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读博6年海归学历被卡教职offer成泡影

乐学观天下 2024-06-12 17:32:31

广州30多平的公寓里,妻子的埋怨如同悬置的警铃。唐文远忘了倒垃圾,忘了晾衣服,都有可能引发婚姻危机。今年3月底,妻子再次提了离婚,核心内容还是唐文远遥遥无期的博士毕业。

“苦熬这几年都过来了,现在正是我毕业、走向光明的时候,离婚你太亏了。”唐文远总是这样劝,但这次,劝慰失灵了。留学生服务中心前不久发来消息:(海外博士学历)暂不认证,理由是“赴境外学习时间少于学制要求,且涉及在国内研究学习的经历”,需补充材料进一步审核。

唐文远参加的是国内985大学的分校区与某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培养项目,读历史学,由海外国家授予博士学位。第一年在国外读,免学费,后三年在国内,交培训费2.5万元/年。2022年6月,他提交了博士论文终稿,但疫情原因,无法出国走外审流程,一等就是一年。到了终审环节,又遇上当地动乱,申请签证等了大半年。四年学制,唐文远花了将近六年才读完。

今年2月,他正式领完毕业证回国,拿到了安徽、湖北两所高校的offer,约定3月入职,还替妻子争取到高校行政岗的工作。妻子在广州有份月薪1万6的教职工作,一直犹豫要不要离职。唐文远带她去了准备签约的高校考察,感受校园氛围,他们开始畅想——在高校工作八九年,存款能有80万以上,孩子也能在附属小学就读,做个过渡。等评上副教授、教授,再去新一线城市扎根,全款买房,这时孩子也能上附属中学了,做个“城二代”。

广州的租房还有4个月到期,许多家具都是将就。桌子是读书时的床上桌和凳子绑定的拼凑桌,唐文远觉得太小,想换,妻子说再凑合一年。厚厚一沓本科、硕士和博士证书,放在一个纸箱里,关在储物间。唯一的生活品质落在三年前买的投影仪上,但没有足够空间,只能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看。

一切都准备好了,留学生服务中心(简称“留服”)的博士学历认证是最后一步。没有这张证明,在海外求职是没问题的,但国内事业单位、国企和大型民企,都要严格审查。“所有的人生规划,结婚生小孩、买房买车、定居生活,全部都压在这个证上。”唐文远说。从今年3月初提交审核算起,他的等待已有108天。唐文远进了一个200多人的群,大部分都是和他一样学历认证被卡住的硕博留学生,理由也几乎是“赴境外学习时间少于学制要求”。

时间就是利益,是唐文远秉奉的观念。读大学后,他买火车票从来都买卧铺,睡一晚上就到,不想浪费白天。硕士毕业时他26岁,村里已经有了闲话:你儿子啥时候结婚?啥时候找对象?作为传声筒的母亲把话传到他耳边:谁谁谁又考上了镇上的公务员,谁谁谁结婚了。他那时瞧不上这些,给父母反洗脑:乡镇公务员算什么,博士毕业,起码讲师起步,学校给房,未来入选人才计划,评副教授,“一下子把好几年捞回来。”

学历认证的问题,唐文远不是没有担心过。按照项目介绍,必修课学分只需海外国家一年的18学分,并且第一年刚刚读完,老师就催着让回境内上课。但看到4位同学在去年10月至12月陆续认证通过,他就把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合理化了——虽然是第三世界国家,但毕竟是当地的顶级学府;联合培养的国内大学虽然是分校区,但也是985。

而唐文远最终没有妥协。5月26日,留服又来了消息,依旧“需补充材料”。唐文远又得和时间赛跑——每一天都意味着更多的痛苦。然而,他仍然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前方一定会有光明。正如罗曼·罗兰所言,“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唐文远选择了坚持,因为他相信,每一份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0 阅读:9

乐学观天下

简介:关注乐学观天下,带你一起洞悉全球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