅相近。小结:三者都能识别到地面摆放的障碍物,但仅有追觅和科沃斯对所有障碍物做了围绕清洁的动作,覆盖率明显比石头高出不少,加入避障能力综合排序的话,由高到低依次是:科沃斯 T30 PRO≈追觅 S30 Pro>石头 P10S Pro。防缠毛能力

虽说扫地机能够很大程度上将我们从扫地拖地这种家务活中解放出来,但事情往往不会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购买过扫地机的朋友肯定都经历过扫地机的滚刷被毛发缠死导致清洁效果下降的情况,因此「防缠毛」也就成为了各大厂商主攻的方向,这也直接关乎到一台扫地机甚至是品牌给予消费者的印象。经过这两年的迭代调优,各家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防缠毛结构和滚刷形态。追觅 S30 Pro 配备的是主动式割毛防缠绕滚刷 2.0。顾名思义,滚刷内置了刀片,当毛发缠绕在滚刷上时会随滚刷的旋转先被割断再吸入尘盒。石头 P10S Pro 直接采用了双螺旋胶刷对向内卷的结构,当毛发缠绕时,会随着滚刷旋转被汇聚到两端,两端处有刀片能对部分长发进行切割。科沃斯 T30 PRO 则是使用新设计的 V 型螺旋滚刷,配备有抗静电刷毛,同时结合风口处的双梳齿结构将滚刷上的毛发梳理顺畅并吸入尘盒。那么对这三款扫地机的滚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接下来就开始进行防缠毛能力的测试。我们会在地板上均匀洒落近似量的头发在地板上,让三台扫地机分别进行清扫,待工作结束后查看滚刷的缠毛情况以及地板上毛发的遗留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台扫地机的最强吸力均达到了旗舰级的 11000Pa,测试过程均以最大吸力进行测试。追觅 S30 Pro 一番清扫结束后,地面上遗留了两根被切断的碎发,在我们拿起机身翻转来看时,机身再次抖落出几根较短的碎发。滚刷上只有一根被切割一半的头发被内部的刀片夹着,没有明显的长头发缠绕,看来这个割毛滚刷还是有点东西的。但打开滚刷盖时却发现转轴一侧缠绕了一两根长发,取出滚刷就自动脱落了,还是很好处理的。追觅在清理毛发方面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或许可以调整清洁策略对区域多一次覆盖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石头 P10S Pro 倒是能对地面清扫干净没有遗留,但结束工作后机身底部拖有一根长发,翻转机身查看时自动脱落。虽然石头 P10S Pro 滚刷两侧能够切割毛发,但还是不可避免的缠绕上了几根,取下这些头发时可以把转轴先给拔下会比较简单,不用太费劲去拉扯。不过由于石头配备的是两根滚刷,因此平时如果清扫的毛发量较多,可能也会导致两个滚刷都缠上毛发,清理时稍稍增加一点工作量。石头的表现还不错,头发遗留比较少,滚刷转轴虽有缠绕但清理起来不是很困难。最后则是科沃斯 T30 PRO,它也能对地面的头发清理干净,没有遗留。但翻转机身时发现边刷缠绕了一根长发,无法被直接吸走。滚刷的情况总体令人满意,打开盖子前后都没有发现缠绕的头发或其他的杂毛。科沃斯的表现还是比较理想的,地面上的毛发基本能回收干净,滚刷没有缠毛情况出现。小结:毛发回收情况:科沃斯 T30 PRO>石头 P10S Pro>追觅 S30 Pro;缠毛情况:石头 P10S Pro>追觅 S30 Pro>科沃斯 T30 PRO。智能交互

在 AI 快速发展的今天,语音助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稀罕,手机上早已把语音助手玩出花儿来,执行起各种指令轻而易举,扫地机也是如此。这回测试的三台扫地机都内置了自家的语音助手,能通过专属的唤醒进行语音控制,分别是「你好,追觅」、「你好,石头」以及科沃斯的「OK, YIKO」。在它们的 App 中可以看到能够支持的任务指令非常详细,除了常规的执行清洁任务、基站控制之类的任务型指令,它们还能当做小百科小助手,像是常见的智能问答,或者出门前问个天气也都是可以做到的。在通过手机 App 交互控制上,这三家的体验基本差不多,设备页的功能选择真是多而全,像是智能托管、全屋清洁,又或者是支持各种自定义的清洁模式、拖地水量、清洁次数、吸力等等,都可以满足家里不同程度的清洁需要。而且他们也都能够在手机桌面上添加小组件,用于显示扫地机的当前电量、清洁面积、运行时长这些关键信息,同时还有相应的快捷启动按键,方便立即清扫。除了上面讲到的语音助手和手机 App 控制,追觅就没有其他远程控制方式。但另外两家就玩得比较「花」了,石头 P10S Pro 和科沃斯 T30 PRO 都额外支持了微信小程序和 Apple Watch App。需要指出来的是,在这段测试的时间里,石头的小程序一直获取不到设备状态,无法控制。另外,科沃斯还专门适配了 iPhone 的灵动岛,让扫地机开始清洁工作只要一步就能到位。总的来说,多入口也给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远程控制,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一个手机 App。

另外,这三台扫地机身上都有一键清扫的按键,不过一般我们也不会特地弯腰来启动扫地机,便利性上来讲明显不如手机控制和语音控制。但是,这里要说但是了,科沃斯倒是整了点小花活儿,用脚抵住防撞条差不多半秒,就可以直接启动扫地机或者让它接着完成刚才的工作,这不比用手去按来得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这个动作可以说是非常符合直觉的。不得不说,科沃斯的产品经理真的有在挖掘用户的使用痛点。

而在清理指定区域这方面,只有科沃斯 T30 PRO 和追觅 S30 Pro 拥有这项技能。有时不小心在地上打翻了饮料或者零食碎屑想要清理,虽说 App 上也能选区清洁,但想圈选到精准的脏污区域也不是那么容易。这时只要把扫地机放到脏污处并按下区域清洁按钮启动,它就会自动清洁周围这块脏污区域,真正做到指哪打哪。这种操作方式比起选区清扫的繁琐步骤基本没有学习成本,对于上了年纪的老爸老妈来说也更简单明了。

只不过在清洁范围上,追觅 S30 Pro 能处理的面积稍小,它只能清洁周围 0.5m*0.5m 的这么一块小区域。而科沃斯 T30 PRO 则是可以做到 1.5m*1.5m 的更大范围清洁,即使零食碎屑掉到地上再弹出一些距离也能清扫干净。基站

这次扫地机横评对比中,我们并没有选择在观感上更为小巧的上下水版本,而是统一选择了比较符合大多数人实际情况的水箱版。这三款产品的基站形态各异,仅有科沃斯 T30 PRO 是采用了可视化的水箱,一眼就能知道当前的水量,也方便用户预判什么时候需要加水和清理污水。而追觅 S30 Pro 和石头 P10S Pro 只能通过手动开盖拿出水箱或等着 App 通知水量情况,便利性还是稍差了些。基站高度方面,科沃斯、石头、追觅分别为 48cm、52cm、59cm。其中科沃斯 T30 PRO 的嵌入式免开盖基站是最低的,基站上方只要多预留 5cm 就能实现换水,像是内嵌在一些柜子或放在桌子下方都可以,摆放时能够与家里现有的家具布局更好的融入,节省出更多空间。而石头和追觅的基站都超过了 59cm。虽然石头也是免开盖设计,但换水时依然要把水箱提起 20cm 左右,意味着基站的摆放要预留更多的上方空间,像这种桌底下的空间就不能像科沃斯一样去利用了。追觅则是常规的开盖方案,但这个基站高度加上换水时所要提起的距离,直接就告别了收纳。另外,石头 P10S Pro 和追觅 S30 Pro 的基站形态更偏向方正硬朗,视觉效果上没有科沃斯 T30 PRO 的迷你基站来得圆润,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如果是单独摆放,那毫无疑问科沃斯整体的体积形态相比另外两款会更有优势。到了 4000 元这个价位段,各家的基站功能其实拉不开多大的差距,都可以称得上是全能型。比如常见的热水洗拖布、热风烘干、自动集尘、基站自清洁等等实用的功能都一一具备。硬要挑出不足的话,根据三家官方的数据,科沃斯 T30 PRO 和追觅 S30 Pro 在热水洗拖布都使用了 70℃ 热水,相比之下只有 60℃ 热水的石头就显得差点意思了。另一项不得不说的就是基站的清洁维护了。从下图可以看到,追觅、石头、科沃斯三家的基站内都有一个清洁槽,虽然三台都具有基站自清洁的功能,但基站底盘和清洁槽还是会有不易清理干净的污渍或者杂物,久久一次的手动清洁也是在所难免的。带大家看看这三台机器实际清理时都是什么情况吧。科沃斯 T30 PRO 的底盘和坡道为一体式设计,取出底盘时会连同清洁槽一起取出,两者可以分开单独清洗,能够洗得比较彻底。石头 P10S Pro 的构造则是单独的清洁槽和坡道,清洁槽取出后就可以清洗,底盘不会遗留脏污,不用额外去清洁底盘。追觅 S30 Pro 就显得不那么人性化了,只能清洁槽进行冲洗,虽然里头配备了刮洗臂用于清洁底盘,但不能做到 100% 清理脏污,小部分的残留就不得不蹲下来去仔细擦拭,是这三者中清理起来最麻烦的。虽说追觅的 App 中还贴心给出了详细的底盘清洁教程,但这么多步骤操作下来,其实也与扫地机解放双手的初衷有所违背了。总结

看到这里也意味着本期横评差不多要结束了,测完这三台扫地机也有一种副本打通关的感觉,是时候给大家做个总结了。在大家比较关心的清洁效果和维护上,这三款 4000 元档的扫地机确实都拿出了相应的方案解决用户的使用痛点。经过一系列测试评判,科沃斯 T30 PRO 的综合体验和产品力要优于追觅 S30 Pro 和石头 P10S Pro。边角清理场景里,得益于科沃斯创新的灵隙™灵动恒贴边技术,拖布盘能够无极伸缩自适应,这种反其道而行的运行策略使得科沃斯 T30 PRO 的清洁覆盖率胜过其他两款。在防缠毛能力上,追觅和科沃斯的表现相比石头显然更好,不过科沃斯的灵缠™双梳齿防缠绕技术使得缠毛相比追觅更少,大大减轻了后期用户对于滚刷清理维护的工作量,同时对于毛发的回收表现更佳,不会出现遗漏。小体积、较低矮的基站也发挥出更大的空间优势,好收纳、避免占据过多的家庭空间,水箱可视化也更便于我们平时把握换水的时机和清扫节奏,便利性高于追觅和石头。而后期维护时,科沃斯和石头显然比追觅来的省心不少,清洁步骤少了许多。就这么说,科沃斯的功能覆盖和形态在同价位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因此,在这三台 4000 元档的热门扫地机中,科沃斯 T30 PRO 会更适合不同人群使用,同时对于使用场景的覆盖也能做到更广。
0 阅读:0

数字尾巴数码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