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从组织部到检察院,艰苦程度超想象,执行死刑跟犯人挤一辆车

荒径寻幽者 2024-05-03 10:16:40

有一位江苏的老干部曾回忆:

我是1945年出生在安徽的大别山区,父亲死的早,从小吃了很多苦。

1964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华东政法的法律本科(恢复招生后第一批)。

第一学期是理论课,第二学期本计划是政法专业知识,但秩序乱了,我们去上海参加“社教”工作队,后面所有的课都停了。

1968年7月算是毕业,分到江苏一个县插队当农民。

1971年,我进了团县委工作,1975年进县委组织部。

1975年先是恢复公安局和法院,1978年下半年,检察院开始重建。

1979年下半年,组织跟我谈话,考虑到我法律本科,又年轻,让我去市检察院。

我觉得从小就苦日子过来的,去检察院还能有多艰苦。

我去了之后,才发现我想简单了。

检察院分院前身是从公安局预审科划过来的,法院调过来几个,我去时也就20来人。

当时设刑检,经检,监所检察这几个科室,没有控申科呢。一个科室都摊不到一个房间办公。

我是7个检察员之一。

一般一个检察员带一个书记员办一个案子,重大,疑难案件向市委常委或者政法委汇报。

办公电话和打字机都和公安合用,那个公安的科室跟我们在一层。

有几支手枪,几副手铐,一只旧照相机。

去城区办案都是骑自行车,就几辆,轮着骑,下乡办案一律坐公共汽车。院里有一辆吉普车,轻易不舍得用,那是宝贝疙瘩。

有一次我去比较远的县,坐了4个多小时,到那食堂过了点,饭馆吃不起,转了半天才随便买了点垫垫。

还有一次夏天,我跟一个书记员,出了车站离山里头的现场还有十几里路程,走到那,晒到脱皮,衬衫被汗水染花了!

还有去临场监督法院执行死刑,没有车,我们曾几次和犯人挤在囚车车厢里,心里要说不怪怪的那是假话。

去还好说,回来旁边就是躺着的尸体,车不通气,回来几乎都要呕吐。

1983年,我当了检察长,带头不搞特殊化。家里没电话,上班打电话是靠市政府总机接转,下班后市领导临时有事找不到我,耽误过事。

到了第二个任期,我家里才装上电话。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检察院的工作条件才有了大的改观。

0 阅读:1

荒径寻幽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