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洲可以反问王耀武:我那五万人是猪,你有十一万大军,怎么在济南只打八天就输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06-24 12:37:43

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王耀武含沙射影敲打李仙洲:“别说是五万军队,就是五万头猪,也得抓好几天吧?”

1894年出生的李仙洲是黄埔一期的“老大哥”,1904年出生的王耀武是黄埔四期“小学弟”,被俘前,李仙洲是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王耀武是司令官。虽然李仙洲是王耀武的副手,但是王耀武对这位“李大哥”还是比较尊重的,这种情况直到1947年的莱芜战役后才发生了改变:李仙洲只用三天,就把一个“绥靖区”指挥所、两个军部、七个师,五万六千多人丢得干干净净。

王耀武嘲讽李仙洲大可不必,李仙洲当时完全可以反唇相讥:我在莱芜无险可守三天丢了五万人,你有十几万大军在坚固的济南城,怎么八天就输了?

李仙洲并没有反唇相讥,而是委屈地哭着离开了,王耀武可能也觉得过意不去,就对自己的指挥失误也进行了一番检讨,他在1958年写了《大崩溃前的挣扎·回忆济南战役》(见于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纵横杂志》也有转载,标题略有不同):“我判断华东解放军下一个作战目标必是济南无疑,我为了作最后的挣扎,积极进行了备战布置。”

王耀武怨恨李仙洲也是有道理的——莱芜一战,李仙洲把王耀武的主力部队全部送掉,王耀武剩下的所谓正规军大部分都是被解放军歼灭过后又重新建立起来的,番号虽然没变,但是武器装备和战斗力都不可同日而语,王耀武的算盘怎么都打不出底气:“除整编七十三师十五旅和七十七旅、整编二师二一三旅、整编八十四师一五一旅以及新运来的整编十九旅、整编七十四师五十八旅的一二七团战斗力较强外,其余部队的战斗力均差。尤其地方保安团队多为地痞、流氓、地主、恶霸、散兵游勇和一部分拉来的壮丁编成,装备差,待遇低,精神涣散,更不堪一击。”

就在王耀武一筹莫展地扒拉算盘的时候,老蒋在1947年2月23日莱芜战役结束后飞到了济南,并对王耀武下了死命令:“济南在军事、政治、地理上都很重要,如发生问题,你要负责。”

王耀武哭的心都有了:就这么点散兵游勇,我拿啥守济南?

老蒋下完死命令,拍拍屁股就走了,王耀武则坐在济南城每天接收败报:1948年3月间,胶济路上的周村、张店、淄川、博山丢了,整编三十二师、交警总队、保安团三万余人被歼;4月27日,潍县又丢了,整编四十五师和第六区、第八区保安团四万人六千多人被,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兼整编四十五师师长陈金城被活捉。

两个月时间,王耀武在外线的部队就丢了八万多人,而老蒋和刘峙杜聿明(当时第二绥靖区名义上归徐州“剿总”指挥,杜聿明还曾到济南“指导”并提醒王耀武注意吴化文)又不允许王耀武收缩部队,也不允许他撤出济南。

王耀武比谁都清楚济南守不住,于是他在5月15日飞到南京见老蒋,建议放弃济南,把部队撤至兖州及其以南地区,与徐州一带的部队连成一片,结果挨了老蒋一顿臭骂:“你不从大处着眼。对济南的问题,我曾考虑过。我们必须确保济南,不能放弃。我们的失败是失败于士气的低落。你们如不发愤努力,坚定意志,将死无葬身之地。”

王耀武被骂得灰头土脸回到济南,发现自己的处境更糟糕了,他惊讶地发现:解放军对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及新占地区的公路,不但不破坏反而极力抢修中并逐渐向济南延伸,缴获的火车头和车厢也基本都修好了——这显然是为进攻济南做准备!

实事求是地说,王耀武在抗战中的名头都是血拼出来的,他的战略眼光也并不差, 济南守不住这一点,可能除了老蒋,其他人都看出来了,据王耀武回忆,当时张群就比较赞同他的想法:“军队一打就败,地区不断地缩小;地区愈缩小,兵员粮食也就愈没办法。这样打下去,真是危险。”

何应钦附和老蒋的说法,他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用嘲讽的语气“劝”王耀武守住济南:“作战以来,我们的将领送给解放军的‘礼’很多,你也送了不少。陈辞修(陈诚)曾夸口说过,只需要三个月、六个月就可以解决敌人主力,可是现在已打了两年多了,不但没有解决,我们的军队反而已经被消灭了约有二百多万。这样下去,真是不堪设想。希望你守住济南,不要再送‘礼’了。”

王耀武当然不想送礼,老蒋这个运输大队长在丢了近半家当之后,也变得小气起来。

进入七月,兖州、济宁解放,第十绥靖区司令部及直属部队整编十二师和保安团三万被歼灭,司令官李玉堂仅以身免(三李不如一王,说的就是李延年、李玉堂、李仙洲和王耀武)、十二师师长霍守义被活捉。老蒋马上命令第二兵团邱清泉部集结于商丘(邱清泉忌讳地名而不肯入驻)、第七兵团黄伯韬部集结于新安镇、第十三兵团李弥部集结于宿县、固镇地区,准备随时策应王耀武。

时任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的杜聿明也飞到济南给王耀武打气,但却只是吹大气而不肯出实力,王耀武拉上副司令官牟中珩、参谋长罗幸理等人一起向杜聿明表示要守住济南,必须把整编七十四师或整编八十三师调回济南——整编七十四师(原七十四军)是王耀武的嫡系精锐,虽然被歼灭过,但是重建后装备依然很精良,兵员素质也不错。

杜聿明一毛不拔:“只要加强工事,不增加兵力,济南也可以固守。如守不住,即使再增加部队,也守不住。因此,我不同意再增加部队。如若打起来,只要你们能守十五天,我指挥的部队一定可以到达济南,解你们的围。”

王耀武当场反驳:“增援部队必定会受到华东解放军截击,十五天绝对到不了济南。所以还必须增加防守部队。如再调一个师来,我们守十五天也无问题。否则济南守不住,到那时增援部队再多,也无济于事了。”

罗幸理补充:“光靠工事而部队不坚强,是不行的。如不增加部队,济南只打三五天就完了。”

杜聿明不但没有给王耀武援兵,还回南京向老蒋告了王耀武罗幸理一状,王耀武回忆:“杜对罗所说的话很不满意,他回到南京见蒋时曾向蒋报告,说罗幸理没有固守济南的决心,身为参谋长,不但不设法鼓励士气,反而尽说泄气的话,思想有问题。”

眼看杜聿明口惠而实不至,根本指望不上,王耀武只能自救,他一连作出了六手准备:第一,请求老蒋把驻在苏北的整编八十三师空运济南;第二,请求老蒋补充十一万人两个月所需的弹药和粮食;第三、抢修、加固工事,挖掘外壕和陷阱,架设鹿砦及铁丝网,练习夜战射击;第四,与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比王耀武晚一年特赦)一起给部下作动员,以提升士气;第五,在千佛山下扩建飞机跑道、在城北五柳闸蓄积小清河水,一旦战败就开闸放水然后坐飞机开溜;第六,组建壮丁队、纠察队、担架队、输送队,自己搞好后勤。

王耀武连出六招,结果却是一招都不灵 ,只用了短短八天,王耀武就把十一万大军全部拱手送出,跟他的“李大哥”李仙洲相比,可以说是大哥别说二哥:李仙洲三天送掉五万六,每天送一万八千多,王耀武八天送掉十一万,每天也得送一万四千。

王耀武在战犯管理所跟李仙洲重逢,在训完李仙洲后,肯定也会打一个激灵:我有十一万大军,还做了六手准备,怎么也是只打八天就输了?

王耀武想不明白的问题,李仙洲当然也不会想明白,我们复盘济南战役,也会发现王耀武一点胜算都没有:王耀武原本是有机会带着那十一万人溜走的,但是老蒋和何应钦不让他走,杜聿明也不让他走,倒是“文官”张群跟王耀武的意见比较一致,王耀武不走,老蒋的援兵迟迟不到,杜聿明又指挥不动邱清泉和李弥,这场仗还没开打,王耀武就已经输了。

李仙洲败得不冤,王耀武也输得不冤,这二人到了战犯管理所也不必互相埋怨,因为老蒋气数已尽民心尽失,不管王耀武有几手准备,最终的结果都不会改变,除非他有李弥的逃跑技巧。

王耀武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只在八天就送掉了十一万大军,睿智的读者诸君或许可以为他解惑:按当时的战局,别说王耀武,就是杜聿明和黄维、文强这些功德林“同学”都在济南帮助王耀武防守,结果也是守不住,那么当时王耀武要避免战败被擒,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2 阅读:413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