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老师又迎来“坏消息”,家长却举双手赞成

时光催人老 2022-12-15 15:15:24

文/教育365天

前言

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教育都是希望和未来,尤其是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除了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更好的改变命运的途径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各家各户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大家在教育上投入的物质和资源也更多了,就连中小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也从普通本科院校逐渐变为重点大学,对学历的追求也更高了。

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要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天资聪颖,考上好大学自然不在话下,但大部分孩子资质都差不多,要想脱颖而出,就得在努力和教育资源方面多下点功夫。

为了支持孩子好好学习,家长们逐渐养成了帮孩子报名补习班、补课班的习惯,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还会直接聘请一对一的家教老师,哪怕收费标准高昂,只要能切实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家长们也毫无怨言。

教育部发布通知,中小学教师迎来一项“束缚”

虽说自从双减政策之后,教育部门已经规定,市面上的各色补习班和培训机构都不允许在周六日、法定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开设学科类辅导,但依然有机构何老师选择“铤而走险”,毕竟开始补习班和在外有偿补课,收入是非常丰厚的。

正在补习老师的角度,一方面自己补习可以补贴生活,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家长们也需要补习班,岂不是大家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教师虽然是一份铁饭碗工作,但众所周知,除非任职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否则大多数中小城市的中小学老师薪资收入并不高,起码在21世纪20年代的环境和物价下,老师们的收入也只是勉强够养家糊口而已。

为了拓宽收入来源,改善生活,不少老师都有偷着补课的想法,为此,各种补课方式还应运而生,包括但不仅限于住家老师、住家保姆、咖啡馆补习等等,这些都是双减政策之后,校外补习班和补习老师套用的新外衣。

事实上,早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前,教育部门就是严令禁止在职教师和私立学校有合同的教师在外有偿补课的,老师们可以给学生补课,但前提是得无偿,只要是有正经工作的教师,在外开设补习班或者有偿补课,就都属于违规行为,一旦被查到,情节严重的还可能直接撤销教师资格证。

最近,教育部等十二部门又发布了新的消息,提出各地要详细排查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一旦发现存在有偿补课的行为,将会对有偿补课的教师严惩不贷,其中就明确提到了“住家老师”“高端家政”等补课方式。

既然官方的通知已经发布了,建议中小学教师们还是尽量打消这个念头吧,铁饭碗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也算是比较可观,再加上旱涝保收,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总比到时候有偿补课被抓包,被学校辞退,或者直接毁掉终身前途要好得多。

一部分家长举双手赞成,也有一部分家长感到难过

对于教育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通知,详细排查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家长们的意见可以分为两派,一部分家长对此举双手赞成,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感到有些难过。

在赞成的家长看来,中小学生当前学习压力真的很大,要想实现为中小学生减负,禁止课外补习刻不容缓,虽然以后不能在节假日和周六日补课了,但只要学生上课期间认真学习,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成绩想来应该也不会多差。

在有些难过的家长看来,教育部门禁止中小学老师在外有偿补课,与此同时,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也就没有补习老师了,这样一来,他们的成绩真的能有所保证吗?虽然学校老师教学水平毋庸置疑,学校学生太多了,每个老师都要同时针对几十名学生,真的可以兼顾过来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再者,这部分家长也有些不解,老师开设补习班赚钱,家长们愿意花钱给孩子报名补习,难道不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为何相关部门就这样容不下呢。

其实,教育部等部门在发布这样的通知之前,已经把家长们担忧的方面都考虑进去了,其实之所以严厉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给学生补课,主要还是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降低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限制校外补习,也可以适当缩短不同家庭学生在教育方面的差距。

今日话题:

对于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新通知,你怎么看呢?你支持吗?

0 阅读:53

时光催人老

简介:不要在我的世界里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