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AI三年计划:规模破千亿,智算超3000P

元力社 2024-06-05 18:28:57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

日前,陕西省工信厅正式印发《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通过四大行动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绘就新蓝图。

《方案》指出,到2026年,建成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人工智能重点技术产品在工业领域普及应用,创新应用场景数量达到100个以上。

在算力方面,推广算力券、智能算力车等,鼓励采购智能算力服务。2024年建设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陕西电信算力中心、安康智算中心(一期)等项目,新增30户以上企业应用智能算力,组建陕西省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中心,加快行业大模型在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2026年建设运营智能算力达到3000P以上。

据悉,2023年,陕西省大力推动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新型算力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提供AI算力300P,每秒可进行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计算。

3月19日,全国首辆“智能算力车”开进西安,为陕西企业获取智能算力服务提供新选择。“通过车载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智能算力车’搭载超强算力AI服务器,可提供20P算力,能够满足企业数据不出域、灵活训练大模型的算力需求。

在企业方面,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共研技术、共建平台、共探应用、共享成果,集聚资源要素,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2024年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达到300户。

目前,陕西有1.3万名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科研人员、80余家省部级及以上相关研发平台,有31所高校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以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为例,该中心自2023年底竣工以来,已经吸引了包括中科昇腾(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视语(西安)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涵盖了AI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解决方案供应、交通场景数智化服务等多个领域,年产值累计超亿元。

此外,该中心还重点招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上下游企业,以期逐渐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虹吸效应”。

近两个月来,陕西接连出台多个文件,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其中,《陕西省培育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于4月初印发。按照计划,到2035年,陕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辐射带动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智慧文旅、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下游“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突破5000亿元。

陕西省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周艳丽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算力、人工智能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关键引擎。围绕数字化转型,陕西省内各企业积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导地位,推动陕西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0 阅读:11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