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的中药,“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用对百病少

神希园 2024-06-11 16:43:16

说到《神农本草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将古老的药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后所编纂的一部医书,其医学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其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有很多后世的药学专著,例如《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此医书。

几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许多“奇效”药物,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临床治疗,其中,这味药物,更是被当做行气止痛的要药,深受众多医家的喜爱,它便是川芎,该药具有辛、温的药性,归入体内的肝、胆、心包经,有着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效果,俗语说:“悠悠药草香,川芎采收忙”,而该药的临床应用,也主要体现于以下这2个方面。

1.血瘀气滞痛证

川芎这味中药药性辛散温通,既可以“活血化瘀”,又可以“行气止痛”,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可以发挥“通达气血”的功效,因此,川芎这味中药常用来治疗因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胸胁胀痛以及腹部疼痛等痛证。

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病证的不同,医者常会将川芎与其他的药物配伍使用。例如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疼痛,可以将本药和柴胡、白芍、香附等药材同用,在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所收录的药方——柴胡疏肝散,就有缓解和治疗此病证的效果。将川芎和丹参、桂枝、檀香等相须使用,对治疗心脉瘀阻诱发的胸痹心痛,会有奇效。除此,《医林改错》中的经典良方——血府逐瘀汤,也是将本药和桃仁、红花等同用,以缓解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

川芎这味中药,善于“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是妇科要药,能够活血调经,可用于治疗多种妇产科疾病。像是上面说到的血府逐瘀汤,不仅可以消痞散结,对于女性因瘀血所致的经闭、痛经等,同样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是寒邪凝滞,导致气血瘀阻,则可以用温经汤,将川芎配伍桂心、当归,治疗此病证;产后恶露不下,也可以用本药配伍其他的中药,进行调理或缓解。

2.头痛,风湿痹痛

川芎这味中药,还善于“上行头目”,具有祛风止痛的效果,是治疗头痛的要药,被众多医家称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尤其是针对少阳、厥阴经引发的头痛,会有明显的缓解效果,无论是风寒、风热、血虚、血瘀头痛,均可用本药来治疗,金元医家李东垣也曾说,“头痛须用川芎”,而民间也有“有川芎,不头痛”的说法。

治疗风寒头痛最经典的药方,就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川芎茶调散,将川芎和羌活、细辛、白芷等同用,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头部疼痛病症。如果是风热头痛,则可以将本药配上散热清热的菊花、石膏等,来缓解病症。

除了缓解头部疼痛外,川芎辛散温通,在祛风止痛的作用上,也有较大优势,可以治疗因风湿所引发的痹痛,比如《千金方》中的独活寄生汤,配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同用,祛风湿、止痹痛。不过,川芎虽然在缓解疼痛上,有着显著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此药来缓解不适,像是阴虚火旺、多汗出、体内热邪较甚以及没有明显瘀阻的出血病症,都不适合用此药,而且对孕妇而言,该药还可能会导致气血妄行,破瘀行血,因此需要慎用。

对于川芎这味中药来说,不仅是血中气药,更是有着“上行头目、下达血海、中开郁结”的奇妙功效,它在方剂中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君臣佐使都可用,尤其是它在很多时候还可以“兼以为使”,这也让川芎这味中药在中医临床中能够发挥广泛的作用,真可谓是“川芎这药草,用对百病少”。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0 阅读:69

神希园

简介: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