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罗sir职话 2024-06-10 19:14:38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界格局。

早先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已经完成选举,印度总理莫迪连任,对我们来说算不上一个好消息;而今天欧洲议会的选举,可谓是强化了这一点。

几乎是一夜之间,欧洲面临大变天。

欧洲极右翼政党6月9日在欧盟议会选举中取得了重大斩获,这让欧盟两位最重要的领导人,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肖尔茨意外失利。

首先就是法国的国民阵线极大主宰选票,使得马克龙立即解散国民议会,要求举行新选举,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风险,因为这意味着马克龙的政党可能遭受更多的损失。

作为马克龙的反对派,勒庞在赢得选举时说:“我们准备让法国转向,准备捍卫法国利益,准备停止大规模移民。”除了法国,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的其他国家的极右翼领导人也在庆祝胜利,并发出类似的呼吁。

保守主义和极右翼势力在欧洲的崛起,对全球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首先,欧洲极右翼的兴起,一定会让整个欧洲右转,这意味着传统一个鹰派的欧洲将要崛起,除此之外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可能更能润出去了。

这是欧洲传统“白左”遭遇到的最大挑战。

当然,鉴于选举是人们选出来的,因此这次欧洲整体右倾的背后,其实是欧洲人意识逐渐觉醒或者说反转的又一个例证。

这次为期四天的欧洲议会选举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选举,仅次于印度,而最终欧洲极右翼的崛起则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得票超过30%,比马克龙领导的亲欧洲的复兴党高出一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中间偏右的基督教民主党阵营在德国得票几乎30%,轻松击败德国总理肖尔茨的社会民主党,后者得票只有14%,甚至低于德国选择党。

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通过视频对德国的支持者说,“你们已经确立的趋势是所有更好的,即在困难时可极大确立最强的势力。”

随着欧洲议会选举的接近尾声,这场选举将使欧盟右转并改变未来方向,这可能会让欧盟更难通过立法,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决策也有可能会陷入瘫痪。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欧盟对华的策略转向,理论上极右翼势力越多,对外就更强硬、鹰派,随着欧洲整体右转,他们在贸易逆差、移民问题上可能也会更为保守和强硬。

其实不仅仅是欧洲右转,美国在这个问题上走的更是比欧洲提前了数年,特朗普的上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从欧洲的投票结果来看,目前欧洲中间派主流政党仍将保持多数,但是极右翼政党也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胜利,在720席的欧洲议会中,极右翼政党新增了30席左右,将对欧盟未来的决策起到牵制的作用。

这是欧洲稳中偏右的趋势。

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获得189席,增加了13席,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获得135席,减少了4席;复兴欧洲获得83席,减少了19席,绿党席位则下降至53席,减少18席。

而两个极右翼政党共获得130席。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欧洲,她誓言将建立一座堡垒,抵御来自左翼和右翼的极端势力,目前冯德莱恩领导的中右翼欧洲人民党在选举中维持着最大党团地位。

而欧洲这次右转,也并非没有缘由。

由于欧洲绿色转型提高了生活成本,农民和农业界不满反弹,以及欧洲人对加沙和乌克兰紧张局势的不安,都进一步刺激了欧洲极右翼的崛起。

当然,贸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目前欧洲对华贸易态度也是越来越右,随着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出炉,未来欧洲对华态度恐怕只会更强硬。

尤其是叠加特朗普这个超级不稳定份子。

如果特朗普真的在下一届大选中获得了美国总统,那么对我们来说,可能真的会面临一个又右又民粹的欧洲。

欧洲不可怕,因为欧洲本质上还不算是流氓;但就怕文化人变成了流氓,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以法国为例,这次马克龙失利影响很大;根据宪法赋予马克龙的权力,他决定将国民议会的未来交给选民通过投票来决定,为此马克龙解散国民议会,并将于6月30日和7月7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的两轮投票。

马克龙这个决定在法国引发震荡,这给法国的极右翼政党提供了一个真正掌权的机会,如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政党赢得了法国议会的多数席位,那么马克龙将对国内事务失去影响力。

而在法国第五共和国历史上,还只出现过五次总统解散国民议会的情况。

这次欧洲议会选举中执政党的低支持率,也暴露了执政党在欧洲选民中的“信任危机”。

1945年二战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数千万人流离失所,重建的需要和东西欧的冲突合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欧洲各国领导人、各国际组织及知识分子群体持续思考欧洲文明的历史和未来。

那可能是欧洲最团结的一次。

战争尚未结束,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已经成立,和其他国际机构和慈善工作者一起在物质和道德上重建欧洲,为了恢复国际司法秩序,战犯还被新成立的国际军事法庭以反人类罪起诉。

濒临破碎的基督教世界也重新团结起来,提出了基本人权和信仰自由的主张,这些共同导致了欧洲的文化多元主义压倒了欧洲中心论,世界的文明版图朝着多文明共存的方向演变。

战败国的德国尽管在纳粹的影响下屠杀了数百万人,但当德国饥荒重重时,欧洲各国历经多场辩论,最终还是对德国施以援手。

时任美国参议员的尤金·米利金表示:“这并不是同情德国人的问题,而是关乎我们是否认同我们自己的文明准则的问题。”

这场对于是否援助德国的争辩,也反映了人道主义活跃分子对国际救济工作的道德使命和对待战败敌人的态度,继而升华到欧洲文明引领人类文明的宏大主题上。

毫无疑问,尽管今天的欧洲面临右转,但回顾历史,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依然还有很多很多。

越来越强硬和保守的不仅仅是欧洲和美国,某种程度上,国内这几年的反美反欧乃至反日等各种情绪也同样达到了一个近几十年的新高。

历史是值得铭记的,这一点非常之重要;但铭记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仇恨,更是为了记住历史上人类所犯下的过错,如果所有人都只记得仇恨,人类的现代化商业社会也无从运转。

今天我们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在玩游戏的时候要消灭“小日本”,这样的仇恨灌输之下,世界的两极分化甚至是对抗,可能只会愈演愈烈。

当欧洲不再白左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可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端。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1 阅读:357
评论列表
  • 2024-06-11 06:31

    欧洲大陆(英国除外)的右转和美帝的“左右”区别还是很大的,后者可以认为具有很大的“攻击性”,而欧洲大陆的右转则更多的是保守,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欧洲民粹的“民族主义”再觉醒。从国际越来越激烈竞争的角度看,或许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右”不一定是坏事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