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说对了,从入围的王阳身上:我看到了娱乐圈的隐形规则

朦朦影影 2024-06-01 21:28:48
前言

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每届影视提名时都会有“沧海遗珠”。

第29届白玉兰奖提名公布后,《追风者》入围5项排名,这本该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细心的网友发现最佳男主角那一栏,三番男配王阳的名字赫然在列,一石激起千层浪。

王一博的粉丝立马攻占评论区,质疑评审标准以及奖项的公正性,并纷纷指责剧组吃相太难看,表明:没有王一博就没有追风者。

毕竟最佳男主角可是男演员的最高奖项之一,身为《追风者》男主角的王一博,却被三番男配王阳挤出入围名单,多少有点令人不可置信。

不得不说,演技才是娱乐圈的硬通货,白玉兰入围名单给“流量明星”狠狠上了一课。

要口碑还是流量?

《追风者》的大火,靠的是王一博的流量和王阳的口碑,这是公认的事实。

王一博在《陈情令》爆火后,收揽了一大批粉丝,并借此跻身顶流。

当时的《追风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开拍,导演看到王一博强大的粉丝基础,属实有些心动,于是竭力邀请王一博出演男主魏若来。

因王一博的超高人气,招商引资格外顺利,《追风者》也得以顺利开拍。

剧集热度更是破万。

而且剧中魏若来从七宝街开始,到十送红军结束的热血红军故事,也让大家看到了王一博演技的进步。

再看王阳,身为老戏骨,演技肯定没的说,一如既往。

在剧中饰演gmd沈图南,立场不同,但却肯为了徒弟“魏若来”和妹妹“沈近真”一次次妥协。

甚至到最后改变立场,“沈图南”这一角色的成长以及改变也是积极正向的。

《追风者》有如今的口碑,除了王一博的流量加持,王阳的演技功不可没。

双标粉?

王一博粉丝主抓着王阳男配这件事死活不放,硬说王阳在《追风者》所占篇幅14%,算起来应该是三番。

要这样说,就不得不提,《陈情令》、《风起洛阳》、《冰雨火》、《无名》、《热烈》、《维和防暴队》,这些当时都被粉丝称是双男主剧。

实际上呢,片头片尾、官博,哪个都显示王一博只是二番男配,自家正主是二番男配时,就吹嘘“双男主”,一番男主时,就觉得除了一番以外都是男配。

粉丝“破大防”

《追风者》是以魏若来的视角讲述的故事,可以说整部剧是魏若来的成长史。

对于王阳入围白玉兰,大家其实都没有意见,粉丝气愤的点在于,王一博才是《追风者》一番男主。

如果说剧组一开始就告知观众这是双男主剧,或者给王阳报名的是最佳男配角,也不会有人提出任何意见。

毕竟王阳身为老戏骨,演技在那里撑着,入围最佳男配,大家也会积极祝福。

但当时《追风者》招商宣传全打的王一博的旗号,并借此掀起“红色热潮”。

各大文旅使用的出圈形象、台词、以及名场面也都是王一博饰演的魏若来。

吃着流量的红利,现在要评奖了,流量没用了,又一脚踢开,粉丝辛辛苦苦做数据为别人做了嫁衣。

也难怪王一博粉丝破防。

王阳账号被冲击

在事件逐渐扩大后,好事的网友发布了疑似《追风者》白玉兰奖的报奖名单,其中王一博、王阳都申报的男主角。

原以为粉丝还是有理智的,知道王阳入围最佳男主,主要责任在于剧组而非本人。

结果粉丝毫无理智可言,一股脑涌到王阳社交平台,留言质疑王阳“偷奖”。

称:“王阳本身就有四部剧在评奖期,其中有三部都是男主,却凭借着王一博主演的《追风者》,PK掉了同样有竞争力的秦昊和王凯的作品。”

首先,王阳作为一个演员,没有可以指使剧组更改报名的权利。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追风者》中将“沈图南”这一角色成功的演绎,然后带给观众。

先不说“升番抢最佳男主”这个事件,孰对孰错,王阳又是否参与其中,就说王一博的粉丝在王阳评论区阴阳怪气的话语,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对于名单不满意有情绪,可以向主办方反应,可以去找剧组理论,但是骂被提名的人,多少有点伤及无辜了。

正主王一博社交平台置顶还是“清朗计划”。

官方粉丝团也在呼吁大家要积极传播正能量。

但无脑粉丝依旧在搞阴谋论式的粉圈那一套,也不想想,到时候场面搞那么大,不还得自家正主出来收拾烂摊子。

年轻人就是要敢打敢拼,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都有选手落选,更何况是每年都有的白玉兰。

结语

《追风者》本身作品没有一点问题,立意特别正向。

王一博没有入围,只有两种可能性:

1.剧方没有提报王一博,可能是为了稳妥,提报王阳。

2.剧方提报,但王一博依旧没入围,那就是王一博没有得到白玉兰评委的认可。

不管是哪一种,王一博都应该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约束好粉丝,别让他们拖后腿。

0 阅读:0

朦朦影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